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下發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就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工作作出部署安排。這是為了充分發揮高等教育的資源優勢,也為有需求的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高等教育。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明確,第二學士學位教育作為大學本科後教育,是培養複合型人才的重要渠道。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有利於進一步優化人才培養結構,為高校畢業生創造更多再學習機會,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目前第二學士學位主要招收的是當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的應屆畢業生,以及近三年普通高校本科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目前未就業的往屆生。畢業後按照當年應屆生身份派遣並辦理相關就業手續。
通知中還明示:為應對高校當前需求,近期專門增加一次集中備案,保障高校在今年即可招生。
有朋友覺得這對於畢業後難就業的畢業生是一個福音,也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如果我符合條件的話,有可能會考慮一下這次的第二學位招生。
也有網友覺得這只是暫緩就業的一種方式,兩年後畢業同樣要找工作。還會面臨相同的問題,還不如硬著頭皮繼續直接找工作更實在。
兩方的思考都不無道理,都站在各自的利益方發表了各自的觀點,所以說對於再用2年時間去修一個第二學位,到底是不是你應該去做的,這要因人而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我覺得我們應該從以下3方面來思考這件事情:
國家既然有這項政策就說明有很多畢業生是有這方面的需求和傾向的,有的可能在畢業後覺得自己大學四年所學的專業不是非常適合,對自己專業的工作沒有太大的興趣。那麼這個時候選擇報考一個第二學位,學習一個新的專業也是很好的選擇。
教育部下發的通知中也明確表示:為滿足更多學生參加第二學士學位教育需要,學生不僅可以報考與原本科專業分屬不同學科門類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還可以報考與原本科專業屬於同一學科門類、但不屬於同一本科專業類的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大大拓寬了學生的學習專業。
獲得第二學位的畢業生,畢業工作後起點工資與研究生班畢業生工資待遇同等。相對來說,這也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就業優勢。
畢業後還是以應屆生的身份參加招聘,能夠擁有兩個專業的學位證,這說明你不僅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在專業上也更勝一籌。那麼在就業的過程中就多了一個可以選擇的方向。同時,應屆生身份,這對於想要考取公務員的畢業生也是又一次機遇。
如果對自己現在的專業不夠滿意,或者想要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可以選擇第二學位報考。學習永遠只會讓你順勢而為向上走,不會因為2年的時間而倒退。
雖說是第二學位畢業後與研究生學歷是同等待遇,但是畢竟學歷沒有提升,僅僅只是一個第二學位。所以,本科畢業後沒有考上研究生的畢業生們,如果想要繼續學習。就要想清楚是報考第二學位還是考研二戰,兩者比較,考研的壓力和競爭力會更大。這時候就需要自己充分的進行比對,多方面考慮。
當然考研的認可度是社會公認的,第二學位就沒有那麼大的公認度了,所以選擇考研還是報考第二學位你要自己做充分思考。
就業壓力之大,讓很多畢業生退而忘卻,不敢面對求職的壓力。很多人在求職的時候總是害怕投遞的簡歷沒有回信;面試完了收不到offer;收到offer也有實習期不被通過的情況等等多種焦慮環繞在自己的腦海中,面對畢業找工作的壓力只有自己能夠體會。
特別是今年的特殊情況,大學生就業更加困難,雖然國家各種政策都在扶持大學生就業,研究生、公務員、教師編等各種招考中都在傾向應屆畢業生,相對緩解了一些就業壓力。但是,還是有很大一部分畢業生存在就業壓力的。
在選擇就業還是繼續學習這件事情上,很多畢業生自己也是很糾結,想到2年之後未知的就業狀況也會很迷茫。在這裡,我想說的是,一件事決定好不要後悔,勇敢往前闖就好了。人生道路確實沒有後悔藥可買,但是我們既然做出了選擇就不會後悔。
教育部下發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在普通高校繼續開展第二學士學位教育的通知》,對於有需求的畢業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既沒有跨專業考研那麼難,又可以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去學習,還緩解了自己的就業壓力,或許是一件三贏的事情。想要報考第二學位的畢業生一定要抓住這次機會,好好把握住所有的可能。報考第二學位之前你一定要想清楚這三個問題:
什麼事情都有利弊,在經過自己的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好了,就勇敢的向前走,我們相信前方的路會越走越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