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英國突然吵起來了,歐盟也氣呼呼!--上觀

2020-12-11 上觀

來源:牛彈琴,作者:牛彈琴

居然就這樣幹上了。

2020年底,英國和美國就這樣吵起來了,歐盟也氣呼呼。

吵的不僅是速度,還有擔當,隱隱還上升到制度優劣。嗯,英國、美國、歐盟,到底哪種制度更好。

為什麼事呢?

疫苗!

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公司聯合研製的疫苗,宣稱95%的有效性。但美國和德國都還沒正式批准,英國卻搶先一步突然宣布:第一批80萬劑,下個星期就開始施打。

英國很興奮,我們才是世界第一啊。

英國商務大臣夏爾馬稱,這項授權是英國的一項成就。他說:「在未來的幾年裡,我們將把這一刻記為英國領導全人類抗擊這一疾病的日子。」

英國教育大臣威廉森說得更白,他是這樣表述的:

這是因為我們國家有最好的人才,最好的醫療法規——比法國好得多、比比利時好得多、比美國好得多。比他們任何一個國家都強得多,不是嗎?

兩位英國高官的意思,也是很清楚的:

1,我們先批准,是因為我們英國人最好,法規制度更優越。

2,還特意點了幾個國家,美國、法國、比利時,你們統統不行。

3,英國,這次是在引領全人類啊。

美國、德國企業辛辛苦苦研製出疫苗,本國還沒來得及接種,倒好,英國人搶先一步,半路殺出,截留了!

美國和歐洲都有點目瞪口呆,以至於一直溫文爾雅的美國福奇博士,都忍不住批評英國:

他們(英國)就像在馬拉松比賽最後一公裡前的角落裡兜圈,然後突然加入進來一樣,他們批准得太過倉促。

我愛英國人,他們很棒,是很好的科學家,但他們就只拿輝瑞公司的資料,而不是真的細查,然後他們說OK,批准它吧,就這樣,他們就同意了。

他們沒有像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那樣謹慎地審查數據、做臨床,美國FDA,才是藥品監管的黃金規則(gold standard)……

福奇博士都看不下去了。

要知道,福奇被譽為美國抗疫第一人,拜登目前最沒有爭議的一項任命,就是任命福奇擔任他的首席醫學顧問。而且,拜登明確說了:福奇博士說疫苗可以,他就立刻接種;福奇說不行,他就不接種。

但福奇明確說了,英國你們不行,你們太猴急了,太不謹慎,要好好向FDA學習。

福奇點到為止,但特別提到,「英國同樣遭到來自歐盟官員的批評。」

確實,歐盟很生氣。

英國本來是歐盟成員國,必須按照歐盟統一號令做事。現在,英國脫歐,英國就單幹了。但按照條款,脫歐還沒完全談判完成呢,你本來是要聽歐盟的,也要顧慮歐洲大陸國家的感受。

但英國不聽,還嘲諷法國和比利時太官僚主義。

歐盟很生氣,歐盟藥品管理局(EMA)罕見地發表了一份聲明,說:英國將速度置於贏得公眾信任之前,所以才能第一個批准疫苗。

EMA還稱,歐盟成員國也可以選擇採取同樣的緊急授權途徑,但歐盟自身的程序,是「在當前疫情大流行的緊急情況下最合適的監管機制。」

如果一切順利,走完所有審核,歐盟將在12月29日前決定是否批准這款疫苗。

換句話說,我們也完全可以成為第一,但我們堅決不做,因為我們更嚴謹。

英國佬,你們太猴急了。

批評這麼強烈,英國方面也趕緊發聲明,回應說:我們已儘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評估,沒有不審查。

那就帶來另一個問題:英國審查這麼快,美國歐盟這麼慢,那還不是嘲諷後面兩個制度不行嗎?

英國人怎麼看?

儘管英國官員拍胸脯保證安全,但《每日郵報》調查顯示,20%的民眾不相信疫苗安全,43%的人表示「有一點信任」,只有27%的英國人相信很安全。

以至於三分之二的英國人希望,英國衛生大臣漢考克能直播接種疫苗,這樣英國人才更放心一點。

當然,事情也有反轉。

最新的消息,福奇道歉了,說自己批評英國的報導,被外界誤解了:

雖然聽起來像是我在說 (英國監管程序)有些草率,但這非我本意。因此如果聽起來確實如此,我就要澄清,無論是科學上還是從監管角度來看,我都對英國的作為有極大信心。

那你的本意是什麼?說英國不草率嗎?

福奇也不容易啊。居然不講大局批評英國,你看,最終道歉的是你吧。

最後,怎麼看?

簡單三點吧:

第一,英國很著急。

真的很急。形勢這麼嚴重,經濟這麼糟糕,群體免疫那麼烏龍,必須趕緊找到救命藥。以前批評俄羅斯疫苗怎麼怎麼,現在全不管了,我提前拿來就用。什麼盟友,在利益面前,你們都靠邊站。什麼規則,在政治面前,規則都是廢紙。當然,也難怪英國人很不相信:衛生大臣,你直播接種讓我們看看。

第二,西方很矛盾。

弄得福奇博士都必須道歉,但道歉了半天,為什麼道歉,還是沒聽明白。科學就是科學,科學來不得半天虛假。但很多事情,一涉及到政治和意識形態,西方就沒有是非、只有立場了。福奇博士,你不帶這樣的。

第三,這更是一個警示。

要看到,俄羅斯也宣布,他們的疫苗有效性早超過90%。更別提,表現非常不錯的中國疫苗。但畢竟輝瑞疫苗一出,歐美股市狂漲,現在美英又在爭搶,這說明話語權和影響力的差距。這不是科學的差距,也不是疫苗的差距,但這種整體性差距,我們必須正視,然後,努力幹啊。

相關焦點

  • 美國和英國突然吵起來了,歐盟也氣呼呼!
    2020年底,英國和美國就這樣吵起來了,歐盟也氣呼呼。吵的不僅是速度,還有擔當,隱隱還上升到制度優劣。嗯,英國、美國、歐盟,到底哪種制度更好。為什麼事呢?疫苗!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公司聯合研製的疫苗,宣稱95%的有效性。但美國和德國都還沒正式批准,英國卻搶先一步突然宣布:第一批80萬劑,下個星期就開始施打。英國很興奮,我們才是世界第一啊。英國商務大臣夏爾馬稱,這項授權是英國的一項成就。
  • 美國的風向標英國,為何要脫離歐盟?英國脫歐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到了近代,英國率先進行工業革命,歐洲其他國家也紛紛向英國學習,在這期間,英國和法國是最大的競爭對手。比如美國的獨立,就是在法國的援助才成功的。美國還從法國手裡購買了面積達200多萬平方公裡的北美中部土地,直接讓當時的美國領土擴張了一倍。而且每當法國崛起的時候,英國就聯同歐洲其他國家組成反法同盟來對抗法國,那我們就不難理解,英國在歐盟的尷尬地位了。
  • 鐵了心抱美國大腿?炮轟馬克龍後,德國又和俄羅斯吵起來了
    如今,全世界民眾都將目光聚焦到美國這場大選上,這場大選無論是混亂程度、競選資金等各方面都達到了美國歷史之最。對於世界各國來說更關心的是在美國下一任領導上臺之後,美國對外交往將會有什麼變化。德國針對俄羅斯實際上今年也是德國跟俄羅斯發展更近一步的一年,北溪二號項目即將完工,該項目一旦竣工,俄羅斯跟歐盟各國油氣資源交往將會更密切,有利於俄羅斯改善跟歐盟各國關係,但是就目前來看德國對俄羅斯態度又有所轉變,直接跟俄羅斯吵起來了。
  • 美國要對歐盟徵鋼鋁關稅,歐洲突然使出石油王牌,給美元上了一課
    據《華盛頓郵報》31日消息,美國宣布要對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加徵全面的鋼鐵和鋁關稅,最早可能在本周五(6月1日)生效。該外媒稱,由於這些歐洲的美國貿易夥伴未能達成一系列的要求,讓美方感到非常失望。於是,將取消給予更長的關稅豁免期,此前,美國對歐洲、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鋼鋁給予了關稅豁免期,該期限5月底到期。我們多次強調,現在受「美國經濟優先」勢頭興起的影響,美國和像日本、英國這些經濟上的傳統盟友,特別是那些歐洲大國正在離美元漸行漸遠,正在投向中俄的經濟合作懷抱。
  • 英國當自己是美國?詹森甩出最後通牒:歐盟不照辦就攤牌
    「脫歐」給英國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按照詹森政府的說法,英國將會脫離歐盟關稅同盟和單一市場,從明年1月1日開始,雙方關係就會發生徹底改變,甚至就連英國的貓狗等寵物要進入歐盟,都得有「護照」。而如果「無協議脫歐」的話,英國經濟將面臨衝擊。詹森政府此前已經為「無協議脫歐」可能帶來的危機做了應急預演,並呼籲民眾和市場囤積糧食、藥品等物資。
  • 四年鬧劇終於落幕,英國和歐盟將何去何從?
    事實上,英國並不是鐵板一塊,英國地方政府都有各自的小九九,很多時候並不是和英國政府穿著同一條褲子。 英國脫歐了,但是英國底下的地方政府並不一定想要脫歐。英國主要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組成。蘇格蘭一直希望可以留在歐盟,在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時,絕大部分的蘇格蘭人投票支持留在歐盟。
  • 繼歐盟、美國之後 英國加入對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圍剿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繼歐盟、美國之後,英國也加入對美國科技巨頭的反壟斷圍剿中。歐洲中部時間周五(27日),英國政府批准了一項針對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的單獨監管計劃,並賦予新監管部門罰款權力,以控制大型科技公司的主導地位。
  • 歐洲永遠需要美國?為表忠心,德國和法國「吵了一架」,毫不留情
    種種事跡都讓法國頭疼不已,但最近,德國又跳出來和法國"吵了一架",只為向美國表忠心。德國女防長認為,歐洲永遠需要美國據報導,前段時間,德國女防長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歐洲永遠需要美國》。有專家認為,在現任美國總統上臺後,美國和歐洲的關係開始降溫,而候任總統拜登的行事風格更受歐洲歡迎,因此,德國拋棄歐盟,率先向美國"表忠心",以期獲取更多利益。據報導,德國女防長卡倫鮑爾還曾公開表示,歐洲必須證明,其不僅是無休止向美國索取的一方,而且還是一個能夠付出的夥伴。因此,歐洲在軍費上的付出應該有所提升,而德國更應作為表率。
  • 可以通行歐盟和英國的身份真的越來越少,除了愛爾蘭
    伴隨著英國脫歐,美國E3籤證推進,歐盟護照加持,愛爾蘭身份含金量也更加凸顯。英語母語國家全球英語母語系國家僅六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和愛爾蘭。繼英國脫歐之後,愛爾蘭成為歐盟唯一個英語母語國家。
  • 深度│和歐盟「離婚」的英國,會孤單嗎?
    首先,根據協議,英國的貿易基本可以維持和歐盟市場的零關稅、零配額關係。但是,也會有一些新的成本,比如新的手續和具體的規則,這方面肯定比以前要繁瑣複雜。英國將失去金融服務業在歐盟市場的特權,包括金融牌照和金融從業人員的認證,這些都要按照新的規則來。這個對英國是比較大的損失,因為金融服務業佔英國對歐盟出口的40%以上,今後英國在歐盟市場肯定會受限。
  • 英國跑了!法國和德國!誰才是歐盟的"領導者"?
    說到當今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組織——歐盟,我們不得不體其中的「三駕馬車」(英國、法國和德國)。無論是從國際政治影響力還是從國際經濟實力來看,歐盟「三足鼎立」的形式是支撐歐州各國走向繁榮的保障。但如今,英國跑了!剩下的法國和德國,誰才是歐盟真正上的「領導者」呢?
  • 孔帆:與歐盟「離婚官司」還沒完,英國就想和中國「度蜜月」?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孔帆】 英國財政大臣哈蒙德結束了為期兩天的中國之行,中國和英國非常期待在英國退出歐盟之後「邁進充滿歷史性機遇的新時代」。其中的一個重要合作項目,就是加快實現倫敦和上海證交所的互聯互通。 法新社說,很明顯,哈蒙德正在為兩國之間的關係升溫而努力,在預計將在2019年離開歐盟的前景下,英國正在為自己的經濟未來做打算。
  • 英國已經脫歐,歐盟何時散夥?
    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程序議題,上百名歐盟官員在空中飛來飛去,數十輛運載資料的卡車每年都在進行勞民傷財的大遊行,多少時間、金錢耗費在政客毫無意義的旅途和口水中。只有脫離歐盟這一龐大、腐朽、腐敗、效率低下、藏汙納垢、被政治正確控制和左右的糞坑,英國才有可能重新煥發生機。
  • 英國正式脫離歐盟引發多重思考
    英國首相詹森當晚發表電視講話時表示,「脫歐」日不是結束,而是開始。在經歷了分裂的公投和冗長的辯論之後,英國應該團結起來。「這是破曉一刻,也是幕啟之時。」  為了紀念「脫歐」,英國皇家造幣廠推出了1500枚面值為50便士的「脫歐金幣」。雖然售價高達945英鎊,金幣在很短的時間內售罄。
  • 前英國駐歐盟代表:美國大選結果將影響英美「特殊關係」
    【歐洲時報10月27日顧硯編譯】前英國駐歐盟代表伊萬·羅傑斯(Ivan Rogers)近日對英國媒體《觀察家報》(the Observer)稱,近幾周與他有過接觸的多位歐盟成員國官員和部長均認為,英國首相詹森正在等待美國大選的結果。
  • 依賴美國還是學習中國?德國和法國吵起來了!
    歐盟和北約是歐洲的兩大組織,但是成員國都幾近相同,只不過北約的頭頭是遠在大西洋那頭的美國,北約是用來制衡蘇聯發展,如今成為美國在歐洲的傀儡組織制衡俄羅斯,同時掌控歐洲各國的安全信息。依賴美國而就在近日,德國國防部長卡倫鮑爾和北約秘書長接連發出了歐洲需要依靠美國軍事保護的言論。德國作為二戰的戰敗國,並沒有放棄自己日耳曼人的優秀傳統,承認過去的錯誤,並且重新起步,很快發展成為如今的歐洲大國。
  • 歐盟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感到「震驚」和「憂慮」
    歐盟領袖:期待儘快舉行歐美峰會    美國大選結果揭曉不久,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聯名就唐納·川普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發表賀信。兩位歐盟領導人在賀信中表示,歐美戰略夥伴關係植根於雙方共同的價值觀。
  • ...美國將修改總價75億美元的歐盟產品課稅清單,剔除英國和希臘...
    美國決定維持對空客和歐盟產品關稅,法國官員:或將採取反制措施;①當地時間1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美國決定維持對歐洲最大飛機製造商空中巴士公司的大型民用飛機徵收15%關稅;②此外,美國將修改總價75億美元的歐盟產品課稅清單,剔除英國和希臘部分產品,添入同等數額的德國和法國產品。
  • 法國和德國就歐洲的未來吵了一架,核心是還要不要認美國做老大
    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高喊一聲「美國要回來了」之後,盟友們卻鬧起矛盾來了。過去四年,美國讓歐洲盟友失去了安全感和耐心,倒逼作為歐盟領頭羊的法德軸心有意為歐盟尋找一條戰略自主的道路。如今,拜登要與川普「劃清界限」,還密集給歐洲打來越洋電話,「好日子」要回來了嗎?
  • 英國已"脫歐",波蘭能否填補英國在歐盟中地位?
    【更多精彩內容 歡迎點擊關注】英國毫無留戀離開歐盟,而作為東歐國家的波蘭卻想方設法地加入歐盟,「一去一入」折射的是英國和波蘭國家戰略利益的轉變。如今英國已經成功脫離歐盟,被視為歐盟「三駕馬車」英、法、德的英國遠走高飛,而一心謀求加入歐盟的波蘭能否取代英國在歐盟中的地位,發揮出應有的影響力呢?在我看來,波蘭在歐盟內難以取代英國的作用,更不會具備像英國一樣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