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內名勝古蹟眾多,其中寺廟也有不少,有的寺廟聲名遠播,而有的寺廟由於知道的人的很少,從而被忽視,但是其藝術價值是不差的,在北京近郊就有這樣一座寺廟,它的歷史發展極其具有代表性,它就是位於北京門頭溝區的譚拓寺,在西晉永嘉元年時建立,取這個名字也是因為山上的拓樹特別多。譚拓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廟之一,自建立以來,經歷了十幾個朝代,因此在當地民間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先有譚拓,後有北京」,並且這裡還是很多人公認的北京許願最靈的寺廟。
譚拓寺不僅僅是一個寺廟,這裡還是北京最古老的建築群,裡面修建的古建築的房屋大約有1000間,這個規制可以和故宮相媲美了。其實紫禁城當時的設計就是依照譚拓寺進行建造的,明清朝有多代皇帝都曾來此燒香拜佛過,其當時的地位可見一斑,因此很多老北京人有時間就會來這裡一遊。
譚拓寺被民間稱為是求姻緣最靈的寺廟,在寺廟內有一個閣樓名為毗盧閣,它的前面栽種著一顆名為「百事如意」的樹,這是兩棵相依而生的柏樹和柿子樹,看起來就像是一對夫妻一樣,所以人們根據「柏」和「柿」為其起名為「百事如意」,都說過來求得姻緣時一定要先摸柏樹再摸柿子樹。
除了這兩個必摸的樹外,在譚拓寺的山門裡還有一棵銀杏樹,它的樹齡已有上千年,大約有40餘米高,整個樹冠可覆600多平方米,由於生長極其茂盛並且十分壯觀,所以乾隆皇帝御賜它一個名字叫做「帝王樹」,這個樹十分具有靈性,在清朝時每當有新的皇帝登基,它就會從根部生長出新的枝幹,並且和主幹融合為一起,每當一代帝王隕落時,這裡的樹幹就會自動斷掉一根,至今也沒有什麼科學解釋。
在譚拓寺中還有一大看點,就是這裡的地磚被跪出了深深的腳窩,在元代時,皇帝對這個寺廟也是極其尊崇,所以當時元世祖的女兒為了去替父親贖罪,到潭拓寺準備出家為尼,每天都在大殿內誦讀佛經,跪的時間久了,就將殿內的地磚磨出了兩個腳窩,之後一大師來到寺中將妙嚴公主的腳窩石磚供奉在觀音殿內,現在遊客看到無不讚嘆其禮佛之心。
譚拓寺還擁有世界第一的轉經輪,就在大雄寶殿的前面,這個這座轉經輪大約有8米高,但是有20多噸的重量,其經文遍數超越130億,數字令人吃驚,超過了甘肅省紅灣寺的轉經輪,成為世界第一的新紀錄者。在龍王殿的門前還有一個「鎮殿之寶」,就是一條石魚,據說它是出自於南海龍宮,身上的不同部位代表的還是我國的不同省份,人們都說在古時哪個地方出現旱情,就在這魚上敲一下,就會有明顯好轉,因此有很多人來在此排隊祈福。
譚託寺的第二寶就是一口銅鍋,這個鍋可以放1000升的米,如果用這個銅鍋煮粥的話,要經過十幾個小時的熬製才能煮熟,但是煮出來的粥非常好吃,又粘又香,而且這個鍋底還有「容砂器」,被稱為潑砂不漏米,煮東西的時候,米裡面的砂石會自己沉入「容砂器」裡面,結構很是巧妙,令很多人圍觀,那麼你想來譚拓寺遊玩嗎?對這裡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