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漸進尾聲,武漢不少中小學生從境外遊學歸來。近日,長江日報記者探訪武漢多家遊學機構和近20名遊學歸來的中小學生發現,日益火爆的遊學,有些只是在名校門口拍了合影照,有些甚至就是一個孩子旅遊團。
孩子遊學香港只記得景點
上周日,10歲小學生許璐(化名)從香港遊學一周回漢。孩子倒是開心不已,但問及遊學的收穫,父母卻有點高興不起來。
孩子的父親許先生介紹,他在一家夏令營機構給孩子報名遊學,項目裡有遊覽香港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等著名景點,還有參觀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並在校園裡做一個名為「領袖能力訓練」的項目。許先生為這個為期7天的香港遊學支付了8800元。
許先生說:「孩子回來跟我們講的全是在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維多利亞港等景點的經歷。關於領袖能力的活動,她也說不清楚,好像就是有一天去了香港大學參觀,順便搞了一場圓桌討論。參加的人大部分是這次遊學的小團員,聽說有香港大學的老師和學生,但我們也無從考證。這個遊學就是旅遊嘛,孩子也沒學到什麼。」
記者採訪了17名有遊學經歷的中小學生,其中5人的遊學與旅遊差別不大,他們在香港、新加坡或者美國的著名景點時間佔了遊學日程的八成以上。
花4萬元逛了美國10所大學
「我去了10所名牌大學!」這幾天,華中科技大學附小五年級的董蔚然(化名)遇到相熟的小夥伴和親友,總是強調這句話。
「兒子班上不少同學都有出國遊學的經歷。他今年暑假跟我們提出了請求,我們想了一下,孩子大了也可以出門玩了」。董蔚然的父母特意選擇了國內一家知名培訓機構的美國「十大名校深度探訪」遊學項目,還包括去華爾街、東海岸、西海岸等旅遊,來回14天,花費約4萬元。
兒子回來後,向父母展示了一張張在名牌大學門口的合影照,但對學校的歷史和特色卻語焉不詳。「遊學的日程安排還是很緊湊的,但都是走馬觀花,屬於典型的旅遊,門口合個影證明到此一遊。」董先生說,「唯一欣慰的是,孩子對名校有了親近感,還表示要報考麻省理工學院。」
「中國的遊學團隊大多是在校園裡轉一轉,帶團員們到食堂裡吃一頓飯」。武漢姑娘何苗苗在英國布萊頓攻讀碩士學位。她說,這幾年,在英國,中國孩子的身影越來越多,但與歐美國家青少年相比,中國孩子更喜歡參觀式遊學。
旅遊線路+逛大學校園=遊學項目
記者走訪了武漢多家有遊學項目的機構發現,這些機構的主業多為旅遊和英語培訓。一家有遊學項目的機構負責人介紹,近幾年,遊學市場越來越熱,不少旅遊機構把手裡的旅遊線路加點名牌大學的內容,再與當地學校或者學習機構合作,找一些教室、教師、學生資源,就掛上了「遊學」的牌子。「這種操作,隨意一家小公司都可以辦到」。
在各大旅遊社及網站的遊學產品中,出境遊學產品人均價格在1.5萬元至4萬元之間,遊學天數為7天至28天不等。也有價高者,28天海外遊學價格達到8萬元。
遊而不學的「遊學」為何還那麼火爆?一高校旅行社相關負責人介紹,遊學正逐漸成為經濟條件較好家庭的暑假「標配」。武珞路中學初一學生家長呂女士說:「孩子想出門看世界,報個遊學的團總比普通旅遊團靠譜,起碼有專門人員看護陪伴。遊學其實是暑假『遛娃』的新方式。」
「我們還是希望能有名副其實的遊學項目,既能讓孩子玩,又能讓孩子有一種良好的學習體驗。」一小學校長說,「『研學旅行』將納入武漢中小學教育教學計劃,但社會上仍缺乏規範專業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