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擁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其中本科院校12所。全年招生10.50萬人,比上年增加0.95萬人,在校學生31.80萬人,比上年增加2.22萬人,畢業生8.08萬人;其中研究生培養單位7個,全年招收研究生4990人,比上年增加248人,在校研究生13955人,增加622人,畢業生4145人。
主要知名本科院校有廣西大學、廣西醫科大學、廣西民族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南寧師範大學
01廣西大學
廣西大學(Guangxi University),簡稱「西大」,坐落於廣西南寧,是中國西部建立最早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之一,列入教育部直屬高校與廣西壯族自治區「部省合建」高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211工程」、「一省一校」(Z14)聯盟、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數據中國「百校工程」、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院校,設有研究生院,具有自主招生資格。
廣西大學創辦於1928年,首任校長是有教育界「北蔡南馬」之稱的「一代宗師」馬君武博士。1939年在桂林更名為國立廣西大學,竺可楨、李四光、陳望道等一批名家曾在此任教。1952年,毛澤東親筆為廣西大學題寫校名。1953年,師生、設備及圖書資料被調整到華中和華南地區的19所大學。1958年,廣西大學在南寧恢復重建。1961年,廣西工學院和廣西科技學院併入廣西大學。1997年,廣西大學與廣西農業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廣西大學。
截至2019年6月,學校佔地面積2.16萬餘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70多萬平方米;有教職工352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8221人、研究生8639人;有1個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群,2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
02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坐落於廣西南寧市,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建,入選國家「111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是廣西重點建設的三所大學之一,為全國建校較早的22所醫學院校之一、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留學生資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全國最早定點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華僑)學生的8所醫學院校之一;是以醫學為特色優勢的廣西省屬重點大學。
廣西醫科大學創建於1934年11月21日,前身是廣西省立醫學院。1940年,校址遷至桂林。1949年以前,學校在戰亂中七次遷徙校址,三次變更校名。1949年11月更名為廣西省醫學院。1952年由中央衛生部委託中南衛生部直接領導。1953年4月,中央衛生部批准改稱為廣西醫學院。1954年7月由桂林遷回南寧市現址至今。1996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廣西醫科大學。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擁有南寧本部、武鳴、五象、玉林4個校區,共佔地約3300畝;校本部下設20個二級學院;有27個本科專業;專任教師1840人,其中正高職稱555人、副高職稱623人;全日制在校生25635人,其中本科生11144人、碩士研究生3693人、博士研究生345人、博士後在站人員53人,留學生844人,高職高專生9556人。
03廣西民族大學
廣西民族大學(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簡稱「民大」,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坐落於中國「綠城」南寧市,是首批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百校工程」、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是「國家外語非通用語種本科人才基地」(小語種人才基地),國家「863計劃」、「973計劃」承擔高校、「中國—東協法律培訓基地」、「東協國家漢語人才培訓中心」、「海外漢語教師來華培訓項目」、「孔子學院獎學金學生接收院校」,入選《環球人文地理》中國九所最富有詩情畫意的大學之一,是「十二五」時期廣西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創辦於1952年,原為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年更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1958年改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年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東、西和武鳴三個校區,佔地面積約3500畝,校園建築面積685209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2.89億元;設有26個學院,開辦79個本科專業,91個學科碩士點,4個學科博士點,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教職工1990人,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首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1人,全日制在校生2萬餘人。
04廣西中醫藥大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坐落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入選國家「雙萬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卓越醫生(中醫)教育培養計劃、廣西2011計劃、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為世界手法醫學聯盟、中俄中醫藥創新發展聯盟、中國西部中醫藥高校聯盟、北部灣海洋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聯盟成員單位;是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醫、理、工、管等多學科發展的大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源於1934年成立的廣西省立南寧區醫藥研究所,1970年南寧醫學專科學校併入,組建新的廣西中醫學院。2012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為廣西中醫藥大學。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仙葫、明秀2個校區,總佔地面積1110.93畝,總建築面積52萬平方米。設有14個學院,3個直屬公共教學部,開辦27個本科專業,13個專科專業(方向);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專任教師1025人,外聘教師82人;全日制在校生14000多人。
05南寧師範大學
南寧師範大學(Nann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南寧師大」,坐落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二期)、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為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教育部數據中國「百校工程」項目試點高校、西南大學對口支援建設院校、廣西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對口支援廣西民族師範學院。
學校前身為1953年創辦於桂林的廣西中等學校教師進修學院,同年12月改名為廣西教師進修學院;1955年3月,從桂林市遷至南寧市,2002年12月,創建於1905年的南寧民族師範學校併入學校;2018年更名為南寧師範大學。
根據2019年3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明秀、長崗、五合、武鳴4個校區,佔地面積共3476.68畝,圖書館藏書201.4萬冊,合作舉辦1所獨立學院;設有22個教學學院,6個教輔單位,有普通本科專業66個;有專任教師1018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6690人,碩士研究生1466人,專科生422人。
南寧市本科院校列表:
南寧市專科院校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