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靜顏。
發現了嗎?
近幾年來在網際網路上最流行,傳散度最廣,也最令大家心有戚戚的一句調侃是:
「不婚不育保平安。」
雖然不乏許多人敲下這句話,只是跟風起鬨而已。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要靠遠離婚姻和生育,才能保證個人的人身安全……也真的太諷刺了些。
比如最近的一個陰間新聞:
千百年來,所有人想到婚姻和戀愛,腦海裡的彈幕齊刷刷的都是祝福,美滿,溫馨和甜蜜。
而近幾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新聞曝光,將一系列從前未曾被曝光的陰暗麵攤開在太陽底下。
沒人能料到,本該是甜甜的戀愛背後,竟然也深藏著暴力和殺機。
郎才女貌的天作之合,
怎麼落得如此下場???
11月25日是#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
而在這一個反對家暴日中,最被大家關注的莫過於體育健將張培萌在當天發布聲明:自己對家暴妻子張漠寒的回應。
為了照顧不太關注體育新聞的朋友們,這裡做個前情回顧:
田徑場上短跑界「小飛人」張培萌,是體育圈內頗有實力的體育健將;
而妻子張漠寒,是中國傳媒大學的高材生,在甘肅衛視全景足球擔當主持。是著名的足球解說員,美貌與實力兼具,出道時被譽為泰達女神。
在2018年平昌冬奧會期間的某個節目上,兩人因為工作合作而相識。
張培萌可謂對女方一見鍾情,對張漠寒展開了猛烈的追求攻勢,沒多久就俘獲了佳人的芳心,官宣戀情。
兩人在人生大事的進度上,也如同按下了2倍速鍵:
2019年5月求婚,6月結婚,婚後不到4個月,女兒在10月份出生。
張培萌VS張漠寒,兩個都是體育圈名人,兩個金童玉女的婚姻,一度在別人眼裡是令人豔羨的天作之合。
距離結婚也才一年多,本該是蜜裡調油的新婚小夫妻,卻在最近公開互撕,懟得轟轟烈烈。
10月15號,美女主持張漠寒在微博發文,曝光丈夫張培萌長期對其家暴,哪怕是在身懷六甲的孕期,也依然沒有停止過動手。
同時曬出家暴後驗傷的種種證據和照片,包括且不限於:手指甲被掰斷充血照,拳打腳踢的淤青,血痕,掐脖子的指甲痕跡……
放個示意圖,還有更血腥的就不發了。
而且在多次家暴後,男方迅速地跪地、痛哭、求饒、發誓永不再犯……這一系列的行為讓張漠寒一次又一次地容忍並原諒了對方的暴力行徑。
因此,男方的家暴從戀愛期間,到婚後孕期,到坐月子,哺乳期,一個不落。
張漠寒都忍了,直到發現男方撩騷出軌。
張漠寒坦誠自己有一個錯誤的觀念:覺得家暴沒什麼,只要丈夫不出軌就行。
向來在家暴中隱忍的她,卻首先收到了男方的離婚協議。
在商議離婚的過程中,女方帶著不滿一歲的孩子回娘家,因故離開期間,男方帶人強搶民宅,把小孩搶走了。
張漠寒不得不通過曝光此事,來換回自己的孩子。
可惜,在8月24日孩子被搶後的將近半年裡,張漠寒一直未能再見到女兒。
女方10月15日曝光此事,男方在時隔40多天後,特地選了反家暴日當天,來做出回應。
回應的內容太長不看版本:
1. 發了幾張抓撓留下印記的照片;
2. 睪丸受損就診單;
3. 前妻坐在車頂上耍潑,孕期爬牆要挾的照片;
4. 妻子都在扮演受害者角色,實際上自己才是受害者;
5. 借他人之口污衊妻子聲譽:「經常有圈內人給我帶話,講她在圈子裡周旋於已婚和未婚男人之間的不光彩過去,提醒我不要做'接盤俠'。」
6. 聲稱妻子揮霍,拜金,虛榮,需要經常給她發紅包,買東西,轉帳才能哄好;他普通家庭不堪重負;
7. 妻子強勢彪悍,帶走孩子卻不用心照料,他是個老實巴交愛女如命的好爸爸,帶走女兒合情合理合法……
男方回應之後,女方張漠寒再次回應,一一把對方陳述中的漏洞逐一反駁,並放出家暴後與男方一家要保證的錄音,以及各種微信聊天記錄。
坦陳:被打的時候有還手,也有反抗。
但這並不代表首先動手的一方沒有錯,國際反家暴日,她站直了。
我蹲守評論區,圍觀了一圈輿情:
有聞到一絲反轉氣息,就喜大普奔地轉發辱罵:「反轉了,事情不能看表面」,「最毒婦人心」,「這麼強勢怪不得會被打」的網友;
也有為女方惋惜,覺得女方更可信的網友,為其聲援:
身高1米9,運動員體格,在婚禮上堂而皇之的承諾:
「不欺負你,不罵你……沒說不打你。」
什麼樣的男人會想到在婚禮致辭的時候,突兀講一句:「沒說不打你???」
這句話細思極恐。
雙方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階段,不妨靜觀其變,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但在雞蛋和石頭之間,如果非要做選擇,我永遠會站在雞蛋那一方。
被縱容的搶奪、藏匿:
懷胎十月卻失去孩子的母親。
比起兩個成年男女的撕扯,更可憐的是那個人事未知,就淪為父母之間搶奪的籌碼的孩子。
有這樣的一個數據:
律師協會婚姻家庭委員會副主任張荊,在裁判文書網抓取了700多份涉及撫養權、探望權的判決、裁定,其中約有11%存在搶奪、藏匿孩子的情況。
實施方多為父親一方。
借著公眾人物孩子被搶奪、藏匿的東風,讓一個不為人所知的小眾群體浮出水面:「紫絲帶媽媽」。
在有關離婚、撫養、探望的案件中,約有10%的案件會出現女性不允許見孩子,甚至是孩子被暴力搶奪,然後消失的情況。
這些找不到孩子的媽媽,被稱為「紫絲帶媽媽」。
天津的未婚媽媽王建娜稱,三年前男友聚眾圍毆她,暴力搶奪女兒,至今3年以來男方下落不明。上訴8次依然被判決:前男友獲得女兒的撫養權。
哪怕女方的學歷、收入、家庭條件均比男方更優越。
這還是未婚的階段,就已經縱容男方搶奪孩子的惡習。
如果是存在婚姻關係,利益糾葛的話,這種搶孩子的行為就更囂張了。
而在搶奪之後,大部分的男方家庭會在孩子面前惡意中傷母親,詆毀妻子:「你媽貪慕虛榮,已經拿錢走了/你媽生了其他小孩,拋棄你了。」
挑撥離間,讓生母承受失子之痛之餘,還要遭到親生孩子的誤解。
之前靜顏也寫過一篇生育的科普《「完美嬌妻」吉娜口碑崩塌:懷孕時保持不了身材,不配做女人???》,陳列了一個女人要成為母親,到底要經歷多少的痛苦:
孕期嘔吐,腰疼,失眠;生產期間難產,十級陣痛,陰道側切;生育後哺乳的皸裂之痛,漏尿,子宮脫垂……
女性懷胎十月,冒著生命危險生下孩子,哺乳期又一整年。
當真的是拼了命,才生出來的孩子。
張漠涵在生女兒的時候難產,後續被搶救了一天才被救回,真正算得上是從鬼門關走過一回。
女兒尚且在哺乳期的時候,理應是被判給母親的,這次卻被男方搶走。
而男方還言之鑿鑿自己的行為合理合法。
我簡直滿腦子都是:???
你有事嗎?懷胎十月的是你嗎?陰道側切的是你嗎?一夜N次夜起餵奶的是你?
男性在床上爽十秒鐘,哆嗦幾下就能當爹……
就這還有臉說孩子是你的命?
都說生育是父母雙方的事情,但真正直面生育的痛苦和犧牲的,從來都只有女人。
「反對家暴」的議題,
為何反反覆覆,沒完沒了?
反對家暴這個議題,從許久之前,就如同「月經貼」一般反覆,頻繁地被提及。
但既然一個話題的熱度經久不息,就意味著背後有久治不愈的頑疾。
而希望每一次媒體的曝光,能一次又一次地戳破膿瘡,剜去腐肉,直面傷口,讓肌理新生。
根據世衛組織數據顯示,世界上每3名女性中就有1名在一生中曾遭遇過身體暴力或性暴力,這些傷害多數來自親密伴侶。
而在中國,這個數據也同樣令人瞠目:
全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
平均每7.4秒就會有一位女性受到丈夫毆打。
我國每年有15.7萬婦女自殺,其中60%的婦女自殺是因為家庭暴力。
而家暴,有一次就有無數次。
在遭受家暴的女性之中,她們大約被家暴35次後才會公開尋求幫助,因為至今在無數女性眼裡依然秉承著「家醜不可外揚」的觀念。
又或者像曾經的張漠涵那樣,在對方的痛哭流涕下心軟,以為「他以後會改」。
就在這種隱忍,憐憫,畏懼情緒之下,家暴方才會有恃無恐。
回顧開篇的那句調侃:「不婚不育保平安」。
雖然有戲謔的成分,但在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女性網友們對婚育的恐懼。
畢竟,僅僅只是今年以來,被曝光的殺妻、家暴案件已經頻繁得令人麻木了。我只消說幾個關鍵詞,大家回想一下相關案例:
杭州女士被丈夫分屍拋入下水道;
拉姆被前夫淋汽油焚燒;
因為無法生育被虐待致死的方洋洋;
上海新婚3月殺妻焚屍案;
夫妻糾紛將妻子分屍裝入行李箱拋屍;
西寧市懷疑老婆出軌殺妻……
還有林林總總不知姓名的女受害者,以每2~3日一起的頻率頻繁地曝光。
如果沒能拿出更多的法律嚴懲示範,沒能給予所有人應該有的警示——
只是空口讓女性不要恐婚,相信男人,未免有點空中建樓閣的內味。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相信在婚戀場上也不例外。
不妨分享一句行走江湖的準則:「同態復仇: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如果對方真的赤誠以待,那當然值得你以一生託付,用真心回饋;但如果在婚戀之前,甚至在婚戀期間發現對方的暴力和惡習,勸大家正面剛,不要慫。
如果體力孱弱無法取勝,那就智取。
人在江湖飄,如果在一段關係裡沒有真心交換,那就只剩下赤果果的利益糾葛。
而人與人之間的博弈就是這樣 ——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如果非要做個選擇,那我希望大家在被欺凌,遭冷待的時候有能力,有智謀,也有勇氣去奪回主動權。
總是有人要贏的,那為什麼不能是你呢?
向左滑動有驚喜
◢也許你還會喜歡◣
點讚和在看,我都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