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往的生活》我從第一季追到了第三季。《哈哈農夫》前幾期也很歡樂。
《嚮往的生活》
可《哈哈農夫》去到海島後,我就看不下了。《嚮往的生活》第三季失望至極。
《哈哈農夫》
為什麼呢?兩點。
一、 人物
《嚮往》第三季,大華(劉憲華)的離開,對節目的影響很大。大華加拿大籍,伯克利音樂學院畢業,會多門語言,會很多樂器,一身才藝。絕對是很多人崇拜的對象。節目中大華沒羞沒臊,又勤勤懇懇的人設,在加上他二次元的人物屬性,不僅能讓觀眾眼前一亮,還帶來了很多歡樂。而且他還能讓彭昱暢打開逗逼技能包。
劉憲華
第三季,第一集就可以看出,大華不在,彭昱暢一臉懵逼,一副死肥宅的模樣。張子楓來了,他才回點光。可張子楓卻很拘謹,沒放得開,不像大華那樣自來熟。
彭昱暢節目中生圖
《哈哈》我承認是衝著楊超越去的。楊超越沒有女孩的嬌滴,不膽怯,接地氣,直男屬性,而且還蠢剛蠢剛的。(好吧還是因為她漂亮)。就像海腸子那個鏡頭,兩個女嘉賓像見鬼一樣害怕,楊超越卻捉在手裡玩。金瀚也不錯,大男孩,很真實。反觀賈乃亮表現一般,人物單薄,太理想化,不夠真實。
楊超越
二、 經濟系統的崩潰
兩個節目都是農村生活,為什麼開始都很好,後面就不行了呢?因為他們脫離了生活本質,生活是什麼,就是柴米油鹽。
《哈哈》前幾集都是通過去打工做農活,賺錢。可到了海島這期,卻沒有了打工賺錢這個環節,吃喝伸手就來。
《嚮往》第一二季,是通過勞動得到農產品,換取食材。就連煤氣都需要勞動換取,可到了第三季,羊肉,豬肉都沒有交代怎麼得到,只是要求吃了什麼補回什麼。經濟系統完全崩潰。
不是所有人出生就大富大貴,我們要生存,就要勞動。我們小老百姓通過工作換取生活。《嚮往》《哈哈》這幾集脫離了這個本質,就是勞動才能得到。節目淡化了「按勞所得」,呈現出得是形式主義,娛樂主義,對現實生活模式疏遠,淡化,脫離了其核心內容。這樣就會讓觀眾沒有同感,沒有共鳴。
雖然這幾集他們都有勞動,卻沒有經濟系統。經濟系統的崩塌,讓觀眾很暈,與現實生活有了很大代溝,扭曲了生活的真諦,生活不只是玩鬧吃喝,所有觀眾不能身臨其境。沒有了經濟系統,就沒有了戰勝困難的樂趣。也就沒有了勞動所得後的成就感。這與生活完全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