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流雨:夏季有黑雲白雨,捲地風來忽吹散

2020-12-14 地理學漫步

對流雨:黑雲白雨,捲地風來忽吹散

夏天,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會感覺比較漫長。這種漫長,除了表現在白晝時間長,還和太陽輻射過程中,釋放了熱量,使地面升溫,而後大氣溫度也居高不下。不熟悉地理,又不曾行走南北的人們,常常以為冬季到南方避寒、夏季到北方避暑不錯。實際上,冬季,我國南方比北方更加溫暖,但夏季南北方同樣都在高溫下煎熬。

望湖樓

中國東部季風區,典型特徵之一是雨熱同期。大風、降雨,會帶去些許涼意和清新的空氣。蘇軾《望湖樓醉書》記下了他在杭州任通判期間的一次夏季的大雨。望湖樓,處於杭州西子湖畔,為五代時吳越王所建。神宗熙寧五年六月二十七日,蘇軾遊西湖,飲酒題詩。其中之一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五首(其一)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這是一場對流雨

根據成因不同,可以將降水分為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颱風雨。

對流雨的形成原因

共同之處在於,需要具備降水的條件:

1) 水汽充足;

2) 水汽凝結核: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

3) 上升運動:降溫,伴隨水汽凝結。

區別在於:

1) 對流雨:局部受熱多,空氣垂直上升,水汽冷卻凝結,成雲致雨;

2) 地形雨:大氣水平運動,遇地形阻擋後,抬升水汽冷卻凝結,成雲致雨;

3) 鋒面雨:冷暖氣團交匯,暖氣團在上升過程中水汽冷卻凝結,成雲致雨;

4) 颱風雨:強烈的低壓作用下,空氣輻合上升水汽冷卻凝結,成雲致雨。

從詩句描繪的情況來看,在這場雨到來之前,不曾有大風,因此和鋒面活動無關。鋒面降水,一般受氣團移動影響,大氣水平方向移動顯著,形成風。詩句所描繪的雨,來得急,走得快,這場雨的形成應該是對流雨。

黑雲是怎麼形成的?

烏雲密布

來得急,和高溫條件下,水汽迅速上升有關。在地面受熱過程中,越靠近地面,溫度越高,空氣密度越小。相應地,熱空氣的上升速度越快。熱空氣迅速上升過程中,溫度不斷降低,其攜帶的水汽不斷冷卻凝結,或者凝華成小冰晶。持續的冷卻過程中,聚合大量小水滴、小冰晶,懸浮在空氣中,形成了雲。

一般地,水汽凝結的條件,需要:

1) 充足的水汽:必備條件;

2) 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水汽冷卻凝結的中心。有足夠的凝結核,可以加速水汽的冷卻凝結;

3) 降溫:通常情況下,水汽降溫,一般在上升運動實現(近地面大氣,隨海拔升高,氣溫遞減);

雲層大量反射太陽光線,會使透過雲層的光線減少。若雲層比較少,薄,大量光線透射過來,進入我們視野的雲就是白雲;反之,雲層很厚、多,只有少量的光線透射過雲層,進入我們視野的雲層就是黑雲。

詩句「黑雲翻墨未遮山」,以墨色形容黑色的雲,說明雲層厚、濃。黑雲,自遠而近,俯瞰大地,加上水汽含量大,氣壓高,故而,李賀筆下有「黑雲壓城城欲摧」這樣的詩句。

烏雲密布,雨點密集,」白雨跳珠亂入船「,以「跳珠」比喻雨點大,「亂入船」雨點來得快、打落急,令人猝不及防。諺語說,風是雨的頭。意味著,降雨之前,往往伴隨著大風。然而,這首詩在寫雨到來時,沒有涉及風。結合以上兩句推測,應當為午後常常出現的對流雨。午後兩點,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水汽迅速蒸發,形成了短時間強烈的上升氣流,冷卻凝結,形成烏雲而遮天蔽日。因大氣運動在此階段,以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不顯著,故而驟雨之前沒有常見的大風。

蘇軾

夏季,我國北方午後形成的暴雨,從成因上看,大多屬於對流運動形成的降水,地理學上稱為「對流雨」。據成因推測,對流雨一般具有如下特徵:

1) 影響範圍不大:強烈對流運動的範圍有限,造成雨區的範圍狹小。一般地,對流雨的雨區範圍在0.1-50公裡內。我們所熟知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就是對流雨造成的。

2) 降水強度大:由強烈對流(上升)造成水汽迅速冷卻凝結,形成的雲雨天氣,往往表現出非常激烈的以免,常伴有閃電、雷暴。這樣的雨,氣象學上又稱為雷陣雨。

3) 持續時間短:急劇的降水,導致地面氣溫迅速下降。對流運動減弱,降水過程很快結束了,因此,對流雨的降水歷時較短。

4) 隨時間變化快:短時間形成強降水,又迅速結束,降水強度變化很快。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雨點落得快,雨勢急迫,突然來了一陣大風捲地而來,吹散烏雲。雨後天晴,西湖的湖水碧波如同明鏡,映照天空,開闊而平靜。

驅散對流雨的風:和熱力環流有關

對流雨造成迅速降水之後,局部地面迅速降溫。造成了區域之間的氣溫差異很大,氣溫差異造成了水平方向的氣壓差異(水平氣壓差)。水平氣壓差,驅動大氣的水平運動。單位距離的水平氣壓差越大,風力越大。

冷熱不均,是風形成的根本原因

風吹,雲散,日出,天氣恢復了晴朗。望湖樓下的西湖水,在驟雨之後,恢復了寧靜,映照天空,涼爽的環境下倍感湖面開闊。

夏日苦長,特別是到了大暑節氣。江南梅雨結束之後,雨帶開始北移到華北地區。夏天酷熱中,雨帶來的清涼,總是短暫的,風也是細微的,對降溫來說,有條件的用風扇空調,其他的努力減少戶外活動時間,防止高溫灼傷皮膚、脫水中暑。

相關焦點

  • 古風壁紙‖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到處開。 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解與月裴回。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 天際徵鴻,遙認行如綴。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
  •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白雨跳珠亂入船
    突然之間,西湖上下起了陣雨,也許是蘇軾喝醉了,也許是蘇軾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他叫來紙筆,趁著酒興,他揮毫寫下了五首七絕《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今天學習的是第一首: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 蘇軾最有氣勢的一首詩,短短28字瞬息萬變,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瞬息萬變,寫出了史上最有氣勢的雨,堪稱寫雨詩的千古絕唱。全詩如下: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捲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在這首詩的題目下一共有五首七絕,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第一首。這首詩作於北宋神宗熙寧5年,即公元1072年。
  • 用什麼詩詞形容夏天的雨逼格更高?暴雨天攝影大賽配文推薦
    今年雨水確實厲害,而且雨水來臨之前烏雲密布的天空也確實嚇人,社交媒體上刷一圈也是黑壓壓一片寫實黑色天空照,配文無非就是「黑雲壓城城欲摧」,形容雨水的也無非是「比慕容雲海和楚雨蕁分手那天的雨還要大」「比依萍找他爸要錢那天還要大」之類的。在雨天攝影大賽裡,如果你的圖片沒有很突出,對圖片的描述就是取勝的關鍵了。
  • 雨也有顏色?!你知道「白雨」的意思嗎?
    人民網東京10月15日電  你可能聽說過「白雪皚皚」、「黑雲壓城」、「彩霞滿天」,那「白雨傾盆」呢?雨也有顏色?!是的,日語裡有許多形容雨的詞彙,其中不乏用色彩來描繪的。 每年,第一個降臨人間的是「紅雨」(こうう)。紅雨有兩個意思,一是「春季落在花瓣上的雨」,二是「比喻粉紅花瓣飄落的姿態」。按照第二種解釋,「櫻花雨」是不是可以叫做「粉色雨」呢? 「紅雨」過後,日本將迎來「綠雨」的季節。「綠雨」(りょくう)指的是「草木吐新綠的時節降落的雨」。
  • 蘇軾一首描寫雨的詩,一開篇便是驚豔了世人,令人讚嘆不已!
    蘇軾應當說是北宋最有才華的一位全能型的天才,他不僅在詩詞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而且在書畫方面,同樣也是堪稱一絕。小編要介紹一首他同樣非常經典的作品,那便是他一首描寫雨的詩,也就是他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在這首詩中,詩人可以說把雨描寫的繪聲繪色,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北宋:蘇軾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 暴雨不斷,這幾首詩詞看盡古人筆下的雨!
    第一首,寫春雨:唐代大詩人杜甫所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一個潤字寫出了春雨的好,雨化萬物、恩澤萬物。第二首,寫夏雨:唐代詩人施肩吾的《夏雨後題青荷蘭若》「僧舍清涼竹樹新,初經一雨洗諸塵。微風忽起吹蓮葉,青玉盤中瀉水銀。」寫出了夏天獨特的味道,雨後的荷葉半斜著身子,一團團雨珠像水銀一樣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
  • 雨落成詩,你身邊的雨,下成了哪首詩?
    秋,總是多雨。隔著山,隔著水,一場秋雨任意的飄灑著。大雨傾盆,是灑脫,是急驟,是震撼;秋雨綿綿,是柔美,是緩慢,是細膩。涼風習習,雨落成詩,你身邊的雨,下成了哪首詩呢?一起跟隨詩詞君來看看吧!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秦觀《春日》一聲輕雷划過天際,頃刻間,千絲萬縷的細雨傾瀉而下,雨滴太過緊密,哭了芍藥,散了薔薇。
  • 十二首寫雨的古詩詞漸入佳境,最後一首的作者竟名不經傳
    雨也是詩詞中經常出現的主題,詩人眼裡的世界觸動了靈感,心裡的湖面容納著柔水,點點的漣漪化成了文字,衝淡了多少煩憂,憑添了幾分深沉。嶽飛望著北方吟誦,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杜牧在路上嘆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白居易寫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 欣賞 精美寫雨古詩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7、《滁州西澗》 唐·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