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日報頭版為北海高質量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點讚!

2020-12-24 騰訊網

花園式的廣場,充滿著漁家風情;擺著漂亮盆景的村道,曲徑通幽;一棟棟擁有小花園、小院子的樓房,掩映在紅花綠樹中……

7月23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導團走進北海市銀海區平陽鎮石橋塘村,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映入眼帘。

近年來,北海市堅持海陸並進、統籌發展,高質量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各項工作。該市一縣三區財政收入均突破15億元,進入全區前列;僑港鎮、煙樓村上榜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鎮、示範村名單,興港、廉州、南康、山口、公館、福成6個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同時,還創建了140個以上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發展了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促進城鄉共同發展,使得農村更美、農民更富、生活更舒心。

《廣西日報》今日在頭版「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欄目對此進行了報導。

「我們鎮沒有貧困戶」

華燈初上,僑港風情街人聲鼎沸。「街道管理得很好,又是放心消費示範街區,我們的生意挺紅火,好多客人慕名而來。」在「24棟糖水店」,年輕的黃老闆正在忙著招呼客人,點單的人們排起了長隊。

經過多年發展,如今的僑港成了著名的「深夜食堂」。「僅僑南路就有60多家以越南特色、漁家特色為主的小吃店。」鎮長鄭道富介紹,僑港鎮轄區面積1.1平方公裡、陸地面積僅0.6平方公裡,人口達1.8萬人。

僑港小吃聞名四方。藍永前 攝

「我們一家老小25口,搖著兩艘小船漂過茫茫北部灣,回到祖國。」今年73歲的僑民周勝林對40多年前的經歷記憶深刻。從住大棚到公寓樓,再到4層樓房,周勝林的經歷在歸僑同胞中是一個普遍現象。

「我們鎮已經沒有貧困戶了。」鄭道富告訴記者,僑港鎮從建鎮初期僅有300多艘風帆小船,現在已成為擁有1300多艘大功率漁船的全國漁業重鎮,形成泛北部灣最大的海產品交易市場,佔廣西交易額的70%,年魚貨交易量50多萬噸、總產值達23億元,產品遠銷歐美、日韓及東協各國。2019年,僑港鎮農(漁)民人均純收入2萬多元。

僑港是泛北部灣地區停泊漁船最多的漁港,每年開海節,這裡都迎來千舟競發的大場面。

黃長凌 攝

2016年以來,北海謀篇布局「陸海」文章,發展產業扶貧項目1151個,惠及全市有扶貧任務的24個鄉鎮(街道)的334個行政村(社區),79個貧困村分別有縣「5+2」、村「3+1」特色產業;每個縣區都有2-5個縣級扶貧產業園;每個貧困村都有1-4個特色產業、1個有貧困戶參加的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以上的產業扶貧基地,符合扶持政策的貧困戶到戶產業覆蓋率達100%。

「對新建大棚連片2畝以上的農戶按每畝1萬元標準進行獎勵。」北海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馮群聲介紹,今年全市實施大棚果蔬產業獎勵政策,目前已申報5631.32畝。

市扶貧移民局局長羅鵬介紹,開展脫貧攻堅以來,全市累計減少貧困人口5.32萬人,實現73個貧困村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底的3.57%下降到2019年底的0.17%。

「我們鎮到處是民宿」

「這裡空氣好,公共設施也很棒。」在銀灘疍家小鎮廣場文化舞臺排練的寧阿姨,退休前在河北省當老師,已經連續3年來北海度長假。

疍家小鎮位於銀海區銀灘鎮,距離國家4A級的銀灘景區1.5公裡,前身為北海市最大的搬遷安置區。小鎮目前居住群眾1500戶,人口6000人,每年數萬過冬人群在此居住。

疍家小鎮充滿漁家風情。藍永前 攝

疍家小鎮採用塗鴉式後現代風格對主步行街進行了外立面改造,突出海洋文化,在商業上形成了以疍家海鮮美食、疍家風情住宿為主打的餐飲和住宿業態。疍家小鎮管委會還通過組建綜合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聯繫群眾、開展服務的優勢,黨員戶在門口懸掛「黨員志願服務牌子」,為遊客提供服務,深受「候鳥」們歡迎。

「我們這裡民宿林立,已經成為『候鳥』眷戀的第二故鄉。」疍家小鎮宣傳幹事小陳告訴記者,當地「候鳥經濟」風生水起,民宿多達200多家。

「您的房間已預訂好,到時憑身份證辦理入住即可。」黃思婷向顧客發出確認信息。跨省團隊遊開放後,她變得更加忙碌。

黃思婷是石橋塘村民。她說:「石橋塘民宿沒開發前,我一直在家照顧小孩,後來村裡產業轉型升級,引進公司合作開發民宿後,我就到公司上班,在家門口就業。」

石橋塘村如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藍永前 攝

石橋塘和疍家小鎮,相距約10公裡,在旅遊業的帶動下,都積極發展民宿經濟。「2019年,石橋塘世嘉宜居度假區獲評廣西四星級鄉村旅遊區,全村人均年純收入超2萬元。」平陽村黨總支部書記林貴說,石橋塘55戶村民,有49戶拿自家房參與民宿開發。

作為濱海旅遊勝地,近年來,北海把發展文旅產業作為創建國家全域旅遊城市、打造「向海經濟」的重大戰略選擇,努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項目優勢和產業優勢,通過推動「旅遊+」新模式、新業態,促進旅遊與文體、商貿、海洋等產業融合發展,帶動群眾發家致富。2019年,北海接待國內旅遊者超過5200萬人次,同比增長34%;旅遊總消費695億元;同比增長39%。

「我們的孩子就近上學」

「有了新學校,我們家受益非常大。」學生家長胡豔青說,原來海城區東南部的學校很少,導致周邊許多適齡兒童無法就近入學。海城區第二實驗小學去年秋季學期開始招收一年級8個班,「小孩就近上學,省了家長很多接送精力。」

「我們的孩子可以就近上學」這樣的聲音,是群眾對北海解決民生難題的肯定。為解決制約教育發展問題,從2019-2021年,北海實施「330工程」,計劃3年投入30億元建設30所高品質學校。其中,2019年投入9.5億元,新建擴建學校10所、新增學位2萬個。同時,該市實施「暖心工程」項目33個,為學校解決沒有熱水洗澡等問題,惠及16所中小學校和幼兒園。

在衛生健康事業方面,北海還通過實施「名醫工程」,去年柔性和全職引進國內外知名專家50多名,建立院士工作站1個、引進4名院士進站工作,成立名醫專家工作室7個。目前,已有75批次專家團隊到北海開展診療服務,診療患者1100多名、指導手術80多臺,有效帶動了當地醫療水平的提升,並在全國率先落實鄉村醫生「六險」保障制度,365個定點村衛生室實現醫保直接結算。

「我們財政支出的76.9%用於民生領域。」北海市財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持續投入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快補齊群眾最關切的小康短板。

在市政公共設施方面,今年北海還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在去年推進總投資達25.5億元的市政路網暢通工程基礎上,繼續加大投入,其中投資7億多元建設改造1887條背街小巷。

來源:北海藍

文字作者:《廣西日報》記者 藍永前 管林華

相關焦點

  •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的《建議》,實事求是地總結了「十三五」時期我區在攻堅克難中取得的重大成就,進一步堅定了全區上下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奮力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勝利的信心決心。「十三五」時期,是全區上下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託,舉全區之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五年。
  • 人民日報評論員:奮發有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 人民日報10月26日評論員文章:奮發有為推進高質量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十三五」答卷①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徐州在行動
    2020年,註定要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關鍵節點的重要意義。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衝鋒號角聲中,徐州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蹄疾步穩地踏響了彭城大地改革奮進的鏗鏘足音,書寫了一份可圈可點的全面小康幸福答卷。
  • 《新華日報》點讚鹽城公安!以高質量平安護航決勝全面小康!
    《新華日報》整版點讚鹽城公安以高質量平安護航決勝全面小康聚焦鹽城公安打造更高水平平安鹽城服務保障讓鹽城百姓以家鄉的平安為榮,以身邊的公平正義為幸。今年以來,鹽城警方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面展開「一體兩翼三大支撐四輪驅動」工作布局,在疫情防控、安保維穩、打防犯罪、基層基礎等戰線同步發力,守牢了一道又一道安全防線,打贏了一場又一場艱苦鏖戰,為決勝全面小康提供堅強的平安保證,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 小康催人舞 幸福入夢來——嶽陽經開區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紀實
    徐典波 攝徐典波 劉 路汽車城、飛機場、產業園、商貿區,經濟強、百姓富、環境好、城鄉美、社會文明程度高……如今在嶽陽經開區,幸福圖景隨處可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年夢想觸手可及;越是接近目標,越是奮力爭上遊。
  • 第十五屆中國全面小康論壇在廣東中山舉行 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本屆論壇以「高質量發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匯聚黨政界領導、專家學者、地方實踐者、企業家、戰略諮詢專家及取得決勝全面小康決定性成就的縣市代表,聚焦全面小康理論與實踐,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向論壇發來賀信,對論壇的隆重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對與會嘉賓致以誠摯問候和良好祝願。
  • 高質量小康的中山樣本獲多專家點讚
    高明光表示,中山市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位於全國前列,在建設全面小康徵程中目前處於較高水平、較高品質的小康社會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在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繼續帶好頭,爭取再創新輝煌,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山樣本。連啟華認為,中山市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中心,以富裕民眾為目標,建設高質量小康社會。他建議在當前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中,中山要抓住製造業優勢,以實體經濟為根本,生產出有競爭力的產品,推動中山變得更美好。
  • 探路小康——寫在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
    圖片來源:新華視點2020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誌發表重要文章指出:當前,我們既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跑好「最後一公裡」,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有機銜接。「民亦勞止,汔可小康。」「小康」,歸根結底,就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它寄託著千百年來中國人對幸福生活的憧憬與期盼,帶著熱騰騰的時代溫度,激蕩著每一顆中國心。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變局中開新局,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契機。從歷史、現實、未來的結合上,習近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有機地融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的歷史進程之中,深刻地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現階段戰略目標,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關鍵一步」【《習近平關於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19頁。】。
  • 原標題:雙牌縣黨務工作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工作會議
    會議現場紅網雙牌站4月2日訊(通訊員 唐娟)4月1日,雙牌縣黨務工作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工作會議在縣禮堂召開。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全省、全市組織部長、宣傳部長、統戰部長會議和作風建設會議精神,全面加強我縣黨務工作,安排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
  • 「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
    歡迎大家出席溫州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辦「小康中國•溫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甌海專場。甌海區是溫州市四大城區之一,作為浙江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溫州模式」的重要發祥地,甌海敢於創新、艱苦創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跨越,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城鄉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的甌海,是一座靚麗蝶變、活力四射的魅力新城。
  • 聚焦總目標 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會議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聚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緊扣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紮實做好各項工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 《光明日報》刊發評論員文章《把「全民健康」放進全面小康》點讚...
    9月1日,《光明日報》刊發把「全民健康」放進全面小康《濟南日報》理論評論部評論員惠銘生、肖明君文章《把「全民健康」放進全面小康》文章全文如下:國民健康,越來越被視為國家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一項基礎性指標。「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以來,健康也成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大「主題詞」。山東省從積極實施「我健康,我行動」的「健康山東」,到將「康養濟南」納入「五個濟南」一體構建,無不滲透著優化健康服務、發展健康產業的政策安排。
  • 陳理張賀福談《習近平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
    第一個方面,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係來看。我們知道,「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是緊密聯繫、相互交融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第一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這個目標的完成,實際上是為完成第二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奠定紮實、寶貴的基礎。也就是說,假如這個任務不能高質量如期完成,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基礎就不紮實,就難以實現。
  • 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路橋篇
    逐夢全面小康 點讚幸福台州——路橋篇 2020-12-21 1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華民族即將迎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榮光
    我們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總是根據人民意願和事業發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奮鬥目標,團結帶領人民為之奮鬥。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小康目標也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不斷提升小康社會發展水平和發展質量的戰略安排也越來越清晰。以黨的十六大為標誌,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階段。
  • 【「十四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哲學意義
    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憧憬的全面小康目標已經可以眺望到勝利航船的「桅杆尖頭」,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就此歷史性地得到終結,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徵程將掀開新的一頁。回顧小康社會建設的實踐歷程,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從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奮鬥目標不斷明晰,「小康社會」的具體內涵不斷豐富,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哲學意義。
  • 「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從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回望過去五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評價方法及指標體系
    為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順應各族人民想要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黨的十七大把握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和規律,提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四位一體」的總布局,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內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面發展。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思與行」理論研討會召開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12月18日,由青海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和省委黨校聯合舉辦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思與行」理論研討會召開。一百多位專家學者和年輕理論工作者齊聚一堂,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展理論研討、學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