頒獎
6月13日,位於浙江金華府城隍廟內的金華非遺展示館不同於往常的安靜,一踏進廟門,正前方煥然一新的舞臺讓記者頓覺眼前一亮:充滿童趣、色彩斑斕的舞臺背景上,手繪的婺劇穆桂英形象、兩隻抵角競技的金華鬥牛、巍然聳立的鄭義門、蜿蜒神奇的板凳龍……多姿多彩的非遺元素別有一番風味。由金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金華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的「婺風遺韻·少年非遺說」決賽暨2020「金華文旅融合宣傳服務月」系列活動頒獎典禮在此舉辦。
黃兿瑞
「相傳,倉頡這個人,是個神人。古籍上說他有四隻眼睛。倉頡是軒轅黃帝的左史,他負責記錄黃帝言論的。那時候因為沒有文字,都是結繩記事。所以,倉頡每天就背著很多繩子,跟在黃帝後邊……」一則《倉頡造字》的傳說故事,被金華東陽市外國語小學二年級學生黃藝瑞述說得活靈活現,妙趣橫生。黃藝瑞的媽媽說,黃藝瑞興趣廣泛,在學校裡成績也是數一數二的,喜歡打鼓、彈鋼琴,還學習畫畫、書法、羽毛球等,對種植花草、餵養小動物也頗有耐心。「此次能進入『少年非遺說』決賽,對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和舞臺實戰經驗都很有好處。」交談中得知,黃藝瑞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黃小明的兒子,黃藝瑞說自己初賽講的就是爸爸為北京故宮複製乾隆寶座的故事,「通過爸爸的故事,了解了東陽木雕的歷史由來及精湛技藝。」黃藝瑞說完,還熱情地帶著記者辨識院子裡的各式植物、花卉,當記者問他哪有那麼多時間了解這些時,他說:「邊玩邊學啊,我從來不玩手機。講非遺故事也很有意思,值得挑戰,但我的夢想是做動物科學家。」雖是童言稚語,卻蘊含著他的決心與信心。
浦陽一小三年級學生朱舒瑜一上場就給人沉穩、老練的感覺,但她用浦江方言講的《孝感泉》故事,聽得記者一頭霧水。朱舒瑜的媽媽賈云云說:「現在的孩子很少會講方言,包括我們。為了儘量原汁原味還原浦江話,我們還請老人幫忙翻譯,有些方言字寫不出來,就用拼音標註。」說完,賈云云拿出有漢字、有拼音的講稿,讓記者忍俊不禁。講完故事走下臺的朱舒瑜很自信地告訴記者:「舞臺越大我越不會怯場,臺下觀眾越多越能鼓舞我,我就更不會忘詞。」
金華東苑小學四年級學生張繽予,講的故事是《金華火腿的前世今生》,她說,媽媽從小給她做的菜裡都會放金華火腿提鮮,「要講好這個故事,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金華火腿,要讓這個非遺技藝發揚光大」。
比賽現場天氣炎熱,但參加決賽的選手和家長們的熱情也如氣溫般節節攀升。採訪中記者得知,浦江、義烏、東陽、蘭溪等地的小選手一大早便驅車趕來,奔赴這場節日的盛會。他們胸有成竹、競相登臺,通過自己的理解把一個個生動有趣的非遺故事講了出來。《探尋「鄭義門」家風的金鑰匙》《金華酥餅的傳說》《流光溢彩百子燈》《朱丹溪妙治惡少》……小選手們或聚精會神,或活靈活現,用真摯、生動、感人的語言將一個個有關非遺保護項目中的二十四節氣、民間文學、傳統技藝、傳統戲劇等故事娓娓道來。這一個個生動傳神的民間故事,刻錄著文明的傳承,浸潤著祖先的智慧,也帶領我們走進了非遺的奇妙世界。特別是還有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子女參與其中,這讓我們看到了非遺傳承的後繼有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傳播方式也讓非遺保護理念更深入人心。
據了解,這場由金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金華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的「婺風遺韻·少年非遺說」決賽作為2020「金華文旅融合宣傳服務月」系列活動的重頭戲,得到了金華市教育局、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吸引了眾多學校和學生參與。徵集僅10天就收到1130件參賽作品,經初賽評選出100名選手進入複賽和網絡投票環節,共有14.42萬人次參與投票,161.26萬人次瀏覽量;最終,經專家評審綜合網絡投票成績,20位選手脫穎而出。經角逐,評選出一等獎9名、二等獎11名;前期已評選出三等獎30名,優秀獎50名;對組織參賽選手數量排名前三的浦江縣非遺保護中心、義烏市非遺保護中心、婺城區非遺保護中心,浦江縣浦陽二小、金華市江濱小學、浦江縣黃宅鎮中心小學授予「優秀組織獎」。決賽通過「浙廣直播」進行多平臺網絡直播,評論區的好評不斷刷新,半天直播瀏覽量達34.7萬人次。
決賽評委、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曲藝家協會顧問、浙江省非遺中心曲藝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施莉萌表示,小故事員們整體水平不錯,值得肯定。但還是要注意講故事應用日常生活語言,切忌拿腔拿調;老師輔導學生要把握好分寸,要符合孩子的特點;比賽重在「講」,表情要到位;傳承非遺文化的同時也要發揚本土方言。
裱花
鄉音代代傳
比賽期間,還有少兒婺劇《裱花》、少兒武術《男兒當自強》、金華道情《鄉音代代傳》等具有金華地域特色的文藝節目表演,令觀眾精神振奮,掌聲不斷。「今天天氣很悶熱,但這個活動搞得很出彩,我們都被吸引住了。」聞訊而來的觀眾王大姐說。
此外,展館內的中醫藥養生類非遺項目展示和老中醫服務也吸引不少市民駐足諮詢;一串串五彩繽紛、藥香四溢的端午香包膠著孩子的目光,令他們忍不住動手參與製作。精美的婺式糕點、香糯的黑米粽子等非遺美食也讓現場觀眾和遊客提前感受到濃濃的端午味兒。2020文化遺產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的主題就這樣無聲蔓延,金華文旅人充滿文化氣息的暖心服務滲透於角角落落。
香包
中藥材
做香包 與此同時,金華各縣(市、區)文旅部門齊發力,各地非遺保護中心搭臺唱戲,重點圍繞傳統展演項目、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和餐飲非遺項目,開展各類線上線下非遺宣傳活動近30場,非遺之花在八婺大地美麗綻放。
據悉,一個月前,金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啟動了2020「金華文旅融合宣傳服務月」系列活動,20多項文旅活動接連不斷,以人民為中心開展的文旅惠民服務,滿足百姓需求,吸引國家及省、市多家主流媒體高度關注。期間,「2019金華文旅好評榜」線上評選累計收到投票20餘萬,加大了金華「八個好」的品牌推介力;電信「5G帶你雲遊金華」讓人提前感受「智慧文旅」的高科技魅力;「婺上百年——陳堯山書畫印展」給人以藝術薰陶;棕編、竹雕等非遺項目以及鋦瓷工藝等文博修復技藝貼近百姓生活;「明月書場」傳統曲藝展演和「陽光講堂」非遺公開課線上直播收看人次不斷攀升,累計觀看人數達到103萬人次,折射出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
金華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方憲文表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城市的靈魂,文化遺產代表著人類的精神高度,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價值,保護文化遺產就是守護我們的精神家園。在金華市委市政府多年來的高度重視下,金華的非遺保護工作成效顯著,目前,已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32項,省級非遺項目116項,市級非遺項目413項,列入國家級、省級非遺名錄項目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市有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6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138人、金華市級代表性傳承人576人,建有國家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1家(東陽陸光正創作室),省級、市級非遺生產性保護基地21家,省、市級非遺傳承教學、宣傳展示、傳統節日保護等各類基地62個,還有省級非遺生態保護區1個、非遺經典景區1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