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11月4日訊 (記者 和婷婷 通訊員 黃昌華)10月24日上午,省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永州市發出1號交辦單,要求重點對群眾電話投訴的東安縣紫溪市鎮花橋村塘復錳礦系列環境違法問題依法進行查處。
(10月23日拍攝的整改前的塘復錳礦非法採洗礦點)
將近10天過去了,整改工作進展如何?11月2日上午,第五督察組派出督察人員再赴現場「回頭看」發現,塘復錳礦非法採洗礦點「兩斷三清一平」已經全部完成,原採洗礦點員工全部撤離,工人們正在進行植樹復綠,縣政府和鄉鎮工作人員正在清理現場,查漏補缺。
(工棚已被拆除,場地已經平整覆土,種植樹苗。左為整改前,右為整改後)
副縣長唐久梅現場向督察人員介紹,塘復錳礦非法採洗礦點負責人歐某某因涉嫌非法採礦,已於10月26日被東安縣森林公安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東安縣政府和紫溪市鎮政府已先期花費約30餘萬元,用於廢渣清理、尾砂庫填埋處理、場地平整覆土、礦坑回填和進場道路降坡、購買13000多株欒樹大苗對採洗礦點所佔45畝土地進行生態復綠等各項工作。「縣政府已決定提前收回塘復錳礦剩餘半年時間的採洗礦承包權,不再允許進行採礦;對這片山地進行封閉育林,生態修復。目前剛剛種下苗木,還看不出效果,等到明年春天過後,這裡一定會重披綠裝!」唐久梅表示。
「短短幾天時間,礦區完全變樣了,這速度著實快。」「看了水質檢測報告後,之前的疑慮終於沒有了。」花橋村村民王祥富與羅祝英站在組裡唯一的飲用水井旁攀談著、感慨著。
「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決不手軟,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決不含糊。」馮德校表示,東安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面落實生態環保督察指出問題的整改工作,並以此作為大力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的契機。目前已對1號交辦單涉及問題啟動追責問責程序,初步查明,相關職能部門雖然履行了部分職責,但還存在監管不到位、履職不到位等問題,擬立案調查4人、誡勉談話3人、提醒談話1人、約談7人。下一步,將舉一反三,採取由縣級領導包幹的方式,對全縣礦產資源進行全面整頓,對非法採礦行為進行堅決打擊,建立健全長效問責機制。同時,對監管、履職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予以嚴肅查處。
[責編:蘇亮]
[來源:三湘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