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平潭「八大工程」強勢開局!
平潭《特色鮮明濱海旅遊工程實施方案》出爐!
平潭北部灣生態廊道設計方案完成!
流水鎮引進「大埕海中天休閒度假村」項目
1
流水「大埕海中天休閒度假村」項目
▲視頻:流水鎮引進休閒度假村項目
2月21日,流水鎮大埕海中天項目意向籤約儀式在流水片區項目指揮中心舉行。
籤約儀式上,流水鎮大埕村民委員會與臺灣花蓮縣兩岸旅遊經濟發展協會籤訂了合作意向協議。
「大埕海中天休閒度假村」位於流水鎮大埕村,項目開發內容包括酒店民宿、農業有機觀光農場、大埕村故事館等。意向籤約儀式後,項目將正式立項,進入前期準備工作。
2
平潭北部灣生態廊道設計方案完成!
19日,記者從實驗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作為「特色鮮明濱海旅遊工程」的一項內容,北部灣生態廊道項目已經完成了設計方案,該項目串聯了平潭北部地區的旅遊景點和特色村落,打造以「濱海運動」為主題旅遊產品。
秉持「原生態+現代化」理念
打造城市靚麗新名片
北部灣生態廊道項目秉持「原生態+現代化」的理念,充分利用道路,減少對周邊生態的破壞,用觀光道將北部沿線的旅遊文化資源串聯起來。項目的總體目標是營造城市與生態環境的共同繁榮生長,打造集休閒與健身、旅遊與觀光於一體的,具有識別性的城市名片,成為人文歷史與藝術展示的窗口。
▲資料圖:貓頭墘
項目起於白青鄉青峰村,經平原、蘇澳等北部地區,直至石牌洋景區。
全線包含旅遊觀光道主線1條,總長約22公裡,寬6.5米;
觀光道聯絡線8條,總長約12公裡,寬3.5至6.5米;
人行觀光步道3條,分別為南盤村步道、貓頭墘步道、羅澳步道,其中,南盤村步道長2154米,貓頭墘步道長850米,羅澳步道長3235米。
沿線還將設有休息區9處及觀景平臺10處。
項目總投資
該項目總投資估算為39206萬元(含徵地拆遷補償費11555萬元),其中建安工程費用為23382萬元。資金來源:財政負擔。
綠化設計&驛站設計
▲資料圖:白青航拍
作為一條生態旅遊觀光道,綠化設計和驛站設計也是項目的兩個重點內容。在綠化設計上,分為古韻海絲段(南海村-蘇澳村)、生態漫步段(蘇澳村-南盤村)、漁港風情段(南盤村-青峰村)。
其中,古韻海絲段的植物採用大面積成片的種植手法,將種類繁多、色彩多樣的灌木與地被進行藝術性搭配,以繽紛的色塊喚起人們關於海絲之路熱鬧繁盛景象的記憶。
▲資料圖:平潭綠化
生態漫步段力求觀賞功能,植物種植以綠為基調,以彩為特色,以具有特色的喬灌地被進行搭配,打造綠化層次豐富、高低錯落的綠色生態景觀。
漁港風情段的植物設計旨在還原漁耕生活的場景,主選植物為當地原生植物,採用自然式的種植手法,突出植物的原生狀態,營造蓬勃自由的景觀體驗。
▲資料圖:平潭景點廊道
在驛站設計上,共規劃一級驛站4處,二級驛站5處,其中一級驛站建築面積約300平方米,二級驛站建築面積約150平方米。
4處一級驛站分別為南海村驛站、蘇澳村驛站、貓頭墘驛站、青峰村驛站。
5處二級驛站分別為南金岐驛站、後壟驛站、當元驛站、先埕驛站、玉堂村驛站。
▲資料圖:平潭長江澳
長江澳沙灘、古厝漁港、石牌洋景區……隨著北部灣生態廊道的打造,將串聯起平潭北部多個景點和村落,提升景區和周邊村落的通達。
「北部灣生態廊道最大程度保護了海島的自然景色風光,依託歷史文化村落、濱海資源條件,打造原生態、當地民俗特色慢行系統,為旅行者提供一條遊覽、探險、極具當地特色的新路。」實驗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產業處處長吳運平說。
3
平潭《特色鮮明濱海旅遊工程實施方案》出爐!
近日,記者從實驗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特色鮮明濱海旅遊工程實施方案》(下文簡稱為《實施方案》)已經出爐,並且各個項目工程也在春節假期結束後火熱開工。
「今年是考驗平潭能否實現國際旅遊島建設第一階段目標的關鍵一年,這次提出的『八大工程』就是在『七大攻堅戰』的基礎上進行深化,為平潭國際旅遊島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和引爆點。」實驗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產業處處長吳運平說。
立足特色資源 做足海洋文章
▲資料圖:平潭「海洋騎士」
繼「七大攻堅戰」完美收官後,實驗區再次吹響實施「八大工程」的發展號角。在「八大工程」中,特色鮮明濱海旅遊工程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成為2019年實驗區發展建設的重頭戲。
《實施方案》指出,發展特色鮮明濱海旅遊工程要按照高質量的要求,以「原生態+現代化」的理念為引領,結合平潭優質海洋、石頭厝等特色資源,做足海洋文章,深耕海島風情。在全力拓展濱海觀光、度假、體驗、運動 、康養等旅遊融合業態的同時,力爭建成 一 批生態環境優美、文化特色鮮明、綜合效益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濱海系列旅遊「拳頭」產品,豐富「平潭藍」旅遊品牌內涵。
新起點,新徵程,新發展。立足於平潭旅遊當下的發展格局,《實施方案》提出2019 年平潭將實施濱海旅遊項目32 個,完成投資額12億元,舉辦濱海旅遊活動10個。通過特色鮮明濱海旅遊工程的推進,力爭全年接待遊客量達580 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超過60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23%、20%以上。
「方案分為三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是1至4月,預計實施方案26個,完成投資額 1.82億元,含新開工項目2個,開業運營項目1個,舉辦濱海旅遊活動2個。」吳運平介紹說。
提升「濱海風光」系列產品
▲資料圖:平潭石牌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為濱海特色突出的海島城市,平潭擁有著無限風光,讓無數遊客魂牽夢繞,這些濱海風光正是平潭旅遊發展的再生力。《實施方案》指出,在推進特色鮮明的濱海旅遊工程時,第一重點任務是利用好平潭的濱海風光這一「真寶貝」,提升特色的旅遊產品。
據了解,在提升「濱海風光」系列產品方面,要實施仙人井、石牌洋、將軍山等景區改造提升工程一期,完成景區策劃、細化策劃方案內容,提出一批可行性的實施項目,並開展項目前期工作。
在啟動陸上和海上環島項目上,進一步提升完善陸上環島遊的線路及運營;啟動海上環島遊招商,確定經營主體,並採購遊船;啟動碼頭新建或改造提升等多方面的工作,讓海上環島遊項目一期能率先實現運營。在提升旅遊驛站「四合一」設施上,要以城市主幹道和環島路為依託,按需在鄉村和主要幹道建設,集驛站、觀景臺、形象宣傳為一體,每座驛站凸顯平潭石厝特色及附近景區和所在地的特色風光,打造特色旅遊風景。
此外,還要對北港文創村、磹水風韻古村、南島語族文化村、東美古村等特色村落進行提升,形成具有濱海風光特色旅遊業態,打造體驗式旅遊產品。
培育「濱海度假」系列產品
▲資料圖:平潭海上運動
平潭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碧海藍天、海岸沙灘、淳樸民風等眾多旅遊資源讓這塊土地成了一個心靈度假島。
對此,吳運平認為,平潭發展濱海旅遊大有可為。
《實施方案》中提出在培育「濱海度假」系列產品方面,要推進自駕房車營地、澳前漁港小鎮、龍棲小鎮、國際大馬戲團、歡海水世界、臺灣眷村等特色項目,豐富遊客的度假選擇。
《實施方案》還指出要動工建設平潭國際演藝中心和24h咖啡廳項目,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演藝中心樁基及地下室部分以及咖啡廳主體工程建設。
另外,《實施方案》指出,要爭取離島免稅政策,打造國際購物免稅島。加強與省級和國家相關部委的溝通對接,完善向上爭取政策的申請報告,取得相關部委的支持,跟進啟動申請免稅商店特許經營牌照工作。
開發「濱海康養」系列產品
▲資料圖:平潭康養機構
2016年12月,《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落實平潭國際旅遊島建設方案的實施意見》出臺,就明確指出,支持平潭開發福建國藥港、國際智能化穿戴設備展銷港等健康旅遊特色功能平臺。2017年,平潭又入選為全國首批健康旅遊示範基地。一系列利好政策的落地,為平潭國際旅遊島發展康養旅遊增強了後勁。
吳運平表示,今年平潭將加大康養旅遊配套的建設,突出「旅遊+康養」的融合。在創建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上,完成健康旅遊示範基地的方案編制,完成平潭協和醫院大型醫療設備安裝,推進「聽覺健康產業港」項目;建設臺灣專科醫院園區;推進旅遊康養配套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潭城、金井灣、壇南灣、動車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構建遊客配套康養服務系統;推進「旅遊+康養」智慧信息平臺建設,打造一站式康養智慧信息服務平臺。
做大「濱海運動」系列產品
▲資料圖:平潭沙灘排球
近年來,平潭利用地域優勢,引進了許多海島特色的運動產品,為平潭國際旅遊島炒熱了名氣、賺足了眼球。
「為了進一步打響『平潭藍』的旅遊品牌,今年將繼續推進精品賽事的開展,起到宣傳平潭的效應。」吳運平說,還要衍生打造體育賽事產業鏈,打造風箏衝浪訓練基地。
此外,《實施方案》指出,要建設環壇南灣沿線遊步道和北部灣生態廊道,新建環北部灣觀光旅遊道,串聯長江澳、石牌洋等沿線景點及周邊村落,並設計體育旅遊精品路線,策劃、設計徒步、騎行、自駕等多花樣的體育旅遊精品路線。
打造「濱海文化」系列產品
▲資料圖:平潭閩劇文化
水下遺址、歷史街區、非遺項目……平潭這座曾經偏安一隅的海島,在一代代歷史更迭中沉澱出了自身的文化內涵。
《實施方案》明確,2019年平潭旅遊除了在風光、度假、康養等方面下工夫外,還要打造特色的濱海文化產品。加快推進海壇海峽水下遺址公園項目,爭取獲得福建第一批水下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完成公園規劃編制和水下博物館等設計方案。
此外,啟動入選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的平潭南北街的改造提升,保護、傳承藤牌操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詞明戲、閩劇等地方戲劇,推動「旅遊+文化」的融合。
來源:平潭時報(文字:融媒體記者 陳小歡)、影像平潭(圖片:LEO)、平潭廣播電視臺(文字:融媒體記者 翁娟 視頻:融媒體記者 魏雄)
福州城事播報(fzcs66)出品,轉載須註明出處!
平潭風景分布圖以外的還有未開發景區、環島海景、特色名宿、石頭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