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華人

2020-12-17 中國僑網



馬來西亞僑團現狀和展望


    
    馬來西亞廣東會館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李劍橋
    
    一、馬來西亞概況
    
    地理位置
    
    馬來西亞分為西馬半島和東馬,總面積為33.67萬平方公裡,西馬北面和泰國相接,南面隔著一條海峽,和新加坡為鄰。東馬和西馬則隔著南中國海。
    
    馬來西亞是由13個州和吉隆坡及納閩聯邦直轄區組成,13個州是西馬的玻璃市、吉打、檳城、霹靂、雪蘭莪、森美蘭、馬六甲、柔佛、彭亨、丁加奴、吉蘭丹及東馬的砂勞越和沙巴。
    
    人口
    
    馬來西亞現有人口2300萬人左右,80%居住在西馬。大馬是個多元種族(也是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國家,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卡達山人、伊班人等都是國內的主要民族,其中馬來人約佔60%,華人約26% (2000年的華人人口是5691908人),餘者為印度人及其他少數民族。
    
    語言
    
    國語是馬來西亞語,英語則是商業用語。華人用華語及華人方言,印度人則使用淡米爾語。大馬的華人一般都會四種語言,即馬來西亞語、華語和兩種華人方言。華人方言以福建話(閩南語)、廣東話、客家話、潮州話為主。
    
    
    華文教育
    
    憲法保障各族接受母語教育,馬來西亞現有1283間華文小學,都是政府學校。這些華小分布在國內各地,小學由一年級到六年級。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馬來家長和印度家長把他們的孩子送進華小就讀。
    
    中學方面,華裔家長可以選擇讓子女在政府的中學繼續接受華文教育,他們也可以把子女送進獨立中學。國內現有的60間獨立中學是由華社創辦的,獨立中學的運作由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和華校教師公會(簡稱董教總)負責。
    
    華人社團
    
    馬來西亞現有註冊華人社團7000多個,以血緣性、地緣性和業緣性團體為主,此外也包括宗教、文教、學緣及聯誼等組織。在這些社團當中,活躍的大約有2000個。七類主要的鄉團聯合會(簡稱七大鄉團聯合會)簡介如下:
    
┌──────┬──┬───┬───────────────┐
│            │    │      │ 在籍人數                     │
│            │成立│屬會  │                              │
│            │    │      ├─────────┬─────┤
│聯合會名稱  │    │      │ 1991年國家統計局 │ 估計     │
│            │日期│數目  │                  │          │
│            │    │      │       數字       │(單位:人)│
├──────┼──┼───┼─────────┼─────┤
│馬來西亞廣東│    │      │                  │          │
│            │1947│  38  │     2145370      │  200多萬 │
│會館聯合會  │    │      │                  │          │
├──────┼──┼───┼─────────┼─────┤
│馬來西亞福建│    │      │                  │          │
│            │1957│ 172  │     1683889      │  200多萬 │
│社團聯合會  │    │      │                  │          │
├──────┼──┼───┼─────────┼─────┤
│馬來西亞廣西│    │      │                  │          │
│            │1952│ 36   │    65489         │ 50-60萬 │
│總會        │    │      │                  │          │
├──────┼──┼───┼─────────┼─────┤
│馬來西亞客家│    │      │                  │          │
│            │1978│ 63   │     961522       │   180萬  │
│公會聯合會  │    │      │                  │          │
├──────┼──┼───┼─────────┼─────┤
│馬來西亞海南│    │      │                  │          │
│            │1933│ 71   │     147742       │  約60萬  │
│會館聯合會  │    │      │                  │          │
├──────┼──┼───┼─────────┼─────┤
│馬來西亞潮州│    │      │                  │          │
│            │1934│ 51   │    495839        │  約60萬  │
│公會聯合會  │    │      │                  │          │
├──────┼──┼───┼─────────┼─────┤
│馬來西亞三江│    │      │                  │          │
│            │1978│ 5    │    58630         │          │
│總會        │    │      │                  │          │
└──────┴──┴───┴─────────┴─────┘
    
    
    華人政黨
    
    主要的政黨有3個,即馬華公會、馬來西亞民政運動及砂勞越人民聯合黨。三黨都是執政之國民陣線的成員黨。三黨目前擁有的正副部長、政務次長及國會議員、州議員等職位的數目如下:
    
├────┬──┬──┬─┬──┬──┬──┬───┬──┬────┤
│        │    │    │  │    │    │    │      │    │        │
│        │ 部 │ 副 │首│ 政 │ 國 │ 上 │  州  │ 州 │   州   │
│        │ 長 │ 部 │席│ 務 │ 會 │ 議 │  行  │ 部 │   議   │
│        │    │ 長 │部│ 次 │ 議 │ 員 │  政  │ 長 │   員   │
│        │    │    │長│ 長 │ 員 │    │  議  │    │        │
│        │    │    │  │    │    │    │  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馬華公會│  4 │  6 │  │  3 │ 28 │ 10 │   16 │    │   70   │
├────┼──┼──┼─┼──┼──┼──┼───┼──┼────┤
│民政運動│  1 │  2 │1 │  1 │  7 │  2 │   7  │    │   12   │
├────┼──┼──┼─┼──┼──┼──┼───┼──┼────┤
│人聯黨  │  1 │  1 │  │  1 │  7 │  1 │      │ 7  │   16   │
└────┴──┴──┴─┴──┴──┴──┴───┴──┴────┘
    
    華人經濟
    
    20世紀初,馬來西亞的華人已是主要的居民,舉凡批發、零售、運輸、膠錫業、製造業、金融等各領域,都有華人積極之參與。獨立後的馬來西亞逐步走向工業化道路,華人也是主要的參與者。
    
    華人在馬來西亞從事的行業很多,就商業而言有 10萬餘家,主要是雜貨業、餐館業及貿易;工業約1萬多家,以機械、建築和食品製造業為主;農礦業約有 500家。
    
    馬來西亞的較大華商企業多以房地產、投資控股、製造業、旅遊、酒店等業為主。
    
    馬來西亞的中小型工業以華人經營為主。估計華人的中小型企業有10萬家左右,其中一半是屬於較有規模的,產品多為直接或間接出口產品。目前的趨勢是中小型企業受鼓勵自己出口,政府現在有提供出口輔助金。
    
    二、廣東籍鄉團組織
    
    馬來西亞廣東會館聯合會是廣東籍鄉團中最具代表性的組織,簡稱馬廣聯會。
    
    馬廣聯會是在1947年2月22日假座吉隆坡中華大會堂開的一次各地鄉館代表聯席會議上一致通過成立,同時通過章程,選出首屆5名常務委員,而李孝式被選為第一屆常務主任兼財政。
    
    馬廣聯會自創立起至2001年,各地廣東會館先後加入為會員者,汁有38單位。1981年成立廣聯青年團及1998年成立廣聯婦女部。
    
    1961年常務代表大會在麻坡舉行,眾人認為應協助品學兼優、有志深造、而家境非富裕之同鄉學子,使其能完成大專學業,遂議決設立大學獎貸學基金。經歷屆常委積極推動募捐,共累積基金250萬元,受惠會員子女,由最初的每年2名而逐年增加,至1998年起每年受惠的學子已達100名。至2000年,歷年受惠學子共有630名完成大學課程,而已頒發大學獎貸學金,總額則高達323萬餘元。
    
    自1998年本聯會由謝玉麟先生出任總會長,本會與中國各省政府關係非常融洽密切,於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別受邀率團前往中國廣東省、湖南省、四川省作親善訪問及工商考察,所到之處均受到熱烈歡迎與禮待,對提高廣聯會的地位與聲譽發揮了積極作用。
    
    1998年本會與新加坡廣東會館聯合發起籌組世界廣東同鄉聯誼會。經過多次及1999年7月在吉隆坡召開世界各地同鄉代表交流會,終達致共識,推舉新加坡廣東會館為第一屆主辦區,並於2000年10月20日正式成立世界廣東同鄉聯誼會。
    
    溯自本聯會創立迄今,已屆54載,目前擁有38間屬會,遍布東西馬,其間滄桑幾經,世境迥異而能不為時代洪流所淹沒,卓然峙立於社團之林,應歸功於屬會之精誠團結,合作無間,亦有賴賢明之領導層深謀遠慮,克盡厥職。任期較長的4位馬廣聯會主席是李孝式爵士、拿督祝清坤、拿督李劍橋及謝玉麟。100萬元獎貸學基金之設立,是最具意義者,發韌於李孝式主政之時部署策劃,初具規模;拿督祝清坤銳意經營,親身奔走,奠定穩固的基礎;至拿督李劍橋更上層樓,增添基金力量,利惠同鄉子弟,成果更為顯著。
    
    謝玉麟先生(也是馬潮聯會永遠名譽主席)曾服務於教育界35年,擔任校長職位32年,是一位資深的教育與社會工作者。
    
    謝玉麟擔任馬廣聯會及馬潮聯會主席期間,致力促進馬來西亞與中國(包括廣東)的聯繫。他曾(1)三次訪問汕頭大學,為大馬學子負笈汕頭大學,鋪下坦途。(2)兩次率領工商考察團訪問中國,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取得不俗之成就。(3)1994年應邀出席廣州中山大學主辦的「面向21世紀區域合作—中國與東南亞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在開幕儀式上發表精闢演講,獲得與會者之認同與讚賞。
    
    1995年11月30日,謝君率領馬潮聯會222人代表團出席由香港潮州會館主辦的第八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1997年11月18日,謝君再次率領馬潮聯會370人的代表團出席由中國汕頭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九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並於大會開幕當天接受北京中央電視臺、廣州電視臺、汕頭電視臺現場直接聯播的訪談。
    
    由於眾望所歸,謝玉麟先生連續蟬聯三屆廣聯會總會長之職(1997年至今)。在任期間尤其以廣聯會總會長名義與新加坡廣東會館會長張榮局紳聯名發函給全世界各國廣東同鄉組織、機構、社團等,倡議籌組「全世界廣東同鄉聯誼會「。歷經數年不斷地努力推動、奔走、策劃。終於第一屆「世界廣東同鄉聯誼大會」在2000年10月21日於新加坡正式隆重舉行,並成立了「聯誼會「。而謝君亦同時率領馬來西亞廣聯會232人的龐大代表團赴新參與盛會,為世界廣東同鄉的大團結奠下了堅固的基石,貢獻極巨,最為人所稱道讚賞。
    
    1998年10月間,謝君再次以馬來西亞廣東會館聯合總會長之身份率領「廣東湖南省親善訪問團」一行 18人赴中國廣州市、長沙市、張家界等地訪問,並出席『98中國西部地區招商洽談會,受到廣東省與湖南省人民政府的熱烈接待。
    
    1999年10月,汕頭市人民政府以謝君對汕頭經濟和社會作出的傑出貢獻特授予謝君「汕頭榮譽市民」稱號,並於1999年10月21日在『99汕頭市經濟特區國際食品博覽會暨國際潮劇節開幕儀式授予「汕頭市榮譽市民「證書和金鎖匙。
    
    2000年9月19日至9月26日謝君率領廣聯會觀光及考察團應邀訪問四川省等地。2001年6月2日至6月 12日應中國國務院僑辦邀請率領馬來西亞六大鄉團訪問北京、昆明、深圳、廣州市等地。2002年被推選為全國七大鄉團(包括馬來西亞福建、廣東、客家、潮州、廣西、海南、三江之鄉團聯合會)協調委員會主席。
    
    除了馬廣聯會外,其他的主要廣東籍鄉團聯合會有馬來西亞廣肇聯合總會、高州總會、臺山會館聯合會、順德聯合總會、中山會館聯合會、古岡州六邑聯合會、番禺會館聯合會等。
    
    廣義來說,廣東籍鄉團可說包括客家及潮州鄉團組織。在馬來西亞,潮州鄉團的領導機構是馬來西亞潮州公會聯合會(簡稱馬潮聯會),客家鄉團的領導機構是馬來西亞客家公會聯合會(簡稱馬客聯)。除了馬客聯外,客家地緣性組織的聯合會尚有馬來西亞嘉屬會館聯合會、馬來西亞半島惠州屬團聯合會、馬來西亞大埔 (茶陽)社團聯合會、馬來西亞河婆同鄉會聯合會及馬來西亞增龍總會。
    
    三、未來展望
    
    新世紀裡的各個國家、社團之間的相互聯繫與交往將更廣泛與密切。馬來西亞的廣東籍鄉團組織與國內的主要華團機構及各國官方或民間組織之經濟、政治、文化等耳動交流也必然不斷增加。
    
    馬廣聯會肯定在以下各領域加強和更積極發揮相關功能:
    
    (Ⅰ)文化教育領域
    
    —與國內主要華團統籌統辦更多活動。
    
    —加強學術研究計劃,獎助著述。
    
    —鼓勵年輕人和受英文、馬來文教育的同鄉加入組織。
    
    —加強與友族的文化交流。
    
    —增加教育獎貸學金,利惠同鄉學子。
    
    (Ⅱ)社會領域
    
    —救濟災民貧老、資助會員。
    
    —協助政府開展社會福利與公益事業。
    
    —參與環保與社區工作。
    
    (Ⅲ)政治領域
    
    —鼓勵會員關心國家政治,行使公民投票義務。
    
    —關心區域及國際局勢,加強資訊流動及時事研習。
    
    —促進華基黨團會商機制。
    
    (Ⅳ)經濟領域
    
    —促進商情資訊之交換與流通。
    
    —組織會員訪華經貿考察團以促進商機。
    
    —協助辦理中國招商會。
    

相關焦點

  • 柬埔寨華僑華人概況
    華僑華人移居柬埔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資料顯示,20世紀60年代達到43萬人,後由於柬埔寨長期處於戰亂,大批華僑華人淪為難民,流落異國他鄉,華僑華人人數銳減,其中僅金邊市的華僑華人就迅減過半。80年代末期,柬埔寨社會政治和經濟秩序趨於穩定,華僑華人人數也逐漸回升。目前,全柬埔寨華僑華人的總數約在60萬以上,絕大多數華人已加入柬籍。
  • 遊仲勳教授與華僑華人研究
    郭梁        與華僑華人集中居住的一些東南亞國家相比,日本可說是「華僑華人的小國」,華僑華人在日本總人口中所佔比例很小;而從華僑華人研究的成果較多這點來看,日本又堪稱是「華僑華人研究大國」。自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半個多世紀中,日本出版了數百種華僑華人研究著作和數以千計的有關論文,同時,先後湧現出幾代華僑華人問題研究者,自認為是「第三代」研究者的遊仲勳教授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學者之一。2003年3月29日,日本全國性的研究學會——「日本華僑華人學會」在東京成立,著名學者、華僑華人研究專家遊仲勳教授被推選擔任首任會長。
  • 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成立
    江門日報訊 (記者/黎禹君 梁佳欣) 昨日(12月11日),在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期間,華僑華人文化研究院在五邑大學鶴山樓揭牌成立,僑批文化保護活化研究中心、
  • 印度尼西亞華僑華人概況
    印度尼西亞華僑華人概況   目前印尼華僑華人總數有近1000萬,約佔印尼總人口的5%,其中90%以上已加入印尼籍,是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
  •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展覽館」開館 致力講好華僑華人故事
    12月11日,暨南大學「益海嘉裡文化展覽館」「揭牌暨「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展覽館」開館儀式在石牌校區圖書館六樓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簡稱世華館)舉行。  展覽館以「僑連四海,華章遠揚」為主旨,由華僑華人、華商經濟、華文教育、華文傳媒、華文文學五個單元構成。展覽館結合現代化多媒體手段,以簡筆和微場景多層面、多維度勾勒華僑華人艱苦創業、開拓進取、融通中外,參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宏闊歷程。展覽館的建成,將進一步增加僑校學子品讀僑文化的渠道,成為百年僑校暨南大學向外展示華僑歷史文化的又一窗口。
  • 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恢復參觀,《華僑華人海外生活篇》等版塊展示
    2020年7月30日,北京,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恢復參觀。因防控新冠肺炎而臨時閉館的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於7月28日恢復開放參觀。恢復後的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將展出《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華僑華人海外生活篇》、《華僑華人海外貢獻篇》、《華僑華人與中國發展》等版塊內容。
  • 暨大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華僑試驗區有全球「大格局」
    這句話描述的是海外潮汕籍華僑群體的龐大。從汕頭經濟特區創辦之初,海外僑胞便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家鄉的建設中,以僑智僑資有力推動了汕頭經濟特區的成長。  華僑在汕頭經濟特區發展歷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怎樣抓住機遇推動汕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高質量發展?如何用好用活僑資僑力,推動汕頭深度融入「雙區」建設?南方日報記者近日專訪了汕頭人、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院教授張應龍。
  • 特寫:南非華僑華人的「心願單」
    特寫:南非華僑華人的「心願單」 2015-12-03 05:22:25對於習主席的來訪,南非華僑華人倍受鼓舞,並且列出了自己的「心願單」,表達對中南、中非關係及對民族和個人未來的美好期冀。  11月初,全非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剛剛主辦了2015年全球華僑華人促進中國和平統一大會。會長李新鑄表示,自己很高興在大會開幕前一天看到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對於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南非,他認為必將推動中南、中非的關係不斷邁上新臺階。
  •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展覽館開館 講述華僑歷史故事
    12月11日,暨南大學「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展覽館」開館儀式在暨南大學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簡稱「世華館」)舉行。該展覽館以「僑連四海,華章遠揚」為主旨,力圖「活化」華僑華人歷史文獻,講述好華僑華人與中國、華僑華人與世界的故事。
  • 尋根探底,「華人」與「華僑」的區別原來在這裡
    這一數量龐大的群體,有著獨屬於他們的稱謂:華人華僑。那麼,這一稱謂是如何得來的呢,華人、華僑又有什麼區別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華人、華僑的稱呼怎麼來的? 「華僑」一詞的由來 中國人民移居國外的歷史,源遠流長。在不同的朝代,人們對這些移民的稱謂也有所不同。
  • 華僑華人子女競相回中國求學
    2020-08-05 06:43:2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雛鷹歸巢」 熱度不減華僑華人子女競相回中國求學睿 加 董雅惠近日,中國高考錄取分數線陸續公布,有一群特殊的求學者成功入讀中國大學。作為華僑華人子女,他們自世界各地回到中國接受大學教育。
  • 暨南大學「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展覽館」開館
    12月11日上午,暨南大學「益海嘉裡文化展覽館」揭牌暨「華僑華人歷史文化展覽館」開館儀式在石牌校區圖書館六樓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簡稱世華館)舉行。益海嘉裡集團捐資3000萬成立暨南大學「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建設基金」。
  • 通訊:丹麥華僑華人歡樂鬧新春
    當日,逾千名在丹華僑華人與丹麥各界友好人士一起,共同歡慶中國羊年春節。   當地時間中午12點,哥本哈根東布羅文化活動中心外一場熱鬧紅火的舞龍舞獅表演拉開了慶祝活動序幕。文化活動中心內,一場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廟會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華僑華人在現場包餃子、表演書法和茶道,展示中國的工藝品及特色美食,並與到場觀眾交流。
  • 加納利華人華僑中文學校舉辦揭幕典禮
    歐華報加納利群島消息(特約記者 一鵬) 隨著中西兩國各領域合作與交流的發展,近年來西班牙的漢語教學也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加納利群島民眾學習中文熱情高漲。Maspalomas市市長Marco Aurelio Perez Sanchez先生,、警務處處長José Luis Galdón先生,、國民警衛隊負責人José Luis Cespo先生、教育局局長Elena Alamp、榮譽顧問Antonio Coruña、加納利華人華僑協會名譽會長張建華先生、第一常務副會長蔡進瑞先生、副會長李國泰先生、法律顧問蔡俊輝先生,拉斯帕爾瑪斯大學孔子學院院長任顯忠先生
  • 2018年,歐洲華僑華人這樣走過
    這一年,旅歐華僑華人收穫了紀念一戰百年、緬懷華工的感動,分享了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喜悅,見證了中歐高層熱絡互訪帶來經貿利好、文化交流,以及祖(籍)國惠僑政策實施帶來的諸多便利…… 旅歐華僑華人在這一年中,既得到過駐在國政界、商界、學界的高度肯定與榮譽,也受到過各種歧視與不公平對待,從參政議政成績斐然,到維權罷市、抗議歧視與暴力擲地有聲,可以說,旅歐華僑華人走過了不平凡的2018年。
  • 華僑華人暢談年度「關鍵詞」(僑界關注)
    中新社記者 侯 宇攝1月10日,「2017全球華僑華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活動現場,「2017全球華僑華人十大新聞」、「2017全球華僑華人新聞人物」、「『僑』這新時代」主題徵文獲獎名單揭曉。國務院僑辦主任裘援平表示,本次評選很有意義,這既是對過去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展望。
  • 暨南大學在孟舉辦華僑華人招生推介會
    新華網達卡12月6日電(記者劉春濤)暨南大學招生代表團4日在孟加拉國首都達卡舉辦招生推介會,宣講高校對華僑華人子女的招生政策並現場解答相關提問。活動在孟加拉國華僑華人聯合會協助下舉辦。  在活動上,暨南大學向孟華聯會授牌,授予華聯會暨南大學在孟招生報名點資質。
  • 「華僑華人研究」成為熱詞 研究成果日益豐碩
    相關機構紛紛成立 研究成果日益豐碩  「華僑華人研究」成為熱詞圖為暨南大學圖書館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海外文獻收集聯絡點」授牌現場。   圖片來源:南方網  中國僑聯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中國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海外文獻收集聯絡點……近年來,全國湧現出一批華僑華人研究領域的專業機構。這些專業機構結合自身的特點,就華僑華人研究領域的某一分支進行深耕,收穫了新的研究成果。
  • 華僑華人子女歸國發展熱度不減
    2020-09-21 05:07:5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楊寧 林嘉懿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迎來了新的經濟發展模式,華僑華人子女作為「國際化人才」備受關注。「現在有很多華僑華人子女希望回到中國就業。」加達資源有限公司總裁、中國歐美同學會加拿大分會閆長明副會長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
  • 華裔、華人、華僑用英語都怎麼說?
    有的小夥伴可能並不清楚華裔、華人、華僑的區別,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並介紹一下它們的英語表達。
  • 2019年挪威華人華僑春晚在奧斯陸舉行
    「親情中華·中挪情思」相約挪威——2019年挪威華人華僑春節聯歡晚會在這裡熱鬧上演,全場600多名觀眾共同觀看演出。中國駐挪威大使王民致辭說,今年將迎來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一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挪威華人華僑始終同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為傳播中華文化,加強中挪交流合作和人民間的友誼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