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橘媽
朋友家女兒今年3歲,9月份的時候送去了幼兒園,她正式開始了找工作的旅程。
一開始她在朋友圈發,求幫忙介紹一些能有條件接送孩子的工作,我盤點了下身邊的工作機會,都不太合適,也不免在心裡嘀咕,幼兒園4點就放學,正常的全職工作應該都不太合適吧,只能找兼職了。
朋友也試了一下做微商,但沒有掙到什麼錢,也就沒消息了。
今天和她聊天,才知道這段時間她已經被逼到經常哭的地步了。
因為今年疫情的願意,她老公沒怎麼上班,也就沒有什麼工資,孩子上幼兒園的學費都快交不起了。老公讓她找婆婆借錢,她原本不想開口,實在沒轍去了,結果婆婆不借,還說了她一頓,她心裡委屈的不行。
而且婆婆說:「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了,你還年輕,你去上個班,我幫你接孩子。」
不明白她家情況的人,肯定會覺得這婆婆不還挺好的嗎,這樣就可以沒有負擔的去工作了。
可是,讓朋友感到憋屈的,是婆婆心裡打的主意。
她和老公,是和婆婆住在一起的,自從懷孕後,婆婆從來沒有照顧過她,月子裡也從來沒有管過她的吃飯問題,氣的她買了一套簡易廚具,在樓上給自己做。
更讓她不舒服的是,婆婆從來沒有幫她搭把手帶孩子,每次出去有什麼事兒,她都要把孩子送到姥姥那裡,儘管婆婆就在房間躺著。
孩子剛2個月,從來沒有工作過的婆婆,突然要出去工作,朋友本想讓婆婆幫忙帶娃,自己出去工作,怎麼也比婆婆掙得多,但是婆婆不願意,而且朋友對婆婆帶娃也實在不放心。
就這樣,她一個人帶娃堅持了3年,孩子終於長大了,她也熬出頭了,這時候婆婆跑過來說幫忙接送孩子,朋友鑽了牛角尖,「我就算累死,也不要用你」。
所以每次婆婆說到幫她接孩子,她都一句話不說,「不是我不說,是她假裝不懂。」
朋友是個倔脾氣,誰都勸不了,我們只好再繼續幫她找可以兼職的工作。
但是吧,一邊帶娃一邊工作,真的不是一件容易事兒。
很多媽媽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後都沒有再進入工作崗位,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很多難以解決的現實原因。
你以為孩子上了學事情就不多了嗎?
首先是每天接孩子放學,哪個公司能同意,每天請假1個多小時去接孩子?而且一旦遇到孩子生病,媽媽也要請假照顧孩子,孩子學校裡有事兒,比如運動會、試聽班什麼的,都需要家長參與,次次都請假,對公司和工作都不夠負責任。
有個網友就說,「我女兒上幼兒園後我幹回老本行,做財務,上了20天班老闆給我開了一個月工資讓我回家了,這一個月我遲到2天,早退16天,請假4天,沒辦法。」
而且沒有人幫忙分擔孩子這邊的壓力,工作起來很難全身心投入,這種兩頭顧不上的感覺很難受。
不是所有媽媽都很請打,都是在職場上都是不可替代的。
我這位朋友以前做的是銷售,沒有特殊的技能,缺少競爭力,也有些跟不上社會的節奏,找工作有難度。
即使上了班,面對年輕的充滿幹勁的年輕後輩,以及和自己同齡但是已經晉升的同輩,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形勢和工作方式,寶媽們都很難適應。
很多時候,職場媽媽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家裡比上班的地方還讓人感到勞累。
工作一天回到家,都想癱在沙發上不懂,寶媽卻還要起來給孩子做飯,要陪孩子讀書寫作業,幫孩子洗漱,陪孩子睡覺。
好不容易孩子睡了,還要收拾房間,準備明天的早飯,自己洗漱,等躺到床上玩兒會兒手機,想到明天還要早起,就得趕緊睡覺。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個人帶娃又工作,真的很累。
當然,以上是基於家裡沒有別人,只有媽媽自己一個人帶娃遇到的困境。
正常情況下,爸爸也應該承擔帶娃的責任,而不是讓媽媽一個人勞累。
很多寶爸下班回到家,就是在一邊玩兒手機,從不主動參與帶娃,寶媽讓他幫忙做點什麼,三聲五聲沒人答應,答應了也拖拖拉拉,做了也馬馬虎虎,很多時候讓他們幫忙還不如寶媽自己來,所以實際上也是媽媽一個人在帶娃。
雖然喪偶式育兒這個話題已經說的太多了,但最好還是要說,爸爸的缺位,才是媽媽逐漸崩潰瘋狂的原因。
《三十而已》的顧佳,兼顧家庭和事業的水平可以說是很高了,需要極大的情商和智商,最後依然沒有經營好自己的家庭。更不用說,顧佳在事業上的價值和野心,從來都沒有被丈夫認可。
現在這個階段,不同人對女性的要求是割裂的,家人希望女性既顧家又會賺錢,女性也希望自己既有家庭也有事業,但是卻沒有人為這群打兩份工的人,設置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