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院李廣乾:警惕區塊鏈「金融抑制」,實體產業與金融屬性應均衡...

2020-12-14 巴比特資訊

昨日(12月31日),由中國信息協會主辦的《圍繞一帶一路,服務海外華人》全球視野區塊鏈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廣乾以《中外區塊鏈產業發展的趨同趨勢》為題發表演講。內容分3個部分:一是區塊鏈的貨幣屬性;二是中國區塊鏈的金融抑制與實體賦能;三是國內外最新發展形勢及其趨同趨勢。

首先,李廣乾回顧了中國區塊鏈的監管政策。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將比特幣定性為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該通知是為了防範比特幣炒作,但並沒有禁止它作為商品進行買賣。而到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時,則明確禁止代幣發行融資等活動。

「區塊鏈在業界被分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3大類。對於公有鏈 ,Token是讓這個系統維持運行的動力源泉,而中國禁止了token,實際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公有鏈的發展,對區塊鏈的產業發展也有一定影響。」

他用「金融抑制」這個詞來表達了觀點。所謂金融抑制就是指政府通過對金融活動和金融體系的過多幹預抑制了金融體系的發展,而金融體系的發展滯後又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從而造成了金融抑制和經濟落後的惡性循環。這些手段包括政府所採取的使金融價格發生扭曲的利率、匯率等在內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儘管初衷是希望促進經濟的發展,但實際上卻可能阻礙經濟的發展。

而區塊鏈的金融抑制更加複雜微妙,禁止ICO等舉措防範了金融風險,但也讓公鏈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發展受到抑制。國內公鏈平臺為了規避金融屬性,出臺了諸多變通措施,一些措施在試圖對實體產業賦能的同時,也給整個產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李廣乾呼籲在進行區塊鏈監管的時候,一定要有「金融抑制」的概念,通過這個概念對區塊鏈行業加深理解,正確引導區塊鏈產業發展。

「公有鏈的技術架構最為複雜龐大,公有鏈的發展往往反映了一個地區區塊鏈技術的能力。如果我們在政策監管上抑制公有鏈的發展,實際上我們的區塊鏈產業發展也將是不完善的,難以實現區塊鏈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初衷和目標。」

其次,李廣乾展示了歐美國家的區塊鏈政策變化。過去幾年,美國主要圍繞數字貨幣這一金融領域發布政策。然而今年7月,美國國會批准了《區塊鏈促進法案》,專門成立了區塊鏈工作組,推動區塊鏈技術定義及標準的統一,探索區塊鏈在非金融領域更大範圍的應用,從而促進區塊鏈技術創新和保持美國高新技術在全球的領先地位。

「這個法案非常的重要,中國區塊鏈專利申請已經佔到全世界的82%,大家都往實體賦能的方向去探索。如今美國也看到了這個機會,要求往實體經濟的方向推廣區塊鏈的應用。」

還值得關注的是歐洲信息化總體戰略,他們主要從3個方面維護自身的「數字主權」,一是數字稅;二是正在籌建統一的雲計算中心,要求歐洲公民和企業相關的數據,只能存在歐盟統一建設的雲數據中心裡;三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在數字經濟發展中,佔據主動地位。

另外,德國經濟與能源部、財政部2019年9月18日也發布了「德國國家區塊鏈戰略」,核心思想在兩個方面,一是圍繞數字貨幣的應用方面;二是在電子政務、公共服務及其他信息化方面的應用。這表明德國對於區塊鏈技術也有一種緊迫感,希望通過大力發展區塊鏈的技術,維持工業或科技方面的優勢地位。

而就中國來看,在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後,大家也都非常明白,也感到非常振奮,這表明我們國家已經將其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了。過去社會上對於區塊鏈的非議和漫不經心,一掃而空。發改委修訂發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將「國家允許範圍內的區塊鏈信息服務」列入鼓勵類的產業發展條目當中,這對區塊鏈產業發展是一個非常的利好。

最後,李廣乾對區塊鏈在全球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研判和建議:

1.國外(美國、德國等)已經看到了區塊鏈在數字貨幣發展的局限性,開始進行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模式的轉型,往非數字貨幣領域(實體經濟)賦能方向發展;2.既然中央已經將區塊鏈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方向,毫無疑問應該全面系統地發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不能像瘸子那樣走路,而應該實現均衡發展,在大力發展實體經濟賦能的同時,也應該補齊區塊鏈的金融屬性:一是DC/EP,二是發展、規制通證經濟,同時避免重蹈P2P覆轍;3.未來,中國和其他國家將在區塊鏈金融領域和實體經濟賦能領域的雙賽道上展開技術和產業的競爭。這種競爭將更加激烈,影響也將更加深遠。這就要求我們從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角度,全面地構建促進區塊鏈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相關焦點

  • 火盆全球購:區塊鏈商城+金融+實體的先行者
    火盆全球購區塊鏈商城基於區塊鏈技術,開創了區塊鏈技術+金融+實體的模式先河,打造全球區塊鏈電商產業生態,做真正意義上的區塊鏈購物商城,是通證賦能於實體的行業典範,標誌著區塊鏈電商產業的革命已經打響,全球電商產業將邁向一個更高的臺階,火盆全球購區塊鏈商城帶著使命而來,不但要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同時還為所有商家提供精準營銷
  • 破題十四五數位化創新金融模式火鏈科技深耕區塊鏈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數位化創新金融模式的同時,增加了金融監管難度,堅持金融創新應與加強監管並重,堅持守牢底線,維護金融穩定。在疫情中遭受重創的武漢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武漢市市長周先旺在致辭中表示,要在危中育機,武漢正成為疫後重振的「風向標」。金融數位化轉型如快車道,勢必更大力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驅動更高水平跨市場跨行業跨領域的開放合作。
  • 廣東金融高新區舉辦第八屆「燈湖論劍」決賽 、2020產業區塊鏈發展...
    活動聚焦產業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吸引了中山大學、IBM、微眾銀行等企業機構的金融科技及產業專家超 300 人共聚一堂,通過集結多方智慧,深挖區塊鏈技術的巨大潛力,助力產業方突破發展瓶頸,為產業再次騰飛注入新動能。
  • APE:以STO通證連結區塊鏈產業首個主流金融市場
    STO既被SEC納入監管,又有真實資產支撐,能夠有效推動數字貨幣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APE為了使得項目投資更加合法和規範,完全採用了STO通證經濟模式,來連結區塊鏈產業的金融市場。APE全稱為Alfa Private Equity ,它是由APE基金髮行,並聯合業界知名的投行newhouse,為區塊鏈產業打造首個連結主流金融市場的STO通證,應用於主流金融市場的pe退出,轉讓交易,大宗委託退出、對衝投資及量化交易等等環節。
  • 從上網到上鏈、從股改到鏈改 且看區塊鏈如何重構實體產業
    來源:《財經》雜誌原標題:區塊鏈如何重構實體產業9月11日,在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產業區塊鏈專場上,深圳市龍華區政府聯合騰訊雲發布「產業區塊鏈應用示範清單」,涵蓋城市建設、社會治理、產業發展等方面的12個落地場景。這是區塊鏈賦能實體產業的最新案例。
  • 區塊鏈都不知道,還好意思刷朋友圈?看完這篇終於有底氣了
    「說到底,區塊鏈就是一種無需信任積累的信用建立範式,任何互不了解的個體通過一定的合約機制,不再需要一個中間方,就可以達成信用共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廣乾接受經濟日報獨家採訪時表示。1、目前,區塊鏈發展到了啥階段?全球資本市場上,目前95%以上區塊鏈融資事件處於種子輪、天使輪及A輪階段,B輪及以後只佔3%,說明產業依舊處於早期階段。
  • 區塊鏈加速賦能實體經濟 AFF科技多元金融集團攜手Melabis共同發展...
    AFF科技多元金融集團——區塊鏈+工業大麻實體經濟落地AFF Multi Finance Group(AFF科技多元金融集團)是一家跨行業、現代化、多元化的科技金融集團,擁有來自法律、會計、數字銀行、電訊、區塊鏈等領域的國際頂尖管理專家與技術團隊,其產業經營涉足眾多領域,成為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企業之一
  • 2019長三角科技金融峰會召開 鏈塔CEO張翔分享區塊鏈應用前景
    類比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可能現在屬於區塊鏈的「Windows1.0」和「Android1.0」還沒出現。區塊鏈要真正大發展,必須基礎設施完備,在政府部門的引導和幫助下,真正賦能實體產業,合規合法,造福於民。
  • 最強「區塊鏈與金融科技」颶風——STD即將登陸
    如其以大量冗餘數據的同步存儲和共同計算為代價,犧牲了系統處理效能和客戶的部分隱私,目前的這一特質就決定了區塊鏈暫時不適用於傳統零售等領域,但是對某些行業卻有顛覆性的提升,這些行業對信息共享要求較高,並發量要求較低(數字交易,金融貿易,資產產權轉讓等)。可以說,區塊鏈與其有著天然契合。
  • 北京交通大學金融信息安全研究所張大偉:金融區塊鏈安全技術標準化...
    4月24日,由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行動支付網聯合主辦的2018第二屆中國移動金融發展大會在北京召開。北京交通大學金融信息安全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張大偉,帶來了《金融區塊鏈安全技術標準化的思考》的主題演講,他認為金融區塊鏈安全要基於聯盟鏈的技術路線。區塊鏈系統根據應用場景和設計體系的不同,一般分為公有鏈、聯盟鏈和私有鏈。
  • 全球各大銀行加速布局區塊鏈:看區塊鏈如何帶動金融脫虛向實
    中行首次使用區塊鏈債券發行系統12月3日,中國銀行在境內完成2019年第一期200億元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發行定價,募集資金專項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根據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銀行邁入金融科技新時代的能動性。報告認為,展望未來,區塊鏈技術為金融行業構築全新的信用機制帶來了可能,銀行應採取相應發展策略,拓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
  • KuGroup聯合創始人Johnny:鏈上金融為實體經濟帶來的全新機遇
    2020年9月5日,2020 CHAINSIGHTS全球區塊鏈與數字金融峰會在中國·三亞正式召開。會上,KuGroup聯合創始人 Johnny Lyu進行了主題為《「產融」下一個十年,「產業網際網路自金融」時代來臨》的演講。他在演講中表示,從創業投融資這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目前離真正的「產業網際網路金融繁榮」、「真正的普惠金融」,還有相當長的距離。
  • 金融科技ABCD: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
    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任工程師、金融科技負責人韓涵在「2018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峰會」上正式發布了《中國金融科技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及應用場景研究報告》,詳細講解了A(人工智慧)B(區塊鏈)C(雲計算)D(大數據)四大技術發展趨勢及在金融行業的落地應用方案,預測了金融科技七大未來發展趨勢。
  • 區塊鏈金融交易刑事犯罪分析
    為此,本文首先從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應用入手,客觀闡述數字區塊鏈金融交易的現狀,進一步重點剖析區塊鏈金融交易所涉嫌的刑事罪名,最後提出我國有關機關對區塊鏈金融交易領域的偵防啟示及監管建議。關鍵詞:區塊鏈;金融交易;刑事犯罪;偵防啟示;監管建議隨著區塊鏈逐漸深入我國社會、經濟市場,比特幣、USDT、以太坊等區塊鏈數字貨幣逐漸被人們所知悉。
  • 全球各大銀行加速布局區塊鏈:看區塊鏈如何帶動金融脫虛向實|金色...
    中行首次使用區塊鏈債券發行系統12月3日,中國銀行在境內完成2019年第一期200億元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發行定價,募集資金專項用於發放小微企業貸款,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根據中國銀行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我們可以看出中國銀行邁入金融科技新時代的能動性。報告認為,展望未來,區塊鏈技術為金融行業構築全新的信用機制帶來了可能,銀行應採取相應發展策略,拓展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
  • Conflux聯合創始人張元傑:區塊鏈的金融創新與金融安全丨世界區塊...
    2020年12月6日上午,在「2020世界區塊鏈大會·武漢」平行論壇「數字經濟與開放金融」上,Conflux聯合創始人張元傑在主題演講《區塊鏈的金融創新與金融安全》中指出,今年整個以太坊的金融市場,得到了非常快速的發展。但金融創新往往伴隨著風險,特別是在開放式金融領域,今年發生了很多因為合約代碼漏洞導致的安全事件。
  • 通過《金融分布式帳本技術安全規範》看區塊鏈技術行業應用發展趨勢
    身份管理由於金融業務的特殊性和對於KYC的重視,《規範》對身份、帳戶、身份憑證做了大篇幅的詳細定義:身份:是指涉及自然人及法人等實體的屬性的集合。在金融分布式帳本系統中,身份可以進行數位化標識(簡稱數字標識)。
  • 杜俊鋒:區塊鏈的發展有它的天然屬性 慢不了
    你會發現真正制約區塊鏈技術創新落地的並不一定是技術本身,而是全民認知、跨界融合、應用實景和政策規則的逐步完善,更重要的在於區塊鏈與實體產業結合的真實應用場景的創新和展現,這一點需要「銜接人」對傳統行業痛點、難點、突破點有較為深刻的認知,並能將區塊鏈的抽象技術賦予直觀的應用感知,要具備相對「完美縫合」的水平。一項新興技術的普及真正在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轉化上,在價值創造上。
  • 中高會朱濤:讓科技成果服務實體經濟是中高會區塊鏈產業聯盟的使命
    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區塊鏈產業聯盟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高科技產業化高峰會議區塊鏈+追溯與品牌應用論壇暨質庫追溯與品牌數據存證中心成立儀式於11月26日在廣州黃埔舉行,中高會區塊鏈產業聯盟理事長朱濤發表致辭,他從不忘初心,發展高科技;牢記使命,實現產業化;合力攻堅,科學謀發展三方面總結了當下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現狀
  • 金色實力派|對話眾安科技 探討「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
    當下區塊鏈與實體經濟相結合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大潮,金色財經推出「區塊鏈+產業新模式」系列訪談【實力派】,對話走在區塊鏈+最前端的明星企業和集團。本期對話眾安科技,一起聊聊「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行業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