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峰縣石牛鄉長豐村,蜜梨產業園裡,投放養殖了上千羽雞苗。
紅網時刻11月7日訊(通訊員 李豪傑 記者 張金東)日前,在婁底市雙峰縣石牛鄉長豐村白木溝黃金蜜梨產業園,蜜梨的採摘季已過,但產業園內仍一片生機盎然:12個剛建成不久的標準雞舍掩映在梨林深處,1200羽清遠土雞和800羽青殼蛋雞成為這裡的「新主人」。
看著滿地跑的林下雞,村支書李盛良掰著手指頭算了一筆帳:「青殼蛋市場價2元一枚,每隻雞平均每月10枚雞蛋,每月平均8000枚雞蛋,月利潤達到16000元;清遠土雞目前市場價40元每斤,加起來這個林下養雞產業年終將收穫12萬元的利潤。」
「林中的蟲子是雞最愛吃的食物,雞糞是天然的有機肥,林中散養雞以後,來年黃金蜜梨長勢會更加喜人。」項目指導專家、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駐長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鄒立軍博士對林下產業充滿信心。不僅如此,他自己還配製了用蛋白桑生物發酵的雞飼料,不加任何抗生素,雞的品質好了很多。
雞舍內,扶貧工作隊員、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鄒立軍博士查看雞苗長勢。
在一棟整潔的雞舍內,正忙著翻發酵床的飼養員張安樂說:「我身體不好,幹不了重勞力,現在來這裡養雞不僅學會了飼養技術,而且每月還有1200元錢的工錢,養的好年終還有分紅,離家又近,工作的同時還能兼顧到家裡。」
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魯雲生說:「我們選擇發展林下養雞產業,目的就是要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
長短結合、大小結合,堅持精準施策,帶領群眾穩定、可持續脫貧。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駐長豐村工作隊趟出了一條通過發展產業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路子。
目前,長豐村林下養雞產業按照「村集體+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免費給貧困戶發放雞苗散養,年終回購統銷,既減輕貧困戶發展產業負擔,讓貧困群眾吃下「定心丸」,又激發群眾敢闖敢試的意識,增強參與發展產業的積極性,戶均年增收5000元。
選準產業、做實產業,致富不愁。如今,長豐村的幹部和群眾更加堅定了這一信念。一個產業園,織起了「致富網」,一幅「產業強、鄉村美、百姓富」的美麗鄉村畫卷,正在長豐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