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們經常會在影視劇中聽說到這樣的一句話,」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按理說初一是農曆每個月的第一天,為何不說躲過初一,躲不過三十呢?其中的奧秘就在於初一和十五的這兩天有玄機,本文要說的就是:"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雖然是俗話,但初一和十五這兩天暗藏兇險。
先來說說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的出處,在馬烽《呂梁英雄傳》的第51回有寫道:「以後找機會再抓吧!躲過初一,也躲不過十五,將來總有抓住他的機會哩!」不過,這並沒有什麼玄機可言,筆者要說的是下面這些,《黃帝內經》有這樣記載:「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古人們經過數千年的生活摸索,得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他們認為,人體就像一個宇宙,生老病死和世間萬物的活動規律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天地吸食日月精華和人類吃東西的過程相類似。
在農曆初一、十五的這兩天,月亮的盈虧有著很大的變化,大家都知道十五的月亮圓,另一方面, 潮汐的變化又和月亮有關。所以,潮汐的變化也在初一和十五有著很不一樣的表現,潮汐的過程,實際上每天都不同,這是因為月球、太陽和地球三者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的緣故。不僅它們的距離有變化,而且三者還不在同一個平面上,所以月球和太陽對地球的引潮力,有時互相增強,有時互相削弱,致使潮高和潮時都隨著發生變化。每當朔望日(即農曆初一、十五日),而海洋潮汐的變化是因為月亮的盈虧影響,這個時候,十五的漲潮最大(錢塘江漲潮八月十五達到極值),我們人體內部血液湧動的「潮汐」也達到了最大值,實際上,這是因為一種微弱的引力在起作用。如果大家有心會發現,在初一十五,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特別高也是這樣的原因。
「月黑殺人夜,風高放火天」,這也充分說明了「天時」有多可怕,國外有研究發現:每當十五月圓之日,人們的情緒普遍會比平日更易激動,社會的犯罪率增長得非常明顯,車禍的發生率也比平常要高得多,這也就是說初一十五這兩天絕對不是什麼好日子。而初一也正值低潮期,人們的心情也往往非常低落,這樣的話,自殺率也會在無形中受到影響,另外,精神病人在初一新月的時期,也有病情不可控制的說法,民間也有流傳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也指出了初一和十五兩天是非同一般的「兇」日。
再有,老一輩的人們都知道,在民間初一、十五的講究非常多,大年初一不打掃,八月十五『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中元節的說法更多,總的來說,十五這一天,民俗要求大傢伙要儘量吃素食,少來大魚大肉,還要保持喜慶,也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力求讓人們的心境保持在一個平和的狀態,能避免很多意外的事情發生。"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雖是俗話,但初一十五這兩天讓人脊背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