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ing Day將至,簡單打幾個字。
棒球的Opening Day不同於其他項目,至於怎麼不同,我猜大概是因為棒球季在春天開始,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一時間想不起哪種運動是在春天開始的,除了F1,但是F1好像都在澳洲和熱帶國家開季。不是剛要進入秋天就是整年慵懶的地方,遠沒有身處北美大陸,四月初冰雪消融,然後大傢伙拎起棒子興衝衝去打球的快感。
老實說,今年之前不會有人想到Opening Day可以晚到七月底,現在球迷們儼然已經沒了那種翹首以盼的感覺,球員們態度更微妙,以往只需要專心打球就夠了,現在還得想一些有的沒的。
除了天氣轉熱,激情不在之外,球迷們可能更多的被勞資雙方的談判傷到了心。看著Millionaire和Billionaire們扯頭髮般的掐架肯定有點不是滋味。
小球迷們不願看到球員罷工
亞利桑那和佛羅裡達熱到不適合打球,「春訓」也因此改到了自家球場。對於球員們來說肯定少了點什麼,沒有從春訓基地整備回家的那種儀式感心中肯定空落落的。就好像上學時上午第二節課沒做眼保健操,暑假過後沒返校就開學了,至少對於處女座來說有些不完整。
所以,當初如果能預見勞資雙方會僵持那麼久的話莫不如在阿拉斯加蓋上個15座球場,不僅能當夏訓基地,如果想要Bubble的話還能隨時啟用,同時還能緩解美國國內就業壓力,可謂是一舉N得。
揚基名宿迪馬喬(Joe DiMaggio)曾說,「有幸在Opening Day出場就好像孩提時代參加生日party,總覺著要有好事情將發生。」
或許用春節比喻更能讓中國人理解迪馬喬這番話,小時候的春節至少有十天左右的時間不用去補課班,從小年開始還有鞭放,看電視也不受限制,甚至還能玩一會電腦 ……我對春節一切美好的回憶都停留在12歲之前。
對熱愛棒球的人來說,Opening Day更像是一個節日,而第一支熱狗或是第一個球就是好像是大年三十的餃子,正月十五的元宵和中秋節的月餅。
Opening Day變得更像一個節日
也確實啊,馬林魚球迷可以沉浸在與揚基戰績持平的喜悅中;而揚基球迷知道自己主隊肯定是奪冠大熱門,腦海中全是兩尊兩米高的外野巨炮合力轟出三位數本壘打畫面;道奇球迷肯定會捧著那張強得無死角的大名單在被窩裡傻笑;大都會球迷這時候看了看自己球隊的傷病名單……嗯,只有一個辛德加德。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一周之後馬林魚連揚基的尾燈都會看不到;斯坦頓和賈奇指不定誰又躺了;道奇球迷已經在被窩裡樂了三五年,但是他們上一座還是1988年帶回來的;至於大都會,他們的傷病名單肯定不止這麼短。
過後往回看,這或許只是一場普通的常規賽,有誰還記得去年卡諾轟了謝澤爾一發本壘打?但是卡諾還是如預期般呈自由落體狀態下滑,而謝澤爾則是穩如老狗,賽揚票選連續七年位列前三。
去年揭幕戰Cano棒打Scherzer
名人堂投手,印第安人名宿溫(Early Wynn)也曾說,「無論什麼時候,被任命為Opening Day的先發都會讓自己的心跳有些許的小加速。」
1959年,這位時年39歲的老將斬獲了他生涯唯一一座賽揚獎,若不是這項獎1956年才設立他一定能收穫更多賽揚獎獎盃。
作為包下第一個餃子或者第一個切月餅的人,溫確實有理由激動。但是並不是每家的餃子煮出來之後都一個不漏的躺在鍋裡,下面這幾位先發投手就堪稱棒球界的「餃子大師」。
和溫頂著同款棒球帽進入古柏鎮的費勒(Bob Feller)就是史上餃子包得最好的一個,他曾在Opening Day扔出了無安打比賽。那是在1940年的Comiskey Park,那天,春寒料峭的芝加哥才零度左右,年僅21歲的費勒就在這種情況下投出了生涯第一場無安打,比分是1-0,小費勒頂住了壓力。
年邁的費勒
五十年之後,年逾古稀的費勒回憶起當時那場比賽,他表示之前的熱身賽自己投的很抖,但是賽季正式開始時自己瞬間就變得生龍活虎,一場Opening Day無安打也由此而生。
事實上,這場Opening Day無安打差點被費勒和主帥維特(Ossie Vitt)聯手毀掉,第二局的時候,費勒接連送出保送和暴投,整場比賽,費勒送出五次保送,但是白襪打者始終沒辦法從他手裡擊出安打。
順帶一提,最接近從費勒手中敲安的是白襪的名人堂遊擊手阿普林(Luke Apling),他在其中一個打席耗了費勒15顆球。
那場無安打似乎點燃了費勒心中燃燒的投手之魂,之後他又曾七次作為球隊的Opener,三次送出完封。
其實費城運動家的名人堂投手彭諾克(Herb Pennock)有望先費勒一步,在揭幕戰完成無安打,但是在1915年的Opening Day上,在面對最後一位打者,紅襪的名人堂外野手庫珀(Harry Hooper)時,將他擊出的高彈跳滾地球從自己頭頂放過,錯失封殺機會。
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好好的一鍋餃子,在乘到最後一個的時候被勺子劃破了皮。
偉大的名人堂投手羅伯茨(Robin Roberts)也曾差一點達成Opening Day無安打的成就,這位堪稱大聯盟史上最厲害的大年夜餃子師傅在1950年的那場揭幕戰上倒在了8.1局,心態略崩的羅伯茨師傅又接連被敲了6安,直到有一個餃子被敲得粉碎,掉了一分,連零封都沒有達成。
「1949年我投的就不錯,所以1950年我被選為揭幕戰先發,去開啟更美好的未來。」也確實,從那年之後羅伯茨一直擔任費城的揭幕戰先發,一連12年,這也是大聯盟連續為一支球隊出任揭幕戰先發投手的紀錄。
一個出色的餃子師傅偶爾也會有煮漏的餃子,但是如果你足夠厲害,你就能一直有機會在大年三十那天掌勺。接下來的幾位投手都是十幾年如一日的在揭幕戰那天登板投球,對他們來說,投出球隊賽季的第一球就好像是呼吸一樣平常。
其實能有如此成就是最難的,因為你不光要強,還要強得夠持久,同時還得運氣好,不能賽季一開始就躺在傷病名單中。林瑟肯(Tim Lincecum)和桑塔納(Johan Santana)就是不夠持久的典範,即使足夠持久如虎王(Justin Verlander)也在2015年因傷將開年大餐主廚的位置讓給了普萊斯(David Price)
和羅伯茨一樣,西弗(Tom Seaver)也曾連續12年出任揭幕戰先發,但是他中途從大都會去到了紅人,同時他的累計揭幕戰先發次數也是多達16場,傲視整個大聯盟。連續揭幕戰先發紀錄屬於莫裡斯(Jack Morris),1980年到1990年,他一直都是老虎的揭幕戰先發,之後三年轉會到雙城和藍鳥之後他依舊擔此重任。
西弗堪稱MLB史上最偉大的投手
其實卡爾頓(Steve Carlton)差點打破了羅伯茨的紀錄,1972-1986年這15年間,除了1976年,他都是費城人的揭幕戰先發投手。
廚師這一行,難就難在眾口難調,佩裡(Gaylord Perry)可以說是這一塊的翹楚。巨人、印第安人、遊騎兵、教士和水手這五家都曾認可他的實力,邀他來包新年頭一頓餃子。佩裡師傅則是更偏愛巨人,1991年他頂著巨人的球帽進了古柏鎮。
佩裡名人堂紀念碑
佩裡師傅同時也是最吸粉的一位廚師,1974年4月7日的克利夫蘭市政球場,他站在74420名觀眾面前完成了這頓開年饕餮盛宴,這也是迄今為止揭幕戰比賽觀眾出席人數紀錄。
講到這就不得不提一位擀皮和面煮餡一把挑的好手,他就是參議員名宿詹森(Walter Johnson)。這位史前巨投在生涯14次在揭幕戰中亮相送出了驚人的7次完封。1926年,當時已經38歲的詹森在面對費城運動家的揭幕戰中送出15局完封,那也是屬於他最後的榮光,一年之後,他便結束了自己21年的職業生涯。
但是詹森遠不是最老的一位揭幕戰先發,換過韌帶的約翰(Tommy John)1988年在他生涯倒數第二個賽季以45歲的高齡還作為揚基的先發投手出戰,五年之後46歲的「德州快車」 萊恩(Nolan Ryan)便以46歲的年紀打破了他的紀錄。
四十多歲的萊恩打起人來毫不手軟
上述那麼多偉大的投手在揭幕戰中的戰績都沒有一個人出色,那就是藍鳥投手基(Jimmy Key),這位生涯兩次差一步拿下賽揚獎的投手在他全部的揭幕戰先發比賽中繳出了7勝0敗的成績。可惜的是這位曾五次入選明星賽的強投在2004年首次有機會競逐名人堂時只收穫了3票,直接出局。
「請財神」是不少地方一個重要的新年習俗,棒球比賽同樣也要請開球嘉賓以求在新賽季有個好兆頭。身處首都的球隊在「財神爺「的選擇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總有美國總統跑到球場給他們開球。
1910年4月15日,時任總統塔夫脫成為首個以總統身份為華盛頓棒球隊的Opening Day開球的嘉賓,從此,Ceremonial First Pitch就成了一個傳統,幾乎所有的總統都跑到過棒球場開球,他們活動的範圍也不僅限於Opening Day,世界大賽、全明星甚至日本大賽曾出現過歷任美國總統的身影。
開球的塔夫脫總統
如果這篇文章寫在四年前,我完全可以說所有美國總統都出席過Opening Day的開球,但是因為那個人的出現,我現在必須改寫法。其實卡特總統任上只出席過1979年的世界大賽的開球儀式,但是他卸任之後,2004年於聖地牙哥的佩可公園落成儀式上達成了該成就。
眾多為參議員請來的「財神爺「中,最有才的非杜魯門莫屬,這位二戰之後上任的「村夫」曾在1950年的Opening Day上用左右雙手開球。效果最好的「財神爺「就應該是塔夫脫和「百靈鳥」威爾遜了,參議員在他們的聖光護體之下不曾輸球。
但是參議員的實力在「後詹森時代」急轉直下,受此影響,胡佛總統出席的揭幕戰參議員只取得了1勝3負的成績。比他還慘的是甘迺迪的繼任者林登-詹森,當時老參議員搬至明尼蘇達,新參議員菜得摳腳,1964-1967年間,詹森曾三次擔任揭幕戰開球嘉賓,但是參議員無一例外都輸掉了比賽。
1970年是華盛頓沒有棒球隊的第一個賽季,無球可開的尼克森只能在退而求其次選擇在季中的明星賽擔任開球嘉賓。1973年,尼克森轉變了思路,既然華盛頓沒有球隊,我就去其他地方,就這樣,他回到了家鄉加州,成為了當年安納海姆天使的開球嘉賓,他也就此成為史上第一個在新年夜移駕他城的「財神爺「。從此之後,大多數美國總統都選擇就近庇護金鶯,直到2005年華盛頓重新有了國民。
柯林頓為金鶯開球
近年,不在家吃年夜飯越來越流行,MLB也一樣,從1999年開始就多次到別人家的地盤上吃年夜飯。
1999年4月5日,洛基在墨西哥蒙特雷以8-2的比分戰勝了教士,隔年MLB更是將揭幕戰搬到了太平洋那邊的日本,小熊在東京巨蛋和大都會兩場比賽平分秋色。嗯,雖然很不美國但是蠻符合東方文化的,入鄉隨俗確實是一件很討喜的事。2014年,MLB首次在秋天「過年「,三月底在雪梨板球場,道奇兩勝響尾蛇,延續了前一年國西奪魁的氣勢。
教士在史上第一場海外揭幕戰不敵洛基
比起包餃子的投手和財神爺一樣的開球嘉賓,打者更像是敲鐘的那個人,拎著棒子,提醒著球迷新年的到來。
曾經最強敲鐘人易主正是Opening Day 上發生,1974年的辛辛那提,阿隆(Hank Aaron)的首個打席就擊出了一支本壘打,這是他個人生涯第714轟,剛好追平魯斯(Babe Ruth)。
阿倫追平魯斯的一轟
說起來紅人的Opening Day也是有故事的,作為第一支職業隊,從1876到1989年間他們都享有在主場開季的福利,只有1877年和1966年因雨破例。1990年4月10日,他們在太空人巨蛋8-4戰勝太空人,這是他們建隊一百多年來首次按照賽程表沒有在主場開季。
但是也正是那一年,後「大紅機器」時代的紅人們一路披荊斬棘,取得91勝位列國西第一,季後賽中先是戰勝海盜,再橫掃運動家,取得隊史迄今為止最後一冠。
只聽鐘響一下肯定不過癮,喬-託雷(Joe Torre)是唯一一個連續兩年在揭幕戰都能讓球迷聽到兩聲鐘響的敲鐘人。1965年,他的雙響炮幫助密爾沃基勇士4-2戰勝了紅人,轉年球隊搬到了亞特蘭大,他在揭幕戰對陣海盜的比賽中複製了這一壯舉。
作為教練,託雷的戰績更加彪炳,畢竟2014年他是以教練的身份入選的名人堂。他最被人熟知的肯定是世紀交替之際帶領揚基那段時間,但是在生涯早期帶勇士的時候,他同樣也是一位優秀的教練。1982年,勇士在他的帶領下取得了開季13連勝。
威廉士(Ted Williams)是迄今為止最後一個單季四成打擊率的球員,但是你知道麼,他Opening Day的表現更為驚人,可謂是史上技術最好的敲鐘大師。生涯14場揭幕戰擊出過三支本壘打累計14分打點,打擊率高達.449,並且在他出席過的每一場揭幕戰都有安打進帳。
雖然威廉士師傅技術好,但是敲得不夠響,羅賓遜(Frank Robinson)就曾在四家的地盤上在Opening Day這一天八次將鍾擂得隆隆作響。1975年,以球員兼教練身份開季的羅賓遜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一位黑人主教練,在那場比賽,他將自己排進了先發打線,並擊出了八支揭幕戰本壘打中的最後一支。
史上最偉大的黑人之一羅賓遜
波多黎各外野手勒扎卡諾(SIxto Lezcano)則是完美敲鐘次數最多的師傅,他曾兩次敲出四分的鐘。勒扎卡諾生涯只擊出了148支本壘打,其中包括3支滿貫炮,但是有兩支都出現在揭幕戰。
1982年,雙城的新手敲鐘師蓋蒂(Gary Gaetti)差點成為首個在Opening Day當天三次成功撞鐘的人。他在第二局挑戰場內本壘打時失敗,之後的比賽擊出了兩支本壘打。
首位達成該成就的打者是藍鳥名宿貝爾(George Bell),中招的是皇家準名人堂投手賽博海根(Bret Saberhagen),貝爾挾著上賽季47轟和美聯MVP的餘威敲打了這位年輕的賽揚投手,如夢方醒的賽博海根隔年也拿下了人生第二座賽揚獎獎盃。
曾經天賦異稟的賽博海根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Opening Day逸聞還有很多,比如紅襪的準名人堂外野手埃文斯(Dwight Evans)在1986年對陣老虎的賽季首戰首打席首球就敲出了一支本壘打,這響紀錄不可能會有人打破。
更早的時候還有更奇怪的逸聞,1907年4月11日的紐約大雪封城,一天之後紐約巨人的揭幕戰如期而至。巨人很快0-3落後於費城人,春寒料峭也凍不滅紐約球迷的怒火,於是乎他們開始朝球場內扔雪球。場面一度很混亂,需要靠警察去維持秩序,憤怒的裁判也直接判費城人獲勝。
1912年還是在紐約,在巨人對陣布魯克林道奇的揭幕戰中,只六局巨人取得了18-3的領先,隨後大批球迷通過欄杆爬進球場,使得比賽直接取消。
費城人是MLB最老的球隊之一,1890年之後更是連名字都沒改過,但是同時他也是聯盟歷史上最爛的一支球隊,1976年之前只打過兩次季後賽即世界大賽,不出意外都落敗。若說1969年之前只有一個季後賽名額倒是情有可原,但是分了東西區之後費城人還是連年墊底,直到施密特(Mike Schmidt)的出現。
與施密特到來的還有球隊的「神企劃」,他們選擇讓普通球迷為Opening Day開球,以提升球隊影響力。各種「風箏人」、「火箭人」、「降落傘人」和「雜技人」跑到老兵球場,出席球隊的Opening Day。
1975年,芝加哥商人維克(Bill Veeck)買回了心念念的白襪隊,轉年的Opening Day上,他「夥同」球隊經理和助手身著復古軍裝,從球場的中外野走到了本壘板前。同時,他還想出了讓侏儒在球場販賣啤酒和零食的營銷手段,要是擱在現在肯定會被一通狂批。維克當時本來想著侏儒個子矮,穿梭於觀眾席見不會遮擋球迷們的視線,但是他低估了啤酒飲料的重量,一米出頭的侏儒們顯然很難像常人一般拖著一打啤酒的託盤健步如飛,用當時目擊者的話說,啤酒飲料花生米撒了一地。
Veeck滑稽的進場儀式
以前的職棒比賽不像現在這樣準備的如此充分,二戰之後的首個賽季,可能是為了讓球場看起來更喜慶一些,波士頓勇士在外野的座位和欄杆上刷上了紅油漆。但是眾所周知四月的麻省還是很冷,油漆沒有按照預期的速度晾乾,大批坐在外野的觀眾衣服褲子上蹭上了油漆,球迷因此跑去找球隊要賠償。這要是擱到現在,蹭上油漆的衣褲在eBay上肯定能拍出不低的價格。
更尷尬的事情發生在道奇身上,他們在1962年啟用了現今仍在使用的道奇球場,但是當觀眾們在揭幕戰湧進球場的時候,球隊才發現新球場並沒有安裝飲水設備。
時間拉回五十年前,1913年,當時道奇還在布魯克林,球場工作人員弄丟了觀眾席上某個區域的鑰匙,這導致大量買票進場的觀眾只能在紐約的寒風中站了看了比賽的前半段。
「當你贏下了揭幕戰之後,你心裡會有底,畢竟你知道你不可能全敗了。」
溫在1972年接受採訪時說了這番話,水手投手帕洛特(Mike Parrot)則是在八年之後完美詮釋了這番話。1980年的揭幕戰,帕羅特先發6.1局失3分拿到勝投之後連吞16敗,即使九局失兩分的好投也沒法阻他吞敗,最終賽季27次出場繳出了1勝16敗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