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塔利班囚徒換回被俘美國大兵 歐巴馬被指違法

2020-12-12 環球網

美國5月31日用5名被關押在古巴美軍關塔那摩基地監獄的塔利班成員,換回遭阿富汗塔利班俘虜的唯一一名美軍士兵鮑·伯格達爾。

交換過程沒有發生暴力

媒體援引多名不願公開姓名的美國官員的話報導,當天交換分兩步進行,沒有發生暴力。

一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說,當地時間5月31日晚6時左右,大約18名塔利班人員在阿富汗東部把伯格達爾移交給美軍特種部隊。當時,數十名美軍特種部隊士兵在偵察機的掩護下,乘直升機抵達交換地點。

這名官員說,美軍特種部隊僅在地面短暫停留,接上伯格達爾後便離開。

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說,伯格達爾當時能夠行走,身體狀況似乎不錯。但隨後在飛機上,他再也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他一上直升機便拿過筆在紙板上寫道『SF?』,」這名官員說。「SF」意指特種部隊的英文字母縮寫。

「待得到回答『是的,我們已經找了你很久』時,鮑·伯格達爾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哭了起來。」

伯格達爾首先被送往美軍在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在那裡接受身體檢查。

美國國防部另一名官員說,數小時後,5名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的塔利班成員登上美軍一架C-17運輸機,前往海灣國家卡達。

阿富汗塔利班31日證實,他們已經釋放了伯格達爾。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塔利班高級頭目說:「這是真的。經過多輪『換囚』談判後,我們釋放美軍士兵、我們的客人,以換回自2002年起便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灣的5名塔利班指揮官。」

塔利班同樣沒有說明具體交換地點,僅說是在霍斯特省郊區。

伯格達爾現年28歲,美國愛達荷州人,2009年6月30日在阿富汗失蹤,後被證實落入塔利班之手。事發時,他剛被派駐阿富汗兩個月。

被俘士兵失蹤狀況引發猜測

31日,歐巴馬和伯格達爾的父母共同在白宮見媒體記者。這對夫婦因其他行程在華盛頓,而後接到歐巴馬告知兒子獲釋的消息。

歐巴馬歡迎伯格達爾獲釋。他說:「當鮑(·伯格達爾)不見了時,他從沒被忘記……美國不會放棄任何一名軍人。」

伯格達爾的父母站在歐巴馬旁邊。美聯社報導,父親鮑勃為了兒子而蓄起長鬚,且努力學習普什圖語。他首先似乎用普什圖語向兒子傳遞信息,然後改用英語說「我是你爸爸,鮑」。鮑勃暗示,伯格達爾被塔利班扣押這麼多年後講英語可能有困難,呼籲媒體給他們一家人更多空間以便讓伯格達爾恢復。

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說,伯格達爾在阿富汗巴格拉姆空軍基地接受身體檢查後,被送往位於德國蘭施圖爾的一家美軍醫院,在那裡接受進一步健康評估和治療,包括開始他「重新融入社會的進程」。這名官員說:「那包括他有時間講述經歷、緩解壓力以及經由電話和視頻連線,恢復與家人的聯繫。」

之後,伯格達爾將被轉入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市的一處軍事醫療中心,在那裡將與家人團聚。

只是,因伯格達爾失蹤時狀況不明,引發多種猜測,包括他可能是自願離開部隊而導致被塔利班抓獲。如果那樣,他可能會被指控擅離職守或開小差。美聯社5月31日援引一名美國官員的話報導,美軍將決定作出何種指控。而按照軍事司法專家的說法,如果被控擅離職守,最高處罰將是被開除軍籍和18個月監禁;如果是開小差,最高將面臨5年監禁和被開除軍籍。

另外,對於那5名塔利班成員,美國一些官員說,他們是被「轉移」至卡達,在那裡仍將受到一些限制,包括至少一年內不準離開卡達以及活動受監控等。

不過,塔利班似乎並不在意,仍視這次囚徒交換是場勝利。根據美國國際恐怖組織搜索情報集團提供的信息,塔利班在網上發布聲明,宣布這次囚徒交換「非常愉快和高興」,說將尋求更多在押塔利班人員獲釋,但沒有詳加說明。

換囚被指未嚴格依照法律程序

美國政府一直宣稱「決不拋棄任何一名士兵」,也始終主張「決不與恐怖分子談判」。歐巴馬5月31日宣布的決定引發外界關於這兩個「原則」的爭論。以共和黨為首的多名國會議員質疑,換囚做法不僅可能提升塔利班的實力,還將讓全球恐怖組織更加意識到俘虜美軍士兵的價值。與此同時,歐巴馬政府轉移關塔那摩囚犯沒有提前通報國會,違反了相關法律。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法律規定,聯邦政府如果決定轉移關押在關塔那摩基地的囚犯,國防部長必須提前至少30天通報參眾兩院的相關委員會,解釋轉移的原因以及如何保證他們不再重新參與到威脅美國及其利益的活動中。

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高級政府官員對這家報紙承認,聯邦政府的這次換囚沒有嚴格依照法律程序。但他強調,歐巴馬去年籤署這一法律規定時曾附上一段聲明,主張通報國會的有關要求侵犯了憲法賦予總統的職權,他可能會不顧這一條款行事。

「因為挽救伯格達爾的時機非常緊迫,我們須儘快付諸行動,」這名官員說,「聯邦政府認為,考慮到當時情況的特殊性和緊迫性,應該不顧通報國會的要求而執行這類轉移。」

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霍華德·P·麥基翁和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資深成員詹姆斯·M·英霍夫當天發表一份聯合聲明,指責歐巴馬「顯然違反了法律」,並且讓美國人面臨更大風險。

「以關塔那摩在押的5名塔利班高級頭目換取伯格達爾獲釋,可能對所有美國人和部隊士兵帶來後果,」聲明說,「恐怖分子對手現在有了抓美國人的強烈動機,這個動機會讓我們在阿富汗乃至世界各地的部隊面臨更大危險。」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邁克·羅傑斯質疑與塔利班談判的政策是否正確。他說,「與恐怖分子談判」,意味著「美國政策的根本性轉變」。綜合新華社消息

相關焦點

  • 塔利班釋放被俘唯一美軍士兵 其已不會說流利英語
    原標題:塔利班釋放被俘唯一美軍士兵 其已不會說流利英語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邊境,一名28歲的美軍士兵登上了一架美軍直升機,他顯得頗為謹慎,一上飛機,就在紙板上寫下了兩個字母:「SF」,也就是美國特種部隊的英文字母縮寫,並在後面畫上一個問號。
  • 塔利班擬在卡達設和談辦事處 美原則同意釋放其成員
    綜合媒體1月4日報導,阿富汗塔利班3日發表聲明稱,將在卡達設立「政治辦公室」,以便和美國舉行和談。這是塔利班首度表達與美國協商的意願。為此,美國原則上同意釋放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的塔利班成員。***美國原則上同意釋放塔利班在押人員塔利班3日在聲明中還重申,所有外國部隊必須離開阿富汗,早日結束戰爭,並已要求美國釋放關塔那摩基地內關押的塔利班成員。媒體先前報導,美方希望換回被塔利班扣押的美國陸軍士兵鮑·貝裡達爾。貝裡達爾2009年在阿富汗帕克蒂亞省被塔利班俘獲,隨後塔利班多次發布他的錄像。
  • 美國總統歐巴馬「優雅」落淚卸任 讓美國民眾更加懷念歐巴馬的歲月
    歐巴馬在演講中說,這並不是最終的告別,我依然心繫美國的民眾,並對美國未來面臨的挑戰提出忠告。 此時歐巴馬站在全球金融危機面前臨危受命,採取一系列減稅等激勵政策,為美國民眾爭取更多就業崗位,2010年3月歐巴馬籤署且通過了一項關於減稅和增加開支的法案,讓美國經濟逐步復甦且率先走出了衰退和停滯的發達經濟體。從數據上分析,道瓊指數從6000點暴漲至18000多點。在美國房地產次貸危機解決之時,失業率也從10%翻倍降低至5%。
  • 阿戰纏鬥十年塔利班不滅 美國疲憊伺機撤軍
    2005年,塔利班捲土重來,兩年裡就佔據了巴阿邊境大部分地區,其通過遊擊戰建立的根據地勢力日益強大,並且利用巴基斯坦國內衝突擴大影響,威脅巴基斯坦的穩定。  2007年9月至翌年9月,美國陷入阿戰最黑暗的一年,其間2000多名聯軍士兵死亡。從2008年到2009年兩年間,美國共增兵54500人,駐阿富汗美軍總人數達到10萬人。
  • 殺害一個美國大兵有獎勵?五角大樓和中情局打嘴仗了
    殺害一個美國士兵有獎勵?對於這一傳言,五角大樓一口否認了!當地時間12月11日,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麥肯齊將軍稱,對於俄羅斯收買塔利班殺害美國士兵的消息,雖然五角大樓一直在調查,但沒有任何證據。原來《紐約時報》此前報導稱,俄羅斯軍事機關曾鼓勵,塔利班分子以及其他極端武裝,襲擊在阿富汗的美國大兵會得到獎勵。該報導認為,川普應該知道這個事情,但《紐約時報》並沒有給出任何證據。目前不僅五角大樓否認這一新聞,川普本人和俄羅斯外交部也都認為這只是虛構的故事。美俄雙方極力否認此事,顯然是不想因此事爆發正面衝突。
  • 美國與塔利班「和平談判」進入最後階段,或做出重大讓步
    隨著美國在2011年逐步撤軍,只留下1.4萬名兵力後,塔利班的勢力範圍居然擴大了。上圖是今年5月最新的阿富汗局勢地圖,紅色的區域是由塔利班完全控制的,灰白色的區域是由阿富汗政府軍控制的,而黃色的區域,則是正在激烈爭奪的領土。
  • 英被俘女記者日記:我被塔利班囚禁的日日夜夜(上)
    41歲的萊德麗是英國倫敦《星期日快報》的記者,她秘密進入阿富汗境內採訪,結果於9月28日在阿富汗東部城市賈拉拉巴德附近被塔利班當局逮捕,與她一同被逮捕的還有兩名嚮導。10月8日,萊德麗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交界的開伯爾山口獲釋,並被移交給巴基斯坦方面。以下是她對自己被捕後生活的真實記錄。
  • 美國大兵 十條「性規」培訓防性侵
    美國女兵笑顏如花  美國大兵  十條「性規」培訓防性侵  新兵入伍要培訓,空軍還有現場互動  角色扮演,視頻遊戲都用上了  據新華社  美軍準將性侵5名女性  美國軍方檢察官指控陸軍準將傑弗裡·辛克萊性侵犯5名女性,包括4名下屬和一名平民。  檢方指控辛克萊2007年至2012年在伊拉克、阿富汗、德國和其他地方性侵5名女性,包括兩名女上尉、一名女少校和布拉格堡基地一名女性。作案地點包括停車場、他在阿富汗的辦公室、一家賓館的陽臺以及飛機上。
  • 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塔利班從來不是美國的威脅
    對於當前的阿富汗和平進程,他表示塔利班尚未滿足能夠讓美軍在明年5月從阿富汗全部撤出的條件,而美軍已經提早完成了在今年7月前將駐軍人數降至8600人的計劃。一名美軍官員也表示,今年2月駐阿美軍人數尚有12000人,現在已低於9000人。麥肯齊表示:「塔利班不是美國的威脅,他們從來就不是。
  • 被美國養大的塔利班,怎麼又砸了美國人的鍋?
    塔利班奪取政權後,又為何與美國反目成仇?今天,我們將塔利班的崛起、脆敗、捲土重來的曲線,梳理一下。就是在這種狀態下,1994年10月塔利班異軍崛起,成了美國人眼中另一個「優秀」的代理人選。美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在巴內政部部長的陪同下,親自接見塔利班的代表,並以違反人權為理由,通過了對阿富汗的武器禁運。
  • 英被俘女記者日記:我被塔利班囚禁的日日夜夜(下)
    我由這間臥室往外頭看,知道美國開始反擊恐怖活動了。  我知道喀布爾市正被轟炸,但我一點兒也插不上手,所以我轉回室內,蹲坐在床上。突然間房門砰然打開,七八個塔利班士兵跑了進來,我曉得事有蹊蹺,因為他們總是很有禮貌,通常會先敲門。他們鑽到床下,拉出一具火箭彈發射器,然後到鐵櫃裡拿彈藥;他們還拿了卡拉什尼科夫步槍。  我問他們打算幹什麼,他們叫著「亞米利卡!亞米利卡!」
  • 走下航母:美國大兵與香港中學生「下廚房」
    走下航母:美國大兵與香港中學生「下廚房」     11月11日,來自美國航母「中新社發 盧哲 攝   中新社香港11月11日電 題:走下航母:美國大兵與香港中學生「下廚房」  中新社記者 盧哲  「太大了!炒肉的肉絲得再細一點……」11日,10名來自美國航母「喬治·華盛頓號」的大兵們換下迷彩服,掛起圍裙,與香港中學生一起烹調中國菜,體驗「舌尖上的文化」。
  • 塔利班引火燒身!川普被惹惱突然叫停談判,18年的戰爭前景難料
    美國總統川普7日又有驚人之舉,在推特上宣布他原本邀請阿富汗遊擊隊、恐怖組織塔利班領導人與阿富汗總統到美國進行一場歷史性的會談,但是因為塔利班日前在喀布爾發動一場恐怖攻擊而取消。在這一次襲擊中,有一名美國軍人喪生。不僅如此,川普也宣布終止美國與塔利班已進行一年的談判。
  • 塔利班訪俄釋信號 願與美國繼續談
    塔利班訪俄釋信號 願與美國繼續談閆潔阿富汗塔利班的一個談判小組13日抵達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與俄總統阿富汗問題特別代表扎米爾·卡布洛夫見面,確認塔利班準備與美國繼續對話。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告訴國際文傳電訊社,俄方在會面期間強調重新啟動美國與塔利班談判的必要性;塔利班確認,準備與美國繼續談。塔利班與美國自去年10月開始談判,雙方一度接近達成協議,內容包括本月23日在挪威舉行阿富汗內部對話。只是,美國總統唐納·川普7日以塔利班襲擊導致美軍士兵死亡為由叫停談判。
  • 塔利班將赴俄羅斯首次加入和平談判:中方參與 美國不出席
    塔利班方面沒有對參加和平對話的報導發表正式評論,但該組織的一名高級成員向美聯社證實,他們將「為了在阿富汗尋找和平」而派遣一個代表團。在前往莫斯科之前,塔利班還進行了一系列其他外交活動。最近幾個月,塔利班派方面代表團訪問了烏茲別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並在卡達與美國外交官舉行了會談。
  • 這一仗,塔利班大勝美軍最精銳特種部隊,原因值得我軍借鑑
    當時的形勢,海豹們很難做出決定,最後不得不採取了投票的方式來決定3人的生死,而他們的決定,使這一天成為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40年歷史上最黑暗的日子。最終的結局是,執行任務的4名隊員中3人陣亡,前去救援的美軍士兵中亦有16人被塔利班擊斃。
  • 阿富汗政府拒絕釋放塔利班戰俘,是不是想激怒塔利班組織?
    阿富汗政府主義拒絕釋放塔利班戰俘,很可能就是為了激怒塔利班組織,迫使美國撕毀同塔利班的停戰協議,阻止美國拋棄阿富汗的既得利者。阿富汗政府是美國一手扶持起來的代理人政府,美國軍隊一直是阿富汗政府高官維持統治的重要憑藉,是眾多阿富汗既得利者維護利益的重要工具。
  • 英語聽力視頻:塔利班揚言綁架哈裡王子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聽力>聽力視頻>新聞視頻>正文英語聽力視頻:塔利班揚言綁架哈裡王子 2012-09-13 10:27 來源:putclub 作者:
  • 20位各國首腦註冊推特 歐巴馬織圍脖最攢人氣
    位政要有微博,佔36%;其他國家如紐西蘭、智利等10國政要也有微博●涉及語言(共8種):英語、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希伯來語、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調查內容:博文風格、更新頻率、粉絲人數等註冊帳號多為實名制查維茲帳號最抓人眼球在各國政要的推特中,他們一般都採用自己的姓名,比如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微博用戶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