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養,孩童難當,這部電影在《復聯4》的虎口搶下1.59億票房

2020-12-19 橘子娛樂

《何以為家》還沒看嗎?

僅僅一周,這部黎巴嫩電影在《復聯4》的死亡碾壓下搶來了1.59億的票房。

貓眼最終預測票房是3億多一點。

3億耶!不是300萬也不是3000萬,而是3億!

要知道,同期的大製作《雪暴》才1000多萬,蹭IP熱度的《下一任,前任》也才9000萬。

《何以為家》,一部小成本、小語種的影展藝術片,居然能預測賣到3億,不可思議。

橘子認為:

生而不養,越生越窮;「國不成國,何以為家」都太戳我們的痛點了。

前者還發生在許多國內社會新聞報紙上,後者則是我們迎來和平發展之後對他國境遇的感慨和唏噓。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真實。

不是現實,而是真實。

生而不養,孩童難當

《何以為家》原名叫《迦百農》。

迦百農是聖經中的地名,耶穌開始傳道時,即遷居此地,有不少神跡和重要的事情在這地方發生。

導演娜丁·拉巴基曾解釋:「迦百農」一詞在英文和法文中都有「亂和不規則的意思」。

《何以為家》首次在坎城電影節亮相時,黎巴嫩導演的身份、影片涉及的難民題材而引發媒體強烈關注。

但影片核心卻是孩子。

12歲男孩扎因生活在「迦百農」,但生活悲慘。

父母不配稱為父母,平日裡不管孩子們,任他們自生自滅。把女兒賣了,對兒子非打即罵,迫使12歲的扎因開始流浪。

就這樣,他們還要繼續生。

前段時間全世界最能生的烏幹達女人讓人瞠目結舌,但不要忽略國內也有這樣的新聞。

前有廣西平南生15個,後有三農視頻裡生10個的家庭,一個個讓人無語凝噎。

言語間,透露出有些孩子(女孩)一出生就被放棄了教育權。

憑什麼?

國內的年輕人被高房價、996折騰的欲望越來越低,就連消費也開始降級,喝杯奶茶還要考慮一下。面對生孩子這個問題,他們比上一代有了更多理智的思考。

戀愛結婚生孩子以及二胎,到底有沒有必要?生與不生的前提是,你有沒有能力養?

沒有能力,真的別生了。

正像扎因對於父母提出控告只是希望:不要再生了!

對於溫飽尚且得到滿足的我們平日裡都經常思考這樣的問題。

當這麼一部直觀地把「生而不養」拋在觀眾眼前的第三世界電影上映時,積壓已久的年輕人終於找到了一個宣洩的出口。

生,生個大西瓜!

而這個故事針對的是所有沒獲得基本權利、教育、健康和愛的人。

這是時代的症狀,是世界上每一個在貧困線上掙扎的城市的命運。

孩子們,原本是天使。而做父母的、準備做父母的,不應該把世界變成地獄。

真正的敵人是片中的父母,也是這個世界。

這也是《何以為家》拋出的第二層含義。

國不將國,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是一部黎巴嫩電影。

黎巴嫩身處中西交匯之處的阿拉伯地區,是阿拉伯世界中唯一一個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兩大宗教相互共存的國家。

1975年,黎巴嫩爆發了一場持續了15年的內戰,嚴重破壞了黎巴嫩的經濟,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很多地方就此成為一片廢墟。

內戰過後,敘利亞難民危機又在黎巴嫩持續7年多。

其境內的敘利亞難民已高達100萬,還有100多個宗派團隊。

戰亂、難民、政治博弈等問題充斥著這個國度。

通過《黎巴嫩》,我們能看出這個國家曾遭受過什麼。

《黎巴嫩》

通過《何以為家》,我們能看到這個國家正遭受什麼。

本國情況已經夠糟糕了,難民更極度貧困,貸款、走私、販毒比比皆是。

《何以為家》有一段就是扎因母親指示孩子們幫忙製作毒品。

一切始於2015年,土耳其海灘上一個3歲敘利亞小男孩永遠睡著了。

自此,難民們流入歐洲各國,不停地生,孩子不停的受磨難。孩子長成大人,也開始不停的生。甚至沒有成年,就可以開始生了。

2017年有一則名為《合法的新娘》的視頻引發全球強烈反響。

視頻拍攝於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穿著白色婚紗的少女與頭髮花白的老年男性正在拍攝結婚照。

很荒唐對不對?但是在黎巴嫩,童婚很普遍。

把年幼女兒「嫁」出去,既能減輕家庭負擔,還美其名曰為她們找到了好歸宿。

這些悲慘故事,你都可以從《何以為家》裡看到。

扎因在外流浪,妹妹被性侵懷孕致死。

故事外扎因的扮演者扎因和父母去了挪威,很圓滿。

但挪威因為接受了太多難民,導致國內性暴力和犯罪事件大幅度上漲。挪威人自己的生存之地受到了威脅。

歐洲難民潮引發的《挪威7.22爆炸槍擊案》

《何以為家》雖然涉及難民背景,但導演並沒有賣慘,也沒有過多談及這個問題。

而是非常勇敢的諷刺了這個背景下他們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盲目生育觀和把孩子當做物品的行為。

土耳其海灘上的三歲男童,是受害者之一。

宗教和難民問題,說來說去,都是政治,而最終受苦的,還是孩子。

來自異國的悲慘讓國內觀眾意識到,這個世界並非和平安穩,就算是西化程度最高的阿拉伯國家黎巴嫩,還有許多孩童吃不飽穿不暖。

而跨越過國別的藩籬,《何以為家》裡情節的真實也令人瞠目結舌,甚至讓我們感同身受。

真實演繹,感人涕下

《何以為家》真實得像是一部紀錄片。

男主角現實中就叫扎因,是一位敘利亞難民。

12歲的他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由於長期處在營養匱乏的生活境況中,看起來只有10歲。

贊恩母親這個角色,靈感來自於導演娜丁遇到的一個女人:

「她有 16個孩子,生活在和電影中一樣的環境下。她的6個孩子都死了,其他幾個在孤兒院,因為她不能照顧他們。」

1歲多的小寶寶尤納斯出生於黎巴嫩,父親來自奈及利亞,母親來自肯亞。

片中扮演小寶寶母親的Rahil,生活中也的確因為身份問題被捕。

娜丁深入貧困地區、拘留中心、少年監獄,三年走訪,半年拍攝,才形成這個故事。

當這些故事和現實結合在一起時,我們幾乎不是在看故事,而是在感受真實。

非職業演員演出真實經歷,不是在演,而是展現真實生活。

這種真實,讓觀眾完全忽略了有些枯燥的敘事和搖晃的鏡頭,讓我們真正跟隨小男孩扎因的視角,去目睹他們的慘狀,反思解決之道。

要麼別生,生了就該像黑人姑娘一樣好好養。

我們拍的出來《何以為家》嗎?

《何以為家》導演是近幾年在國際上影壇上冒出頭的娜丁·拉巴基。

她1974年出生於黎巴嫩,在內戰期間長大。

處女作《焦糖》以女性視角,將五位性格迥異的女性不同的生活軌跡展開,塑造了黎巴嫩社會的女性群像。

第二部電影《吾等何處去》,自編自導自演,是黎巴嫩迄今為止票房最高的阿拉伯電影。

《何以為家》是她的第三部電影,拍攝《何以為家》時,娜丁剛生下第二個女兒不久。

首先作為女性,其次作為母親,娜丁賦予《何以為家》這部電影更多柔情。

她如此了解這個國度,也如此關注孩童,才能讓這部電影如此感人至深。

但撇開娜丁的女性和母親身份,對於黎巴嫩國內境況的再現,一直是黎巴嫩導演的重心。

《羞辱》

誠然,我們目前沒有沒有宗教和難民問題,也總在說「這盛世如你所願」。

可是有多少人看得到貴州的畢節娃娃,看得到深圳的「三和大神」呢?

看得到《生門》裡越窮越生的人呢?

有一直生就是為了個兒子的一家

有借了一堆錢生了兩個女兒完全高興不起的一家

越窮越生,迂腐陳舊。

除了獨立紀錄片,真真正正能在大銀幕上展現這些的劇情片有幾部呢?

近幾年國產片有許多揭露現實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聚焦「吃藥貴」。

《無名之輩》說底層辛酸。相比日本的《小偷家族》、黎巴嫩的《何以為家》這種直面最殘忍的孩童教育問題的,已經很是柔和。

就算柔和,還是經歷了刪刪減減,修修改改,坎坷上映,總不是長久之計。

你不得不承認,北上廣50公裡以外,才是真實的中國。這種真實,才能讓我們心生悲憫,不會「何不食肉糜」。

國產片還在等待著一部屬於自己的「《何以為家》」。

當我們看完這麼一部好哭、淚目、悲慘的《何以為家》,存留心中的不應該僅僅是廉價的同情。

走出電影院,我們為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暗自慶幸時,也應該反思:

我們的電影之路該怎麼走,我們的現實之路該如何發展。

黎巴嫩的文壇巨匠紀伯倫曾在《沙與沫》中寫道:」人只有沿著黑夜之路前進才能到達黎明。」

god和蒸煮都不會幫助受苦受難的人到達黎明。

而我們多看看《何以為家》這樣深刻的電影,至少能知道世界上有許多人正飽受磨難,有所反思。

這是電影最原初的意義。

說了這麼多,橘子只是想告訴大家:快去看《何以為家》!!!

(版權歸橘子娛樂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復聯4上映5天票房22億!「電影」 可不是 「movie」!
    復聯上映一周不到,票房已接近22億!這部承載著許多人十一年青春的「電影」,可不止是"movie"那麼簡單哦~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在萬眾期待中總算上映啦!預售票房破6億,首映場300萬人,上映五天狂攬22億!
  • 《復聯4》終極反派滅霸還演過漫威這部電影的正派角色,意想不到
    《復聯4》作為目前全球最火爆的電影,國內上映10天票房已經達到36億,已經成為內地票房最高的進口片,按照現在的趨勢發展,在「五一小長假」結束後,票房有望突破40億大關,而且如今的《復聯4》已經登入全球票房排名的前十,以14.8億美元排名第八位,非常有可能超越《鐵達尼號》的票房紀錄。
  • 同樣90%票房佔比,為何《復聯4》在北美單銀幕產出將近中國4倍?
    五一假期首天,仍然高達 70% 排片佔比《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以下簡稱《復聯4》)拿下超過 5 億票房,總票房破 30 億,成為首個在中國地區超過 30 億票房的進口影片,不僅超過兩年前《速度與激情8》(26.7億)的紀錄,並且仍然在不斷創下好萊塢進口片的新紀錄。
  • 《復聯3》北美票房三連冠累計破5億 喜劇"趴體生活"居亞 驚悚片...
    由於《復聯3》吸金力度明顯減弱,而市場又缺乏強有力的補給,北美周末大盤只能繼續下行。2018年第19個周末榜單TOP12影片累計票房報收1.28億美元,周末大盤環比大跌21%。不過,周末大盤跟《銀河護衛隊2》蟬聯冠軍的去年同期(大盤1.27億美元)基本持平。
  • 蜘蛛俠電影的編劇,也沒有看過《復聯4》的劇本
    目前,《蜘蛛俠:英雄遠徵》依然還在上映中,全球票房已經累計到了10.75億美元,這是一個可喜的票房成績。這部電影的時間線是緊接著在《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後發生,所以終局之戰的結果和鋼鐵俠的犧牲,對整個世界以及蜘蛛俠,都無不產生著巨大影響。既然如此,那《英雄遠徵》的編劇們就肯定會提前知道終局之戰的內容對嗎?
  • 《復聯4》大陸創造票房紀錄悄悄下檔,臺灣卻還在前十名賴著不走
    《復仇者聯盟4》 在兩岸的票房,都創造了奇蹟值得注意的是,本來按照慣例,爆款電影往往可以得到密鑰延期的「特別」優待,但5月23日《復聯4》密鑰最後一天,日票房達到了600萬元,第二天還是直接下檔了。這種反常的舉動,很可能和大環境有關。
  • 2019年度電影盤點(四、五月篇),《復聯4》大賣竟僅排年度第三
    除了一言不合就尬舞的習慣依舊外,印度電影在相對自由度更低的社會環境下,不斷推出值得深度思考的影片,這一點絕對值得國內電影業人士學習。月初《調音師》的成功令人意外,月末黎巴嫩劇情片《何以為家(迦百農)》和復聯4擠在一個檔期,依舊拿到了3.75億票房則堪稱是一個奇蹟。
  • 《復聯3》超越《鐵達尼號》,沒戲了!漫威或將再無機會
    《復聯3》目前在北美上映七周,北美累計票房為6.59億美元(截至6月15日,以下同),說來慚愧,這個數字只比《黑豹》同期票房高2000萬美元,而且《黑豹》目前仍在北美上映,累計票房已經達到7億美元,《復聯3》北美最終票房能否超過《黑豹》,也並非板上釘釘,因為未來幾周,好萊塢暑期大片將紛至沓來,每一周都有重磅影片上映,《復聯3》想要守住這2000萬的優勢,有一定的難度。
  • 《復聯4》後 漫威電影宇宙如何繼續?
    終局之戰》的中國內地票房,突破了35億人民幣,創下了內地影史的新紀錄。而影片在北美公映9天後也斬獲17.86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已在全球影史總票房排行榜上位列第五。這一驚人成績,更是助MCU(漫威電影宇宙)的22部電影作品,總票房成績正式突破200億美元大關。  不妄想一步登天,一部一部認真鋪墊,迪士尼爸爸和漫威影業今日的霸主地位來得理所應當。
  • 《復聯4》大陸悄悄下檔,臺灣卻還在前十名賴著不走【臺北票房排行】
    值得注意的是,本來按照慣例,爆款電影往往可以得到密鑰延期的「特別」優待,但5月23日《復聯4》密鑰最後一天,日票房達到了600萬元,第二天還是直接下檔了。不過最後的最後,《復聯4》以42.4億(6.1億美元)的天文數字,創造了國外電影在大陸的票房最高成績,排在大陸影史總票房第三名
  • 全球票房《玩具4》首周破動畫電影紀錄,《阿拉丁》輕鬆破8億
    這部時隔九年推出的系列續集在北美首周登陸4575家影院起片,開畫規模創動畫電影紀錄,首周末砍下1.18億美元,為影史動畫電影第四高開局,表現僅次於僅次於《超人總動員2》(1.82億美元)、《海底總動員2》(1.35億美元)等皮卡斯前作以及夢工廠續集《怪物史萊克3》(1.22億美元)。影片也輕鬆超過《玩具3》首周末的1.1億美元,創造影史G級電影最高開畫紀錄。
  • 《復聯4》下的兩塊蛋糕,一個好口碑,一個蹭熱點
    當下《復聯4》雖然已經上映半個月,還依舊有著超過60%的票房佔比。但在復聯的「統治」下,我們也看到了當前票房市場的幾股新勢力,它們給復聯構不成大的威脅,卻也讓那些對復聯無感的人們在買票時不至於沒得選擇。
  • 《冰雪奇緣2》利潤6億美元,6部動畫電影進入好萊塢最賺錢電影2019...
    《復聯4》全球開畫票房12億美元——已經超過絕大多數電影的總票房了,最終票房接近28億美元,登頂全球影史票房冠軍。現在差不多正好是《復聯4》公映一周年,想想一年前零點首映場都搶不到票,現在電影院卻沒法開門,不勝噓唏。這部電影的強勢地位也讓迪士尼在和院線的談判中獲得了更有利的籌碼,迪士尼向北美的院線要求分享65%的票房收入。對於其他發行商,院線只用上交30%。
  • 《復聯4》首映刷爆屏 現場直擊:凌晨電影院堪比過年
    4月24日凌晨,隨著《復聯4》正式在國內上映,一切謎底揭曉。當然,與之伴隨的,還有業內對於《復聯4》的票房期待,市場已經冷淡了太久。預售超7億的《復聯4》能否救市?票房又能達到多少呢?放聲大笑和抽泣抹眼淚交替著來……儘管明明知道片尾沒彩蛋,但很多影迷還是等所有職員表名單都播完才離場——這部三小時的電影,不僅僅是和漫威宇宙version1告別,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和自己過去十一年的青春告別啊。
  • 《復聯4》全球唯一X戰警片頭彩蛋,「降落」在臺灣地區一家影院
    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都是《復仇者聯盟4》在全球最早開畫的市場,也是最瘋狂的市場。《復聯4》在大陸的票房,已達到六億美元的天文數字。而在臺灣地區也非常瘋狂,票房佔比甚至達到了88%(而大陸這個數字現在也才60%而已),光是臺北地區的票房,就已經破了兩億新臺幣4月24日《復聯4》上映首日,臺北票房破2400萬,全臺破8000萬,創下臺灣影史單日最高票房紀錄讓人頗感意外的是,在臺灣地區,準確地是說國賓影城的觀眾,在《復聯4》首映當天,發現片頭意外有《X戰警
  • 2019年哪部電影最賺錢?《復聯4》《小丑》上榜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成為今年最賺錢的影片,《獅子王》《小丑》《我們》《好萊塢往事》《疾速備戰》《火箭人》《舞女大盜》也赫然在列。2019全球最賺錢的八部電影榜單(單位:美元)1.《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製作預算:35600萬全球票房:27.9億《復聯4》是漫威宇宙十年的巔峰之作,全球票房超過《阿凡達》的27.89億美元,是目前全球影史票房總冠軍,在超越《阿凡達》的過程中,它把所有票房紀錄都踏得粉碎,是名副其實的「終局之戰」。
  • 《驚奇隊長》有什麼關於《復聯4》的彩蛋或者暗示呢?
    這部電影又受到廣大漫威粉的喜歡,在短短的3天之內票房就破了6億人民幣,這已經打破了國內好多大賣國產片的票房,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這部電影裡有好多《復聯4》的暗示。Captain Marvel還記得漫威之父斯坦李吧,就是那個幾乎客串了所有漫威電影的有趣老爺爺,他也出現在《驚奇隊長》的彩蛋裡,依舊是很開心的樣子,這也是為了紀念他而將他放入彩蛋裡,預示著《復聯4》也將會是一個漫威時代的結束和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 當初說《流浪地球》不符合科學,那麼現在《復聯4》為什麼不說?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這部漫威有史以來場面最大,世界最為宏大的電影,在24日凌晨00:00在中國開啟了全國首映!   現在僅僅是三天不到票房就已經超過了13億,票房增長的速度,已經超過了現在中國票房前兩位的《戰狼2》和《流浪地球》,這或許一方面是因為其票價相對來說更貴高一些,當時另一方面也是這部電影本身的觀眾基礎多
  • ...難以置信」「激動人心」……還有多少吹捧《復聯4》的形容詞?
    現在,我們需要你們的配合:當你看完《復盟4》時,不要劇透,因為你肯定也不想別人給你劇透。信的結尾還有句話:「記住,滅霸仍然需要你的沉默。」這來源於當年《復聯3》的劇透信,那封信有句臺詞是「滅霸需要你的沉默」。其實,打死不劇透,一直都是《復聯》系列電影每次開播前的規定操作。昨天在主創提問環節開始後,主創們開始頻繁顧左右而言他。
  • 《復聯4》鋼鐵俠葬禮暖心一幕,你看毀滅者的衣服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很快就要在國內下映,這也是片子比較尷尬的地方,因為該片目前全球總票房26.16億美元,只與影史票房第一的《阿凡達》差距1億多美元,但奈何片子沒有獲得延時密鑰,所以能否超越就看這最後幾天了,影迷們如果喜歡這部電影,還有最後的時間去為該片貢獻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