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情商與智商誰重要的爭議眾說紛紜,正如每一位觀眾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一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至今為止,最經典的回答是:情商決定成功,智商防止失敗。所以,行走職場,情商,才是決定成功的核心要素。
在網上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飯局應酬中你去敬酒,兩個領導都說讓你先敬對方,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
我們可以先來看一個案例:小陳的公司前段時間業務不錯,決定晚上犒勞犒勞大家,而小陳因為業績突出,被安排在領導的身邊。領導講完話後,大家開始敬酒,小陳也向兩位領導敬酒。小陳端著酒杯來到了兩位領導的中間,可是兩位領導都表現得非常謙虛,推搡著陳亮要先去敬對方,自己可以後面再來敬。
結果小陳先敬了自己的領導,才又轉身去敬另一位,敬完酒之後,兩位領導都說要獎勵小陳。酒會結束後,小陳一直等著領導說的獎勵,但一直沒有等到,就去問自己的領導。
領導看著陳亮,嘆了一口氣說到:「那天晚上我不是讓你先給另外一位領導敬酒嗎?可是你先敬了我,這就不對了。他的職務比我高,哪有先敬副總再敬老總的呢?我當時一直給你使眼色,你怎麼就是不明白呢?」
職場中有各種各樣的避諱,這還只是其中一個,如果說遇到這樣的問題,到底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呢?
首先,看職位
職場中最講究職務的高低,如果你先去敬職位低的,那職位高的人心裡肯定會不高興。就像是中國古代一樣,皇帝和大臣在一起,人們肯定以皇帝為尊,而不是大臣,這是一個道理。
在上面的案例中,為什麼小陳先敬自己的直系領導,一是因為不知道領導的話是客套話,二是他本能地認為既然隨便敬誰都可以,那一般人肯定是會先敬跟自己關係比較近的人。所以這個時候容易腦子一熱,就做了一些「傻事」。
其次,看為人
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公司的領導層都是比較年輕的,而這些年輕領導因為思想比較開放,不太喜歡甚至有點討厭這種敬酒文化的,如果他說讓你先敬別人,那就是真的想讓你去敬別人,而不是客套。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事前,要先摸清楚領導的脾氣,他說的是真話還是客氣話。
最後,同級看關係
很多時候我們在做事時,最容易忽略的就是關係好的,覺得既然都這麼熟悉了,肯定可以放在後面再敬了。其實這就是本末倒置了,在處理社會的人際關係中,越是關係好的就越應該多花時間和精力去經營,要對對方好,你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其他人都知道你是非常重視和對方的關係的。
關於這樣的知識有很多很多,除了大家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總結經驗教訓以外,也要多參考一下別人的建議,聽一聽前輩的經驗,可以取長補短,少走彎路。當然,看書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例如《口才三絕》、《為人三會》和《修心三不》這三本書,不僅可以讓你「口若懸河」而且更有人氣,還能讓你擁有高情商和好口才時刻應對職場中的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