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半夜敲木頭,古人這些防火「妙招」一定要見識一下!

2020-12-25 知識就是力量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

「天乾物燥, 小心火燭」 ,古裝電視劇裡經常出現這樣的一句臺詞, 目的是警示人們小心火災。

但你知道嗎?除了大半夜敲木頭,古人防火的花樣還有很多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火與中國文化

古人們對火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我國古代建築大多是木質結構,天氣乾燥時極容易起火。

在沒有自來水管、高壓水槍和消防車的古代,對火災的預防是十分必要的。在各種古裝劇裡,我們經常會看到有打更人邊走邊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這個場景並不是導演和編劇的想像,而是有據可依。

《周禮·天官》中記載,到了每年春秋兩季,掌管宮內用火安全的宮正都要搖動木鐸,提醒大家注意防火。

古代的中國人信奉神明,因此會在建築物上放置厭勝之物(「厭」字此處念yā,通「壓」,厭勝是指舊時漢族民間一種具有迷信色彩的避邪祈吉習俗),祈求神明保佑人們不受火災的侵害,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紫禁城 。如果你仔細觀察過紫禁城裡的大殿就會發現,在每座大殿的屋脊兩端都有一組對稱的龍形裝飾,在建築學上稱為「正吻」或「大吻」。這實際上是一種叫「蚩尾」的神獸,「水之精,能闢火災」。

古代房頂屋脊上少不了蚩尾的身影,古人相信這種神獸可以闢火

在大型建築上安放厭勝是古代建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過這種設計也不過是古人的一種心理安慰罷了。

據記載,雕刻了無數蚩尾神獸的紫禁城還是常常發生火災,截至1949年,紫禁城共發生過大大小小73次火災,其中供皇帝上朝、大臣覲見用的太和殿先後被燒過4次。

古代的消防科學技術

即使做了很多預防,有些火災也無可避免。在一次次的失火、滅火實踐中,我們的祖先逐漸總結和創造出了消防科學技術,其中很多在世界範圍內都長期保持著領先地位哦。

建築中的分隔技術

所謂分隔,就是在可燃物之間做技術處理,塗上溼潤的泥土,形成一個不可燃的保護層。春秋時期,為了應對軍事進攻和火的侵襲,墨子首先總結了建築防火的基本經驗。提出了城門上塗泥防火、用麻布做水鬥、皮革做水盤、城門樓上設儲水器等一系列的防火措施。

在後來的發展中,在建築中加入防火牆逐漸成為了一種常見的防火方法。北宗的《營造法式》被稱為古代消防標準的專著,其中對建築的防火牆有專門的尺寸標準。

馬頭牆是徽派建築的特色,但其最初是作為封火牆使用,是防火用的建築分隔設施

多樣的儲水工具

儲水是救火的關鍵,為此人們設計出了很多儲水工具。從商代起宮廷裡就開始設置水缸。明朝時,在宮廷裡鑄造金屬大水缸,每口水缸高1米,重1500多千克,缸內可存水1000多升。

到了清朝,宮裡的大水缸增加到300多口,每天安排太監往缸裡挑水,冬天為了防凍,還要給水缸帶上棉套,並用炭火給水缸加溫。目前故宮尚存有18口鑾金水缸。由於此缸的主要功能是防火,因此,被稱為「太平缸」。

城市消防體系逐漸形成

新石器時代是我國燒陶業蓬勃發展的時期。這一時期的城市規劃中,已經把燒陶區和生活區分開,其中有一個考慮就是防止引發火災。

後來隨著經濟發展,城市職能逐漸完善,防火和救火不再是從單體建築出發,而是轉向城市消防規劃。宋代,很多城市裡都設置瞭望火樓,樓頂有兩人值班,發現城中有火情就及時報告,以便官府組織救火。望火樓,就是中國最早的消防站。

望火樓是宋代城市建設中一個很有意義的創造。它不僅是一個發現火警的設施,在更大意義上是一個有效撲救火災的設施。望火樓下駐有大批隨時可以出動的官兵,而且這支隊伍是專門用來撲救火災的,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專職消防隊。同時,望火樓還備有多種救火器具,不僅改變了救火器具僅限於平時生產和生活用具的歷史,而且做到了隨需隨用。

望火樓

明代實行「火政」制度,建立「火兵」隊伍和義務消防組織「火灶」。設置水缸、麻搭、火鉤,組織人員,往來巡視,遇火則擊拆報警並配斧、甕、水桶等救火器具,有了較嚴密的滅火制度,當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

鴉片戰爭後,西方先進技術開始進入中國。清光緒十三年(公元1881年)後,清政府購置了大量的西洋消防裝備——洋車式水龍(簡稱洋龍,即腕力龍,裝有輪盤推動,仍用人工腕力出水,後發展至馬達發動出水,稱機龍)一架,僱夫役50名,救護衙署兼顧地方火災。

古代滅火工具

這樣看來,古人防火妙招真的不少。雖然那時候的防火技術沒有現在那麼先進,但這些都為現如今的消防系統提供了很好的借鑑作用呢。

撰文/嬋玉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相關焦點

  • 古代建築大量使用木頭,古人如何更好的防火?有一寶物叫做闢火珠
    古代的時候,大家的建築基本上都是木製的,所以每天晚上的時候,就會有打更的人在街上,敲著鑼在喊讓大家小心火燭,古代人們對於防火,看的是相當重要的,畢竟人人家裡都連在一起,要是一燒那可是非常嚴重的。古人是非常害怕火災的,臨安大火、阿房宮大火,都讓他們非常的害怕,所以他們也發明了不少防火的手段,早在漢代的時候,古人會在殿頂的屋簷上設「正吻」,也叫做蚩尾,據說是水之精,有闢火的功效。
  • 敲木頭,得好運?!
    對於這些人來說,這種行為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於他們都忘了為什麼要這麼做。有時候,他們甚至不敲木頭,只是在嘴上說「敲木頭(knock wood)」。但是為什麼敲木頭(knock wood)和好運有關呢?
  • 木頭髮黴處理小妙招 木頭髮黴的原因
    家裡用的是木家具的話,很有可能會出現發黴的情況,那麼,我們就要看一下木頭髮黴處理的小妙招都是什麼,一定要按照好的方法去處理這件事情,這樣的話就能在短時間之內處理好,也不需要再重新購買新的家具了,另外,很多人都不知道木頭髮黴的原因是什麼,因此也沒有辦法防止。
  • 說了喪氣話,為何要敲木頭?孔子和莊子告訴你
    快敲敲木頭。如果你去醫院探望朋友,朋友說,我死後,拜託你多多關照我的兒子,你會連忙打斷他,讓他敲敲木頭,不要胡思亂想。木頭,真的能破除魔咒嗎?這種傳統習俗有何依據呢?在儒家經典《論語·八佾》裡,有這樣的記載:「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 古人防火有高招
    自古以來,古人擅長以各種方式防患於未然。不管是民間組織還是官方籌劃,或是火神崇拜,都源自於中國社會對於「無情水火」的一種敬畏。今天讓我們看看古人是如何防火的。 紫禁城屢發火災 設門海防範 古人對火可以說是又愛又恨。我國古代建築大多是木質結構,天氣乾燥時極易起火。
  • 為什麼古人的枕頭都是用陶瓷、木頭做的?有什麼講究嗎?
    兩者對比一下,就更不能理解古人的想法。想要知道背後原因,就需要繼續深入了解,或許可以理解古人的想法,答案也會與你想的不同。古人為啥用木頭、陶瓷製作枕頭?不用懷疑,木頭和陶瓷做的枕頭,都是很硬的。不過需要提醒一下,就是枕硬枕時,睡覺姿勢要正確,最好仰著睡,側臥並不會有好的效果。由此可以知道,古人還是很有智慧的,值得學習。還有就是瓷器枕頭,躺上去會感覺很清涼,夏天溫度比較高,沒有一點解暑措施,就會很難受。氣溫高時,躺在上面會讓身體清爽一點,有利於睡眠。
  • 故宮的地板下有什麼貓膩,木頭一直腐爛,原來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導語:故宮的地板下有什麼貓膩,木頭一直腐爛,原來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大家想像不到的,像木匠魯班他的卯榫結構直到現在還在被人們所沿用,在一些的木質建築中不用耗費一個釘子,就能夠和現在的這些鋼筋水泥一樣堅固。
  • 木頭吹一下就能自己燒起來,古人太強大
    木頭吹一下就能自己燒起來,古人太強大了小夥伴看古裝劇的時候,一定會發現主角們需要用火的時候,首先會掏出一個很像燒火棍一樣的東西,之後對著這根「棍子」吹上幾口,就發現柴火上面冒煙了,到最後沒想到還燃起了熊熊的火焰。那這個看似像木棍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呢,究竟又用了什麼樣的原理呢?
  • 生活小妙招:吹風機的小妙招!這些技能你一定不知道。快來看看
    每次提到吹風機,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吹乾頭髮。把自己的頭髮吹成自己喜歡的造型,其實除了這個,吹風機還有其它功能,今天我們就來列舉生活中比較常用到的小妙招一、除塵。很多朋友遇見這樣的情況都是剩下的一部分護膚品直接不要了扔掉,也有的人覺得可惜敲一敲或者使勁甩一下,但是這樣的效果實際上並不是很理想。下面如圖操作:輕鬆解決你的問題。
  • 從防患於未然思想源頭,看古人的防火智慧!
    火,能建立人類的文明也能阻斷髮展,毀滅生命人們從懼怕火到使用火從預測火災到預防火災走了數十萬年如何防火一直是國家的重要方略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就已經形成了消防意識今天和大家一起走進消防博物館看看古人的防火滅火智慧1既濟卦既濟卦,它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濟,盛極將衰,「既濟」是由「坎」「離」兩卦組成,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
  • 古人用木頭和陶瓷做枕頭,難道不硌得慌嗎?
    若從枕頭的「枕」字來看,它以「木」字作偏旁,大致可以證明「枕」字最初應該是用木頭製作而成,這樣的推理也是符合常規邏輯。遠古時期,木材是人類最常用的生產資料,木材有著取材便利,容易塑造的特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古人躺在床榻上休息時,腦袋底下的枕頭與今天大不相同,這些枕頭大多數木頭或是瓷器製成。細心的觀眾是不是要問,古人用這些硬材料做枕頭,睡覺的時候難道不硌得慌嗎?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睡硬枕頭有利於身體健康,這已現代科學論證。
  • 半夜總會尿尿怎麼辦 如何緩解一下
    半夜總是起夜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女性在睡前一起不要喝太多水,對身體是不健康的呢。但是一些女人不知什麼時候,每天睡到半夜的時候總是有尿意,感覺一點都憋不住的樣子,讓女人們很是煩惱。小編提醒,如果半夜總想排尿的情況出現了很久的話,很可能是生病了,女人們要注意喲。
  • 巴黎聖母院大火,我們中國古建築多木質,古人是如何防火的呢
    但反觀我國的古建築,基本都是木質,而且古代又沒有乾粉滅火器、消防栓、消防車等系列現代化消防措施,那麼古人是如何對古建築進行防火消防的呢?意思是說雖然火被撲滅了,也要時刻警惕, 防患於未然。可見古人的防火意識是多麼深刻。周代也出現了最早的「防火消防法」,《周禮·夏官·司 爟》記載: 「凡祭祀,則祭爟。凡國失火,野焚萊,則 有刑罰焉。」這也是我國有明確文字記載的最早 的火災刑罰條例。此後,我國一直都圍繞著「以法 治火」的原則,制定了很多法規和法典。
  • 去除臉上紅血絲的小妙招 這些雷一定要避開
    天天研究去紅血絲的菇涼們,小編勸你有一些冤枉錢不要花,有些雷一定要避開,今天也是漲知識的一天,下面去除臉上紅血絲的小妙招分享給還在為敏感肌紅血絲苦惱的你。這些對於紅血絲皮膚來說簡直是雪上加霜。所以一定要遠離速效產品。紅血絲怎麼有效去除,去除臉上紅血絲的小妙招要牢記。妙招1、溫水潔面在日常清潔肌膚時,要以溫水潔面為宜,要保持皮膚吸收充足的水分,也要杜絕使用含敏感成分和具有刺激性的護膚品。
  • 二十三,「knock on wood」,敲木頭可以得到好運?
    古人眼裡,樹在很多時候都是值得信奉的,有很多古代的人因為大自然的一些樹木的神奇功效,認為有些樹木可以闢邪避難,帶來好運。有一些傳說保護神會居住在橡樹上。一種說法是起源於古代人的信念,即碰一碰樹木可以驅邪或找到保護神。在19世紀英國有一種叫做"touch-wood"的遊戲。
  • 有人專門去農村收購舊木頭,這些舊木頭都有啥用途呢?
    除了回收棺材外,有些人來農村專門收購舊木頭,都有哪些用途?在以前的農村,很多房子都是瓦房,有的房子是純木頭房,一般蓋房子用的主梁都是用好木頭。在以前七八十年代,大山裡的好木材是非常多的,很多不識貨的農民就會砍來蓋房子,而這些木頭價值巨大。如果孕期發現大梁上藏有寶貝,那就發達了。
  • 古人洗漱用什麼?草木灰、天然鹼、胰子……你還知道什麼
    那麼古人用什麼清潔用品呢?其實一點也不用擔心古人沒有清潔用品,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了多種洗滌劑和去汙劑。古人最早使用的清潔用品是草木灰,柴草燒完後剩下的灰燼有很好的清潔作用。《禮記》中記載,帽子髒了可以草木灰和水清洗。
  • 敲木頭真會給人帶來幸運嗎?要不怎會有knock on wood這個俚語?
    不過也有人認為要敲的木頭是指木製的十字架,因為十字架是基督教的重要象徵。無論是哪種說法,都認為knock on wood(敲木頭)的人會從木頭或十字架獲得好運。說這句話的時候,可以真的在木製品上敲幾下,如木製桌子或椅子,雖然說的時候就算不做這動作也無所謂。例如:Our team has been lucky lately knock on wood.我們這隊最近都很幸運,真是老天保佑。
  • 五秒止哭法,寶寶總哭鬧,這些「止哭」妙招父母們可一定要學會
    導讀:五秒止哭法,寶寶總哭鬧,這些「止哭」妙招父母們可一定要學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五秒止哭法,寶寶總哭鬧,這些「止哭」妙招父母們可一定要學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古人夏季如何驅趕蚊蟲?除了「以莽草燻之」,還有哪些「土」妙招
    這些場所不僅成為了各種細菌的聚集地,而且也是蒼蠅、蚊子的「安樂窩」。當夏季來臨氣溫逐漸升高之後,不僅會導致各種傳染病大行其道。而且要想在夏季睡一個安穩覺,也基本上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為了表達對蚊子叮咬的憎惡之情,唐代詩人吳融,還專門寫了一首《平望蚊子二十六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