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定律與科學理論有什麼區別?

2020-12-16 探索貓百家號

blocknew.net

成就你的區塊鏈夢想

科學理論的核心就是已知感應信息共識,說成通俗的話就是群體經驗、高度概括的群體經驗,而在近現代科學理論產生的早期,創建一個理論時習慣模仿幾何理論將這種經驗共識稱之為「定律」。

科學理論,是對已知感應信息共識的意識工具化處理,從而得出「放大」、「延伸」後的未知的信息,並且可再次得到感應上的驗證。整套系統稱之為一個科學理論。

這裡,科學理論的核心就是已知感應信息共識,說成通俗的話就是群體經驗、高度概括的群體經驗。

而意識的工具化處理,就是經過檢驗過的意識思維工具,如邏輯、數學、方法論等等。

科學理論的核心就是感應信息共識,頂級的科學理論的核心是高度概括的群體經驗。一般的,近現代早期科學和哲學還處於同一個「稱呼」的時代,如牛頓時代,往往建立理論就像建立歐式幾何那樣,無論哲學理論還是科學理論,數學理論,先提出理論的「定律」,這些定律其實就是經驗,或者說經驗的概括。如歐式幾何中幾大定律,無一不是經驗的,也是沒有理由的,既沒有理由說對也沒有理由反駁。

這就是感應信息共識的特徵,因為我們看到的、觀察的就是事實,無需解釋。解釋本質上是人類抽象意識的產物,抽象意識的作用,是工具化延伸感應能力,如果不能工具化(重複使用),那就沒太大意義。

現在科學理論,把這種定律改稱假設了,比如相對論兩個基本假設。但假設的說法並不好,沒有說到點子上。說到點子上的,應該叫「感應信息共識」比較好,可以簡稱「信息共識」。

說到這裡,想起來有人想用人擇原理作為新建理論的基本假設,我想完全可以的。人擇原理為什麼就認為是「唯心」的呢?我認為與唯心沒任何關聯,因為強人擇原理說的就是一個事實,事實沒有任何理由去相信,也沒有任何理由去質疑,就像兩條平行線永不相交那樣,只能相信這就是我們的觀察經驗了,而信息共識,即經驗,也必然是僅在一定範圍內有效的,所有的都如此。

也就是經常看到的波普爾可證偽說,沒什麼神奇的。國人喜歡把一些東西故弄玄虛的搞得很神奇,比如奧卡姆剃刀原理啊,或者神話名人,如愛因斯坦搞原子彈、證明數學難題啊之類的。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感慨的現代版而已。

相關焦點

  • 科學和真理的區別
    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就是被人們充分認可的、牛頓觀點,所以,「萬有引力定律」就是一個科學。但是,因為「萬有引力定律」在量子力學範圍內就是錯誤的觀點。所以,「萬有引力定律」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才是被人們充分認可的科學(觀點)。
  • 理論是什麼——科學哲學的回答
    有朋友讓聊點其他內容,作為文債先欠著。按照預告的思路,我們今天聊聊科學哲學是怎麼回答科學理論是什麼的。科學理論的本質與結構一直是科學哲學中的核心問題(Suppe,1979:p.4)。有關科學理論結構的認識大體可以分為兩種(Hendry & Psillos, 2007):一種是句法觀(Syntactic View),另一種是語義觀(Semantic View)。
  • 一生必知的10大科學定律及理論,你知道幾個?
    原標題: 一生必知的10大科學定律及理論,你知道幾個? 科學定律常常可以被精簡成數學表達式,比如偉大的E=mc2。這類公式是基於大量實驗數據上的一種特定表述,並且一般只有在某些特定條件存在時才能成立。然而這些定律或理論,一般人很難理解。這篇文章就讓我們可以像看「十萬個為什麼」一樣,輕鬆踏上一條通往基礎科學的最佳捷徑。
  • 科學理論的本性,你知道是什麼嗎?
    為了談論宇宙的本性,並且討論諸如它是否有起始或終結的問題,你必須弄清楚什麼是科學理論。我們將要採用樸素的觀點,即理論只不過是宇宙或者它受限制的一部分的一個模型,以及一組規則,這組規則把這個模型中的量和我們進行的觀測相聯繫。它只存在於我們的頭腦中,而不具有任何其他真實性(不管其含義如何)。如果一個理論滿足如下兩個要求,即是一個好理論。
  • 一生必知的10大科學定律及理論,掌握它們就像掌握了全世界
    科學定律常常可以被精簡成數學表達式,比如偉大的E=mc2。這類公式是基於大量實驗數據上的一種特定表述,並且一般只有在某些特定條件存在時才能成立。然而這些定律或理論,一般人很難理解。這篇文章就讓我們可以像看「十萬個為什麼」一樣,輕鬆踏上一條通往基礎科學的最佳捷徑。
  • 您真正應該知道的10條科學定律和理論
    在16世紀,哥白尼提出了有爭議的日心太陽系概念,其中行星圍繞太陽旋轉,而不是圍繞地球旋轉。而約翰·克卜勒(Johannes Kepler)在泰科·布拉赫(Tyco Brahe)和其他人所做的工作的基礎上提出了克卜勒定律,為行星運動建立確切的科學基礎。克卜勒的三項行星運動定律描述了行星如何繞太陽運轉。
  • 電子科學與技術究竟學的是什麼?跟電子信息工程有什麼區別?
    後來不止這些物理理論了,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在技術應用方面也更深入了一步,所以統稱電子科學與技術。一言蔽之,就是用研究跟電、電子、電路、電器件相關的物理理論和技術應用。所以,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課程又有物理,又有信息類內容,這兩種類型的課程多少,就是看不同學校的定位。
  • 韋本輝:「粉壟定律」進一步探明完善粉壟核心科學理論
    原標題:韋本輝:「粉壟定律」進一步探明完善粉壟核心科學理論   3月18日,從廣西農業科學院獲悉,該科學院二級研究員韋本輝的論文《「粉壟定律」科學意義闡釋》(『Fenlong Law』 and Its Scientific Singnificance)日前刊發在英文期刊《亞州農業研究
  • 為什麼弦理論不是科學理論?
    定義科學有非常多鍾方法,但也許每個人都可以同意的一個方法是:1.收集有關自然界或特定現象的知識;2.提出了關於該現象的合乎自然規律和物理解釋的可檢驗假設;3.對假設進行檢驗,驗證或推翻它;4.並且構建了一個總體框架或科學理論來解釋該假設
  • 科學、哲學、神學的聯繫和區別
    這時候已經不太屬於哲學的研究範圍,於是神學開始接手,開始探討這些終極原因背後的上帝,雖然沒有什麼結果!神學或許沒有什麼「成果」,但最起碼增強了人們的思辨能力,給人以信仰的力量!單從這一點來說,神學是有用的。神學,拋去其中迷信的或神秘的部分,剩餘的理性知識部分也從屬於哲學。
  • 什麼是科學,什麼是社會科學,什麼是社會主義科學和資本主義科學
    其對象是客觀現象,內容是形式化的科學理論,形式是語言,包括自然語言與數學語言。小編認為,科學(的定義)的應該有兩方面的包容性,除了「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和一定條件下」規範用詞包容下,還應該有兩方面的包容:一,所謂的科學其實都是觀點。比如「萬有引力定律」這個科學其實就是牛頓的觀點。
  • No.87 科學概念和日常概念的區別——以「光」的概念為例
    人類進行高級思維的基石在於能夠對感知、客體、特徵和事件進行分類、歸納和概括,找出其本質的共同點,組織成為概念。因此就能夠:①進行有效的記憶;②鑑別客觀世界的不同事物;③進行類比和推理;④想像和認識更多的新的事物和情境,擴展已有的知識;⑤構建更加複雜的理論。所以,形成概念是人類認知的重要途徑,概念是人類知識的基石。
  • 現代人必須知道的十大科學定律
    十大科學定律大爆炸理論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開始於140億年前的一次大膨脹。當時,宇宙被限制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包含了宇宙的所有物質。這條定律證明了宇宙是由許多星系組成的,它們的運動可以追溯到大爆炸時期。克卜勒行星定律在16世紀,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概念,其中行星圍繞太陽而不是地球旋轉。克卜勒在第谷等人的工作基礎上,為行星運動建立了一個更明確的科學基礎。
  • 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牛頓萬有引力定律與愛因斯坦相對論是兩個層次的理論。萬有引力定律就像一個梯子的下面幾級,比較接地氣,指導了人類幾百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而廣義相對論是梯子的上面幾級,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 多元宇宙理論是不是科學?
    多元宇宙理論和科學三原則。BellaCielo判斷一個理論是否成熟、是否科學有三大標準。
  • 十大最具革命性的科學理論
    例如,長頸鹿之所以長出長脖子,是因為需要夠著更高的樹葉。達爾文沒有簡單地接受這些觀點。他對動植物和地質結構進行過長期的、大量的觀察和思考,特別是一次歷時5年的環球航行,使他有充分證據相信,影響或改變生物的最強大的力量來自於自然。在吸收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20餘年的思想沉澱,達爾文出版了震古爍今的《物種起源》。在這部巨著中,他將生命演化的觀點納入一個統一的理論之中,首次對進化論做了系統的闡釋。
  • 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組
    理論計算機科學是計算機科學的理論根基,旨在使⽤數學⼯具探索計算的本質與界限,並為計算機專業問題找到嚴格的、具有思維創新性的解。本研究組是中國⼤陸⽬前為數不多的在理論計算機科學這⼀計算機科學最根本的⽅向上持續做出世界⼀流科研成果的研究組之⼀。研究組⽬前已在理論計算機科學的⼀流國際會議FOCS、SODA、ICALP、PODC、SPAA、RANDOM、CCS發表論⽂⼆⼗餘篇。
  • 牛頓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中國人在研究什麼科學
    1687年,牛頓的巨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在這本書裡牛頓敘述了一直到現在一直被稱作運動三大定律的力學原理,並且定義並命名為萬有引力定律。這一年是大清康熙皇帝在位,這一年一群法國傳教士來到中國,給康熙皇帝帶來了大量的科學儀器和涵蓋近代科學內容的書籍,康熙看過之後十分開心。同樣也是在這一年,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的妃子孝莊文皇后,也就是康熙的孝莊太皇太后逝世。雖然在這一年,中國的科學技術是並沒有出現明顯的進步,但至少在這個時候,還沒有落伍於世界太落後。
  • 科學是什麼?——讀《什麼是心理學》
    從什麼角度回答科學是什麼要回答科學是什麼,有三個角度:科學史,即科學是怎麼來的。和其他東西比較,即科學不是什麼。科學本身的特質,即科學都有什麼。至此,現代科學的雛形基本形成,而伽利略也被尊為現代科學之父。當然,科學的力量第一次震撼世人,還得是我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頓。牛頓第一個構建了體系完備的科學理論,即力學三個基本定律與萬有引力定律。用簡潔優雅的定律,可以解釋複雜紛繁的世界,而且不像以前的神話或者其他臆想,牛頓的理論是可以通過實驗驗證的。
  • 少有民間科學家被寫入教科書,民科離科學有多遠,科學被壟斷了?
    任何人都沒有辦法壟斷科學,科學與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人類不背叛科學,科學不背叛人類。現在確實有很多民間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也只是所謂的科學家。他們的理論沒有被寫入教科書,是因為根本就不值得寫入。寫入教科書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沒有價值的是不會寫入教科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