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純淨、健康」「24小時現制現售」、「比自來水好喝,比純淨水便宜」……5升水僅售1元,購卡還有額外優惠......
如今,在小區都能看見直飲水機上打出這樣的廣告,居民只要投入硬幣或刷卡便可直接取用直飲水,這給市民帶來了不少實惠和便利。
那麼直飲水機裡的水到底能不能「直飲」,引發了市民的思考和討論。直飲水機裡的濾芯是否會定期更換?淨化過的水,在取水口和裝桶時是否有二次汙染的可能?這些直飲水機又由誰來監管呢?
在談到居民質疑水質安全的問題時,進行日常維護管理的工作人員說,「直飲水機內部有專門的RO膜對自來水進行過濾、清洗,水中的溶解鹽類、微生物、有機物等都能得到有效過濾,過濾後的水可以直接飲用。」
接著就有專業人士指出:TDS(溶解性總固體)只是水質檢測指標之一。菌落總數、大腸菌群、渾濁度等毒理學、微生物學指標才是水質能否直飲的重要衡量標準,但這些指標用TDS檢測筆無法測出。
現在存在著一個監管問題:
缺少統一監管模式,現行標準尚需完善。
面對直飲水商家出具的合格規範的水質檢測報告,相關負責人說,「其水質靠商家自行送檢或衛生監督部門抽檢,檢測單位只對送檢的當批次水質負責,和機器上後期流出水的水質無關。」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小區直飲水機如果監管維護不力的話,水質必然難以保證。居民買水時一般是自帶容器,若消毒不嚴格或自己放水接水時不當心,都有可能造成水質汙染。他建議,「直飲水」最好也燒開喝,並且不宜久置,最好一兩天內用完。
用直飲水機消費者該注意什麼
看飲水機是否有生產公司、產品型號、衛生許可標識、資質報告等信息,且產品型號、廠家等信息不應是手填的;
看機身上的 《水質監測記錄表》是否及時填寫,時間間隔是否過長;
看衛生部門的產品衛生許可批件是否仍在有效期內;
看是否有工作人員定期更換濾芯、清洗、更換管路並進行張貼公示;
看出水口是否清潔衛生有防塵罩,機身按鈕、顯示屏等設備是否完好無損。直飲水機一般安裝在室外,如果沒有進行定期清潔的話,會導致輸水管滋生細菌和有害物質。
所以說建議最好別直接飲用直飲機的水,並且不要長期飲用直飲水或純淨水。
自來水中的礦物質是人體礦物質的來源之一,人體對其的吸收率也較高,如果某些直飲機的過濾效果已經達到純淨水的程度,即在過濾過程中已經把水中的礦物質去掉,那就太可惜了。
你,學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