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透支消費工具,相對於諸多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的線上小額額度來說,具有「額度高、政策穩、期限長」等優勢,但是往往持卡人在消費帳單產生後,會經常接到銀行客服的營銷電話,邀請持卡人進行帳單分期。
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間,許多銀行人無法在線下網點拓展業務,只能通過線上渠道進行電話外呼,而且現在不僅銀行如此,就在昨天,小編居然接到了某東金融的客服,稱邀約我辦理分期,還告訴我官方邀約和自助辦理是不一樣的,官方邀約有機會提額。
那麼銀行力推的消費分期真的划算嗎?今天我們來算一算:
一、分期業務手續費的正確計算方式
大部分的銀行分期業務中,每期的手續費都是相同的。舉個例子:
我們將10000元分12期,每期費率為0.7%,即每個月手續費為70元,總手續費=12個月*70元=840元。
這樣看上去似乎沒什麼問題,但其實銀行悄悄的佔了大便宜。
如果我們仔細計算就會發現,在這分期的12個月中,我們每期還款結束之後剩餘未還的本金其實在慢慢變少。
以最後一個月為例,本金僅剩下833.33元,而付給銀行的手續費仍然在按照初始的10000元計算。
因此,分期業務中宣稱的每期手續費僅僅是指本金不減少的情況下的年化利率,真正的分期費率遠不止這些。
二、分期業務提前還款的手續費正確計算方式
如果分期後想提前進行還款,那麼最好要仔細看清規則,大部分銀行會在你提前還款的情況下仍然收取全額手續費,不做減免。
為了準確了解分期業務提前還款的手續費計算方式,我們向幾家大型銀行做了具體了解:
目前市面上只有宇宙行(工行)對於信用卡分期提前還款業務中的剩餘部分免收分期手續費,其餘幾家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都是收取剩餘未還款金額的手續費的,即持卡人已成功辦理帳單分期後,如申請提前還款,經銀行確認後為持卡人終止其分期業務,已收取的分期手續費不予退還。同時,持卡人須一次性支付剩餘的所有各期本金及手續費。
但是由於銀行機構眾多,如一些地方性銀行的政策,還是要具體諮詢當地網點。
三、分期業務上徵信報告的正確解讀
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最新版本的人行徵信報告:
由於信用卡帳單分期的帳單金額是每期分攤的,比如12000元分12期,每期「本金+利息」的帳單應還款金額會顯示在徵信報告貸記卡欄目的「本月應還款額」裡面,而不是全部的12000元都顯示在其中,這對於降低個人負債還是有好處的。
四、信用卡帳單中「最低還款額」的正確理解方式
信用卡本就是大額消費工具,比如我們平時由於經營需要大額開銷,刷了信用卡應急,但是呢又暫時沒有全額還款的能力,怎麼辦呢?還有一種還款方式叫做「最低還款額」。
內涵金融諮詢了相關銀行人士,他們表示,如果消費金額不是特別高且短期內能夠償還,可以考慮選擇最低還款額。在此情況下,未歸還部分將不再享受免息期,將從消費入帳之日算起,每天收取萬分之五的利息,並按月複利計算。但如果消費數額較大且短期無法歸還時,依然建議選擇分期還款,因為前者雖然較為靈活,但長期來看,資金成本可能會更高。
總之,信用卡作為一種傳統支付工具,已經廣泛使用,但是大家一定要正確認識信用卡上述的一些「冷知識」,防止出現銀行未告知,持卡人未詢問,最終導致逾期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