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聲老婆很容易 叫聲太太也不難 但是叫聲老太婆 卻是一生的承諾
當有人不再相信愛情時,當有人遇事就想別人幫忙時,當有人羨慕寶馬香車時……在江津區石門鎮永安村9組,一對不起眼的殘障夫妻,不經意間詮釋了人世間愛情、生活、家庭真正的模樣,返璞歸真。
昨日,重慶晚報頭版刊登通訊《背媳婦29年,從沒說過一個愛字》,記錄了這對一個沒有視力、一個不能直立行走的夫妻:妻子是丈夫的眼,丈夫是妻子的腳。通過文字和畫面,展示他們平凡的一天和樸實的瞬間,以及從不把「愛」字掛在嘴邊的浪漫。
這則通訊刊登後,立即被各大網站和新媒體熱推,網友們紛紛點讚。
重慶晚報首席記者 李琅 記者 吳娟 錢波 攝影報導
曹樹才夫婦出門要用到三根竹竿和一個大背簍。
「這就是嫁給愛情的樣子」
這篇通訊的主人公曹樹才和許厚碧的故事,昨日被國內各大主流媒體推到熱門文章、熱門頭條的位置,點擊率破萬,包括人民網、新華網、中國新聞網、搜狐、網易、新浪、鳳凰、澎湃等國內主流網媒在內。其中,新浪微博全國熱搜榜一度高居第13位,網易新聞更是在頭條主圖進行推送。包括成都商報、寧波晚報、大河報等各大地方媒體在內的平臺,紛紛通過新浪官微、官方APP、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推送這篇通訊。不僅如此,參與熱門推送的還有各種自媒體大咖,在新浪微博輸入「背媳婦」關鍵詞,便能發現一長串相關新聞。
無數網友被他們的故事感動了,留言跟帖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正能量」、「榜樣」、「相信愛情」等詞句。
網友@女神課堂說:這就是嫁給愛情的樣子。老來不相忘,唯不忘相思。
@小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一生只夠愛一人。
@斬月:原來,老曹才擁有真正的愛情,勝過太多鮮花與甜言蜜語。
………
截至今晨發稿時,網友的評論跟帖還在不斷遞增。重慶晚報記者沒想到,這對彼此依賴、簡簡單單的農村夫妻,竟能瞬間觸動成千上萬人的心。或許這種來自內心深處最柔軟處的觸動,我們可以用網友@攝影記錄生活8858的留言來概括:叫聲老婆很容易,叫聲太太也不難,但是叫聲老太婆,卻是一生的承諾。
老兩口獲得的「最美家庭」獎牌。
「這只是我們平淡的生活而已」
兩位老人可能並不知道,他們的愛情故事已經感動許多人。但是在永安村裡,在石門鎮上,在江津區裡,他們已經成了網紅。在江津城區工作的女兒曹英,昨日上班時頻頻有人給她說:「你爸媽上重慶晚報了,他們倆的故事好感人喲。」女兒代兩位老人向所有關心關注他們的人表達了感謝,並轉達兩位老人的話:「這只是我們平淡的生活而已。如果到了動不了的那一天,也許又會想出其他辦法繼續相互扶持,彼此陪伴在一起。」
石門鎮宣傳委員昨日告訴重慶晚報記者,由於兩位老人不識字,他們將帶著重慶晚報去把這篇通訊念給他們聽。此前,石門鎮已把他們納入低保,享受每月758元的低保補助,另有獨生子女獎扶每年每人1560元。每年春節、中秋等節假日還組織慰問。因為他們的住房比較破舊,政府已計劃納入D級危房進行改造。
由於曹樹才長期赤腳走路,腳上已經全是老繭。
七夕節上分享愛情故事
因為平凡而感人的愛情故事,曹樹才夫婦今年3月獲得石門鎮「最美家庭」稱號。今年8月27日,在江津區第十屆七夕東方愛情節上,兩位老人受邀參加活動,在愛情節上分享他們的故事。石門鎮計劃下一步以故事宣講的形式,把曹樹才夫婦的愛情故事廣為傳揚。
江津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明辦主任羅玉江告訴重慶晚報記者,江津區將繼續圍繞「好人在身邊」做好群眾化推選,著重推選踐行和弘揚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個人品德的先進典型,圍繞「好人有好報」做好人性化關懷,通過道德風尚基金等方式發動全社會為生活困難的典型人物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使更多的人發現榜樣、尊敬榜樣、學習榜樣、成為榜樣,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實落細。
記者手記
這個時代, 我們需要這種感動
網友對曹樹才夫婦的點讚。
拿到新聞線索的時候,我們最怕又是「苦大仇深」的劇情。直到那天午後,許厚碧從板凳上站起來,拄著竹竿,佝僂著腰,笑臉相迎時;直到光著腳的曹樹才看不見路,卻非要摸著牆壁給我們搬板凳時;直到許厚碧心疼地摸著曹樹才腳上的傷疤,溫柔地責怪他怎麼又刮傷了時,那一瞬間,我們原先顧慮的題材是否新穎、角度是否恰當、人物是否鮮活等問題,在他倆從頭到尾質樸無邪的笑容中,全部消失殆盡。
這,就是我們要的新聞。
採訪那一天,從午後到傍晚,我們不像記者,也不像旁觀者,更像他們的子女、朋友。
老曹看不見我們,臉上卻一直掛著笑,說話的聲音從哪裡傳來,他就會把頭轉向哪個方向。看著他沒有穿鞋的黢黑的腳,我們好奇地問他原因,他下意識地把兩隻腳相互搓了搓,利落地回答:「光腳能更好地感受道路的情況。」
許厚碧俯下身,心疼地摸了摸老曹腳上的傷疤,向我們展示:「你看,好多口子,他冬天也不穿鞋的。」老曹癟了下嘴:「但是我腳不長凍瘡。」
這是一個讓人看著心疼的細節,尤其是盯著老曹的腳就會讓人心生憐憫。但是,在他們輕鬆的話語裡,這些好像都不是事了。
整個採訪過程,在陪伴他們編背簍,陪老曹背媳婦,陪許厚碧種大白菜,陪這對夫婦回憶年輕往事中完成。我們甚至忘記了在雨中打傘,只管默默跟在他們身後感受著,聆聽著,甚至偷偷紅了眼圈。他們全然不知,有一種力量,在我們心裡埋下新的種子。
很多網友注意到的,是他們從不說愛的婚姻和浪漫;而我們所不能忘記的,是他們在逆境中愈挫愈勇的生活態度,夫妻間相互扶持陪伴左右的溫情,面對困難自力更生的堅毅……
報導這則新聞的初衷,不是為了炒紅這對農村夫妻。今日背簍夫妻的存在,是為浮躁、抱怨甚至絕望的人注入能量。
這個時代,我們需要這種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