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差點倒閉到年入10億,創米李建新:沒到最後,我絕不投降

2020-12-13 穀倉爆品學院

「本文為創米CEO李建新專訪」

兩周之前,一個下著小雨的下午,我們在北京見到了創米的李建新。

與大眾認知中個性守弱守拙的江西人不同,穿黑T恤、藍牛仔,帶著金框眼鏡,一打眼就很利落的李建新其實是比較高調的,也很善談。

今年6月底,他剛剛聲勢浩大地在門都永康辦了一場發布會,這場發布會的主角是創米最新的產品「小白智慧門H1」。隨後,這扇門在小米有品成功眾籌950萬。

採訪中他不無自豪地說:「我們打響的是傳統門行業被改變的第一槍,我們就是那條鯰魚。」

過去幾年,創米下場攪動的第一站其實是智能攝像機市場。

那款2016年推出的米家小白智能攝像機,上市之後迅速成為爆品,並在三四年後拿下智能攝像機市場的最大份額。在當年更助創米年度營收破億,創米成為小米生態鏈首批億元俱樂部成員。

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就在這款爆品推出之前,創米一度差點「死掉」。

採訪中談起過往的失敗和踩過的坑,李建新沒有忌諱,也沒有掩飾。

「所有踩過的坑你都沒看見,你看見永遠都是高光時刻。很多時候都是到到了最後(谷底)然後往上爬的。」

這次採訪,我們跟李建新聊了將近150分鐘,他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在創米6年的「得」與「失」,還有過去未見公開報導的創業感悟,當然還有他未竟的未來。讀畢,相信對你一定會有觸動和啟發。

1、至暗時刻:「當時真的快死了」

李建新的至暗時刻發生在創米初創快2年的2015年底。

李建新在2016年6月一次採訪中回顧時曾感慨,「創業遠比想像中艱難。即使像創米科技這樣背靠『大樹』的企業,仍然是在艱難中跋涉,遇到的坎是一個接著一個。離死亡最近的時候,也只有30天的距離。

彼時,米家小白智能攝像機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上市,半年後,創米迎來了年營收過億——其創立以來的第一個高光時刻。

但回憶起創業前兩年趟過的坑和那些焦慮的日子,李建新至今感觸良深。

1)「當時是唯一一家沒有大爆品的小米生態鏈企業」

創米算是第一批加入小米生態鏈的企業。採訪中問及當時與小米合作的契機,他直言因初創團隊的技術實力較強,被小米認為「能打仗」而合作。

「當時很簡單,沒有什麼博弈。」

加入生態鏈後,創米接連做出了一系列小爆品,米鍵、小米隨身WiFi 、U盤、小米智能插座等。然而一個個爆品背後,卻是跑了兩年的公司依然未能盈利的窘境。

因為那些小爆品,雖然都有不錯的出貨量,但皆非具備一定高客單價的爆品,因而難以給公司帶來豐厚的收益和盈利。

「你養活不了公司,就會特別焦慮」,李建新坦言。

而在當時,差不多跟創米同期加入小米生態鏈的企業,個個都有看家爆品。

早在2013年,紫米就推出69塊錢小米移動電源;

2014年,華米推出79元一條的小米手環,同年智米推出899元的小米空氣淨化器;

2015年,青米推出插線板,雲米淨水器也上了市……

而2014年就加入小米生態鏈體系的創米,在當時依然是一家沒有核心產品、尤其是沒有大爆品的公司。

沒有大爆品的結果就是創業兩年仍然虧損。初創期兩年趟過的坑,後來被李建新總結為「站錯了起跑點」。

2)「站錯了起跑點,戰略也不清晰」

採訪時,他多次強調一個觀點——成敗的很重要的邏輯:你是不是站在正確的起跑點上。

在他看來,選對了賽道只是創業有成功可能的第一步。在對的賽道裡,哪裡起跑是同樣重要的事。

而創米初創期選擇的一些產品方向,比如萬能遙控器、智能插座,被他認為是「在泥巴地裡跑」。

你在泥巴地裡跑,永遠跑不快。而你在正常的塑膠跑道上就跑得快,就這麼簡單。賽道是一樣的,但是你站的點不一樣,(結果就不一樣)。我們是選對了賽道,站錯了起跑點。」

實際上,不止站錯起跑點,雜而多的產品背後,折射出的更是創米初期戰略上的不清晰。

採訪中,李建新回憶:「當時公司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方向,沒有很清晰的戰略。你的目標到底是什麼?你未來會長成什麼樣子?我們都不知道。

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講,是你對這家公司更大的未來,其實是沒有構想的。只是為幹而幹。」

但幸運的是,創米很快便開始轉型,迅速從「坑裡」爬了出來。

2、轉型:「重要的是堅持與專注」

2016年6月5日,李建新在微博寫下「人生來就是承擔責任,不管多大的坑,多高的坎,總要邁過去。做產品也是一樣,重要的是堅持與專注。

此時,距離創米打造的「米家小白智能攝像機」正式開賣的7月25日,還有50天。

這款耗時14個月、模具修了不下百次的產品,是否會打爆市場?對彼時的創米和李建新而言,一切還處於未知之中。

1)專註:「如果幹不出來,我們就死在這」

李建新全面接手公司業務後,開始進行自我糾偏,鐵了心要轉型、要更專注,並最終找到了方向和聚焦點——把寶押在了智能攝像機上。

採訪中,我們問他,當時是否有些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意味。

他坦言:「當時跟團隊說的一句話就是,攝像機如果幹不出來,我們就死在這。

當時在米內,其實已有一家做智能攝像頭的小米生態鏈企業——「小蟻」。其一代產品已經在小米網正式上線售賣,2014年10月底首次開賣即創下10秒售罄的記錄。

但在2015年,情況發生了變化。因360通過免費策略大舉擴張,小米在智能攝像頭領域一度處於守勢局面。

創米後來成為小米生態鏈在智能攝像頭產品上補位的公司之一,而智能攝像頭成為小米生態鏈第一個在內部引入競爭的產品。小蟻則在後期逐漸淡出小米生態鏈。

採訪中,李建新談了當時選擇智能攝像頭作為爆品突破點的原因:

「第一,它的強網際網路屬性。

第二,它的市場盤子比較大。

第三,它具有強未來屬性,可以不斷地去迭代。」

而這款產品,也不負眾望地在上市之後迅速打開市場。李建新說創業六年,最開心的時候就是在這款產品真正站穩腳跟的2017年。

「坦白講,因為可以養活我們團隊了。2017年的時候,我們就開始盈利,我認為成功一半了。後面其實發展更快,但那時候解決的是你的生存問題。」

李建新在以往的採訪中曾透露這款產品打造的幾個「奧秘」:

「突出溫暖、關懷感。做安全並不是做一個冰冷的安全產品,希望把這個東西做得更有趣,會有更好的體驗,有關懷感。

細節決定了產品的生命力。科技產品大同小異,『大同』無法改變,需要著手的地方就是所謂的『小異』。

擬人化設計、技術上實現。通過技術優化,實現攝像機內置天線的設計,才有了外觀簡潔、科技感、關愛感十足的『小白』。這不僅僅是工業設計的突破,同時也是技術上的突破。」

採訪中,李建新笑言,「創米是在火裡滾過一遍,我們是真正打出來的公司」

當我們從旁觀的視角去觀察這家公司,創米而打出來的,不只是產品,還有戰略。

2)戰略開始明確與多元化布局

小米生態鏈秒秒測的創始人梁於陽,曾不止一次地在穀倉的採訪中提到這個觀點:「戰略是打出來的,而不是想出來的」。李建新也持同樣看法。

「沒有一家公司一開始戰略就制定得那麼完美,都是邊打、邊幹、邊修正。我們自己也是走過彎路的」,他說。

最初兩年,李建新曾焦慮於公司沒有明確戰略方向和看不到更大的未來。而當下,創米在智能家居賽道的戰略逐漸清晰,不再只是為幹而幹。

「我們是一家智能家居公司,但是專注點有所不同,最終要打造以安全為基礎的智能家居體系。所以我們很多核心產品,都是圍繞著「安全感」這三個字來做。」

他特意強調「但我們不做安防的,我們做的更多的是解決用戶內心的『焦慮』,也就是安全感的事情。」

關於創米的產品布局,他說在公司內部將其總結為「一個中心,四個基本點」。

一個中心是指以人工智慧用戶交互為中心;四個基本點則是指入戶安全、看護安全、用電安全和數據安全。

戰略明晰之外,創米也開始嘗試核心產品多元化。

2019年6月,創米推出旗下第一款小白智能門鎖,在當年助其年營收破10億;

今年6月底,創米又推出首款智慧門引發行業側目。

安居客創始人梁偉平曾講過一段被廣泛傳播」創業三定律「。

其中第三條是「早期不會做減法和極度的專注,必死;中期不會適度相關的多元化,做不大;後期不革自己的命,不顛覆自己,企業活不長。」

創立6年的創米和李建新,當下面臨的更多的已經不是生死問題,而是如何將企業做大——也就是發展進入中期階段所要做的多元化布局。

採訪中,我們問了他,作為企業掌舵者最不可或缺的能力是什麼。

思考許久,他只說了兩個字——「堅持」。」

堅持,可能比一切都重要。如果這件事情沒有到最後,你就不應該放棄。」

3、2016-2019:從1億到10億,創米做對了什麼?

2016年營收破億,3年之後的2019年就破了10億,創米做對了什麼?

這個問題我們在採訪中也問了李建新。

他總結為三點:有方向,有路徑,有執行。

「第一個我們的戰略定位和方向很準確。從16年重新修訂之後,到現在基本沒怎麼變。

第二個,就是我們實現路徑也其實挺清晰的。就是從單品爆品,過渡到場景組合,未來打造全屋智能的模式。

第三個,執行力。團隊齊心,使命必達。」

當我們作為觀察者,順著創米的發展路徑和對話中的細節去梳理時,發現其實遠遠不止這三點。

第一點,找到屬於自己的「小趨勢」,不做超出基因的事。

在李建新看來,創業找方向的一個好方法是「大趨勢看大公司,小趨勢自己判斷」。

「大公司有強大的對未來趨勢判斷的團隊,它有大量的數據在手,大趨勢你就跟著潮流走,我們講的順勢而為;小趨勢你要自己判斷,你要做什麼。」

早在1994年,凱文·凱利就已經在《失控》中,預言了萬物互聯的到來;

1997年,蓋茨就已經有了建設智能之家的計劃;

2011年穀歌Android@ home項目提出將家裡每一個設備連接到AndroidAPP;

而在2013年物聯網時代正式開啟,智能家居市場被視為新的藍海和風口。

他和團隊看到了智能家居的大趨勢,並在創業過程中找到的適合自身的小趨勢——以安全為基礎的智能家居體系。

他還認為普通創業者最好別跨界,要做自己熟悉的東西。

創米核心團隊多是智能硬體行業出身,其本人在龍旗、宏基等公司也有相當豐富的從業經驗。

「創業成功有很多要素,但是你需要有資源,你需要懂。如果你是創業者,面對完全不懂的行業,跨界要非常謹慎,否則後果嚴重。」

不過,他也笑稱像雷軍、馬雲這樣的大佬除外,「他們不是普通創業者,他們自己一個人就是一家巨型公司,自帶資源,自帶光環的」。

第二點,場景為本,用戶為綱。

「我們內部比較強調用戶,強調場景。叫做場景為本,用戶為綱」,李建新說。

他和團隊會去更多地去思考,比如產品購買跟使用用戶是不是同一個人;產品可以在什麼場景下使用、如何使用,以及會給用戶帶來什麼價值等關鍵問題。

「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產品有好的口碑。而好口碑來自好的產品體驗。好的體驗不僅是產品體驗,還包括你的售後體驗等等」,他強調。

他認為創米走到今天,肯定有小米支持的因素,但更多的是靠實力,不是簡單的「小米會賣」。

「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是做了工作。比如把大量的售後工作接過來,自己幹。

所以我們知道最核心的問題點在哪裡,知道如何要去做細節的改善。到現在為止,我們仍然每天都有售後溝通的報表。

而且我們把這個事情越做越好,並推廣到其他產品上。因為我們要贏嘛,你必須得幹。」

第三點,會借勢,「抱大腿」策略。

李建新也不諱言「抱大腿」這件事情。

過去在媒體採訪中,他就表達過「不要不好意思抱大腿,要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做事」的觀點。

「我一直這種心態,任何的合作,大腿也好,其實它都是一個雙贏。

它會減少你(成功)的難度,會加快你的速度。它能夠幫你插上翅膀,你就能飛,何樂不為呢?」

他說創米很幸運小米給予的大力支持,而創始人最核心的要素是,要清楚的明白自己到底要什麼。

站在別人肩膀上一定看得更遠。別人趟過的坑你為什麼還要去踩?能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為什麼要從坑底往上爬?

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很重要。怎麼幫助你自己企業的發展,知道你的目標,一定不是盲目的。「

4、創米的野心和未來

根據《中國智能家居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統計數據,全球智能家居市場規模2018-2023年間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6.9%,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06億美元。

我國智能家居滲透率僅為4.9%。隨著5G、AI等新技術的加速發展,預計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在未來五年將持續快速增長。

國內AIoT最重要參與者之一的小米,今年對「手機+AIoT」戰略進行升級,變成「手機×AIoT」。一個「×」的變化,被外界解讀為可能暗示原先相對平行的兩大業務將有更多交融,甚至能互相賦能。

作為米AIoT最大的參與者之一的創米可能也會從中受益。而創米本身也是「野心」勃勃,下一步可能是重點布局線下和出海。

「我們有一個211計劃,未來三年內要開200家100平米以上的體驗店。今年大概我們能夠做15~20家。未來更多的應該是以全屋的模式去讓用戶體驗,去享受智能生活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出海的話,目前主推的市場是東南亞。還有十幾個國家,都已經籤署了國代。」

採訪中,我們還問他,創米的短板是什麼。

「當然有短板,營銷策劃等方面相對偏弱」,他直言。而與小米生態鏈內的華米、石頭等頭部玩家相比,創米的自主品牌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坦誠」,是李建新在採訪中給我們留下的最大印象。

他說自己看人也特別看重「正直坦誠」這一點。他還把這個特質寫進了公司的企業文化的第一條,「因為我覺得只有講出來,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直面問題和困難,而不迴避,堅持戰鬥而不服輸,或許也正在成為這家公司的底色。

2017年,他曾在社交媒體上寫下,「人生最大的恐懼是恐懼本身,行動是克服恐懼的唯一方法」。

這次採訪中,他也一再表達做企業要有堅持、不服輸的心態,「事情沒到最後,我絕不投降,絕不繳械。」

讓我們期待這家6歲公司未來的無限可能。

相關焦點

  • 年營收從1億到10億,創米李建新:不管多大的坑,多高的坎,都要邁過去。
    過去幾年,創米下場攪動的第一站其實是智能攝像機市場。那款 2016 年推出的米家小白智能攝像機,上市之後迅速成為爆品,並在三四年後拿下智能攝像機市場的最大份額。在當年更助創米年度營收破億,創米成為小米生態鏈首批億元俱樂部成員。然而,不為人知的是,就在這款爆品推出之前,創米一度差點「死掉」。
  • 創米科技CEO李建新:創米六年,從第一個爆品到全屋智能生態
    自2014年創立以來,創米便布局智能家居新戰場,先後打造了包括米鍵、小米隨身WiFi 、U盤、小米智能插座等爆款產品,2016 年,憑藉小白 AI 智能攝像機,全年營收破 1.1 億元,成為小米首批生態鏈億元俱樂部成員。過去幾年,創米始終保持40%以上的增速,2019年,創米的營收超過10億元,今年6月,創米再次升級,進入智慧門賽道。
  • 創米李建新:萬億級產業裡,我們該如何把產品做強、做精、做專?
    2019年,公司推出創米小白智能門鎖C1,以及智能貓眼、戶外攝像機等一系列產品,在看護安全、用電安全和數據安全三大板塊的基礎上,補齊了入戶安全產品系列——正式發力「全屋安全」解決方案。創米科技CEO李建新在發布會上表示,「在中國物聯網大環境裡,創米還是一家小公司,但我們相信,未來,創米會是一家強大的公司。」
  • IoT入口之爭:創米創造的2000萬+及其智能攝像機背後的秘密
    其中,創米科技就是這樣的一家企業,創米科技CEO李建新也向雷鋒網編輯講述了創米對智能攝像機的獨特認知與戰略布局。家用智能攝像機,「安防」不是「安全」在2016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前小米聯合創始人黃江吉(KK)帶來了一款智能攝像機很是吸睛,這款智能攝像機名字叫小白AI智能攝像機。作為小米第一款智能攝像機,就是來自其生態鏈公司創米科技。
  • 一直擅長做爆品的創米,如何用一款智慧門跨界傳統安全門業
    在智能家居行業將近20年的發展歷程裡,技術與市場的逐漸成熟,物聯網時代已然而至,門作為家庭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其「智能化」應運而生。「在智能家居領域,智慧門就是一個超級新物種。儘管在面對一個全新物種的時候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是我們仍然選擇去探索創新,並且我們期待智慧門的誕生可以顛覆智能家居行業。」創米科技CEO李建新談到。
  • 獲第一財經新消費商業力量大獎,創米科技的爆品法則是什麼?
    此次獲獎,創米科技可謂實至名歸。成立6年的創米科技已經打造了多款爆品,如米家智能插座、小白智能攝像機、米家雲臺版攝像機等智能家居產品,正切中著這些熱門方向。其中,小白智能攝像機成為了網絡智能攝像機銷量最大的智能家居品類。
  • 獲第一財經新消費商業力量大獎 , 創米科技的爆品法則是什麼?
    此次獲獎,創米科技可謂實至名歸。成立6年的創米科技已經打造了多款爆品,如米家智能插座、小白智能攝像機、米家雲臺版攝像機等智能家居產品,正切中著這些熱門方向。其中,小白智能攝像機成為了網絡智能攝像機銷量最大的智能家居品類。
  • 中浙網:顛覆傳統安全門 重新定義智能家居 創米讓智慧門永不斷電
    據中浙網(主編/王志鵬)6月29日現場獲悉,上海創米科技有限公司在「五金之鄉」浙江永康舉辦「2020創米小白智慧門新品暨戰略發布會」,正式推出其2020年全新智能新品——創米小白智慧門H1。創米科技是一家致力於為居家安全與生活提供全方位產品和服務的輕平臺型物聯網公司。2019年,公司推出創米小白智能門鎖C1,以及智能貓眼、戶外攝像機等一系列產品,在看護安全、用電安全和數據安全三大板塊的基礎上,補齊了入戶安全產品系列——正式發力「全屋安全」解決方案。
  • 李建新專訪:願力,使我離汪曾祺更近
    36年,他十幾年來花費大量時間做了很多和汪曾祺有關的工作:第一本《汪曾祺書信集》編選者,《汪曾祺全集》分卷主編,《汪曾祺集》編訂者,最新出版的《汪曾祺別集》發起人和編委……李建新遺憾沒見過汪先生,甚至沒和他通過哪怕一封信,30多年全是「神交」。
  • 1945年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若不答應一個無恥要求,絕不投降
    1945年日本並非「無條件投降」,若不答應一個無恥要求,絕不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了無條件投降的消息,這一消息對於當時歷經二戰折磨的各國人民來說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事實上,當我們再次回顧這段歷史時卻發現日本並不不是無條件投降
  • 創米科技獲新融資布局...
    創米科技成立於2014年4月,是一家智能家居產品研發商,成立之初獲得小米天使輪投資,成為小米生態鏈企業。創米科技早期曾推出過智能插座、智能遙控器等智能家居初期品類,並延續至今。官方消息顯示,2018年全年銷售額達到10億元,其中,創米小白系列智能攝像機出貨300萬臺。這麼來看,創米科技也是一家赤裸裸「不差錢」的公司了。那這次融資近億,又是在下一盤什麼棋?創米科技CEO李建新透露,「發布智能門鎖,補齊四大安全板塊後,創米科技也再次從主推小場景應用上升為推全屋智能整體解決方案。」
  • 湖南「汽車工業領軍人物」李建新:重現長豐獵豹輝煌
    對李建新而言,它是長豐三年磨一劍的戰略新車型,也是長豐調整業務方向,主攻SUV、皮卡、新能源汽車戰略的第一項驗證成果。以2012年重回整車主業為轉折點,長豐已經走出泥濘,憑藉新產品實現了完美轉身!1984年,李建新擔任長豐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7319工廠廠長(1996年工廠改制後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以來,將一個瀕臨倒閉為軍隊提供維修保障服務的工廠,發展成為大型國企和上市公司,闖出了一條老牌軍工企業軍轉民高速發展的新路子。和過去相比,李建新更願意用「新獵豹」來展示長豐獵豹的發展新姿態。
  • 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兵 戰後孤島遊擊近30年 得知戰敗後說出六個字
    1974年3月10日,一名身穿破舊的二戰日軍軍服的日本老兵走向了菲律賓盧邦島警察局。只見他面色凝重,向在場人們深鞠一躬後說了一句:「我是少尉小野田寬郎,我奉上級的命令向你們投降。」而這一天距日本投降已經過了整整29年,同時也是小野田寬郎在菲律賓叢林裡戰鬥的第三十年。
  • 「喪到崩潰」的英文短句:差點以為你已經是我的了,可最後還是分手了
    「喪到崩潰」的英文短句:差點以為你已經是我的了,可最後還是分手了 1、I failed my life, so life didn't treat me well.我辜負了生活,所以生活也沒善待我。
  • 最後的鬼子,死記上司命令不信日本戰敗,孤島叢林頑抗29年才投降
    隨後,小野田寬郎到達盧邦島警察局,他向人們深深地鞠了一躬後,鄭重地把步槍放到地上,說:「我是少尉小野田寬郎,我奉上級的命令向你們投降。」這是二戰中最後一名投降的鬼子兵。此時距離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已經整整過去29年。
  • 檯燈上的加減法:創米的新品小白智能看護燈有何不同?
    它既能護眼,又能看護,滿足2個場景下的多重需求,這不僅是創米的一次創新,也是對於家庭教育用品冷思考後的一次革新。減藍光更護眼2018年,中國衛健委的數據統計,全國兒童青少年的近視比例已經高達53.6%,其中小學生達到了36%。但這些青少年往往對不可逆的近視所帶來的影響沒有足夠的重視,也讓家長對於「護眼」的需求越來越迫切。
  • 超高顏值的創米小白智能門鈴小黃人版火熱來襲
    臨近年底,人們的安全防護又到了需要格外重視的時候,無論是在外工作的獨居女性,還是家中有老人或小孩的家庭,家裡的安全問題永遠是出門在外的人們最擔心的問題。創米小白智能門鈴小黃人版就可以完美解決用戶的種種擔心。適逢雙十二,用戶還可以享受到最優惠的價格,將這樣一款外觀出眾、性能出色的智能門鈴帶回家,給用戶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 清朝和太平天國大戰十幾年, 為何沒有清朝官員投降? 看完恍然大悟
    清朝和太平天國大戰十幾年,為何沒有清朝官員投降?
  • 最後1個投降的日本兵,他在孤島打了30年遊擊,他的結局怎樣?
    1945年,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但是有一個日本士兵,在菲律賓的小島上一個人堅持了30年的遊擊戰,拒絕投降。1974年,這個叫小野田寬郎的士兵終於走出密林,放下武器。他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裡最後一個投降的日本士兵。
  • 如果在一場必敗的戰爭中我選擇了投降,我會被原諒嗎?
    如果投降後我老婆孩子爸媽會招到報復,那我就是死100遍都不會投降。如果身後督戰隊機槍架好我也不會投降。反之,我會。正義很難勝利的,它有太多的信條限制,信息的閉塞,面對陰謀更難上加難。都是借勢而行,對錯難分,人權和完善法治規矩,才是人類的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