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香如故(爸媽進化論主筆)
閨蜜前兩天發微信問我,哪種款式的行李箱容量大一些。
我問她是不是準備十一出遊,她說帶孩子去外地玩兩天,但是發覺除了衣服之外,孩子的作業也要帶一堆。
我問她為什麼不等著玩完再回來寫作業?她說哪有時間啊,這兩天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如果不帶作業,那麼回來就根本沒時間寫作業。
她對我說孩子的作業,除了學校老師要求的,其餘的都是她額外給孩子布置的。當時就建議她既然是出去玩,那就好好地玩,不要總想著學習的事。
可她卻說一天時間都不能耽誤,對此我不再多說,因為我知道我說了她也不會聽。
但是在我看來,這麼拼,不僅無法讓孩子玩好,更是學不好,最終真的是得不償失。
當今孩子課業負擔重,也是一種常態。許多孩子除了每天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還要完成培優班的作業。
這也就導致了孩子娛樂的時間明顯不足,基本上都是耗在了書本裡。於是有些家長既想讓孩子放鬆一下,又生怕耽誤了功課,以至於走到哪,便把作業帶到哪。
印象中侄女就是這個樣子,以往有時來我家作客的時候,大嫂總是會讓她把作業帶上。大人在一邊聊天時,侄女就在那寫作業。
然而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大人說的話給分散,有的時候你明明看她在那寫,實際上她根本沒寫多少。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聽大人在聊些什麼。
當然這也不能怪孩子,雖然她也不想這樣,但是這種大的環境無形中影響著她。以至於會在邊寫作業的時候,邊分散注意力做其它的事情。
所以說家長如果要利用長假帶孩子出去玩,你將作業帶著,不僅玩不好,也學不好。
孩子天性愛玩,當他面對外面的誘惑,當他看著別人都在玩的時候,你讓他去寫作業,孩子的內心勢必會非常的難受。
與其這樣,倒不如出去的時候,就好好玩,不要惦記作業的事情。
長假原本就是給孩子一個休息的時間,可是很多家長都會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補課。於是長假八天,恨不得有六天都要上培優班。
對此孩子也會非常的牴觸,一旦孩子產生了牴觸情緒,實際上是學不好的。哪怕是你逼著他去上培優班,他都會在課堂上走神。
前段日子女兒對我說:「媽媽,這個十一長假,你每天早上都不要叫我啊,讓我睡到自然醒。」
確實現在孩子真的是很辛苦,每天晚上寫作業基本上要到11點,早上7點不到就要起床。想睡覺,現在是每一個孩子最迫切的願望。
然而呢,有些家長卻並沒有意識到。女兒同學的媽媽,曾與我聊天的時候說,每到周末她也只允許孩子只比平時上學多睡一個小時。
當時我就覺得她對孩子太過嚴格了,平時睡不好,周末還只能多睡一個小時,孩子身體能受得了嗎?
當然她也和我說,知道身體受不了,但是如果一早上都睡過去了,哪有時間上培優班?哪有時間練琴?
初二的孩子原本課業就重,可還要每天都堅持練鋼琴,媽媽希望孩子什麼都好,偏偏忽視了孩子是否願意去做這些事情。
當然還有些家長,既心疼孩子,又想讓孩子什麼都不落下。就像我的這位閨蜜,這次將所有的作業都帶著。
她說玩也要玩,學也要學,我現在就準備兩頭都抓。我反問她,兩頭都想抓,兩頭都能抓得好嗎?
我這樣一問,她倒一時回答不上來。因為據我所知,去年的時候她也是這樣,結果孩子不僅沒能按時完成作業,相反還因在外奔波得太累了,大病了一場。
作為家長帶孩子出去玩的初心是好的,然而卻沒有想過,在外面玩原本就累,就會消耗體力。這個時候如若再去寫一堆作業,孩子身心勢必是會受不了。
與其這樣,倒不如只抓一頭。要不就出去玩,要不就在家安心寫作業。想兩頭都抓好,結果就是兩頭都落空。
這世上甘蔗沒有兩頭甜,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你又想孩子玩得好,又想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將學習的事情也解決了,這世上哪有這種兩全其美的事啊。
這個長假建議家長不要想著什麼都抓到手上,玩要玩,學要學。關鍵是要將時間安排好,不要玩也沒玩好,學也沒學好。
最終家長與孩子都陷入到抱怨和指責之中,原本是快樂祥和的節日,也因此而受到了影響。
這個世上,什麼樣的媽媽最多?
在此想要說的就是,因孩子而陷入到焦慮狀態中的媽媽最多。媽媽們希望孩子優秀,於是便一個勁地讓孩子拼命地學。
孩子在媽媽的重壓下,其實也是學得不情不願。
曾在公交車上見過一對母子在爭吵,孩子那天不想上培優班,可是媽媽非要把他送去。
結果孩子就頂撞媽媽說,學校的作業都沒寫完,現在又要去培優班,到時培優班老師又要留一堆作業,怎麼寫都寫不完。
媽媽當時也很生氣,指責他說如果成績好,就不會給他報這麼多的班。孩子聽後一氣之下,竟然在沒到站的情況下就下了車。
看到這一幕,不禁覺得這位媽媽完全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
她一味地給孩子報班,一味地要求孩子考高分,但是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當今多數的家長,都覺得孩子如果天份不高,那麼就一定要笨鳥先飛。於是便會給孩子大量報補習班,大量進行刷題。
這也就導致孩子的休息時間嚴重不足,其實這都陷入到了焦慮和誤區當中。
女兒班上曾有位媽媽,孩子發高燒了,還堅持讓孩子將當天的作業寫完。她說當日事,當日畢。可她卻沒想過,這樣的高強度帶給孩子的只能是身心上的傷害。
生活需要有張有弛,孩子的學習也是同樣如此。這就如同一張橡皮筋,如果你不停地拉,遲早有天會被拉斷。
人要善於有張有弛,不能老是很緊張。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偶爾看看天上雲捲雲舒,在緩慢的時光裡,做無為之事,也是一種幸福。
現在雖然做不到這一切,但是我們也可以做出適當的調整。特別是對於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地緊,偶爾的時候還是要松一松。
這個國慶長假,真心的希望媽媽們的行李箱不要裝孩子的作業。既然出去玩了,就讓孩子好好地放鬆,過一個快樂的假期!
作者簡介:香如故,投稿變現營學員,報紙雜誌寫手,一個讓文字帶有溫度的寫作者,著有圖書《自律的孩子更成功》,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