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都有界限,人心中的情感更甚,因為情感的複雜特性,相應的界限也會模糊許多。在許多人的心中,界限的意思就是到此為止,兩個人交流的深度到此為止,所相隔的距離也到此為止,不要多踏入一步,一旦越界就會變成另外一種情感了。
經過多部文藝作品的渲染,在很多人的心中他們會認為模糊的情感是最深刻和美好的,所以才會發明了曖昧期這個詞語,也就是兩人相處中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狀態。的確在相互試探的階段,內心情感總是非常豐富。近日,有一部老電影引起了筆者對情感界限的思考,這部電影叫做—《這個殺手不太冷》。
「人生總是這麼痛苦嗎?還是只是小時候才會這樣?」「—總是如此」。
這《這個殺手不太冷》中的經典臺詞,不受重視的二女兒瑪蒂爾達擁有著一對不負責任的父母,她是一個很獨立很孤獨的少女,一直以自己的方式過著生活,身上也擁有著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沒有的品質。
一個人孤獨地坐在旋轉樓梯上,瑪蒂爾達向男主裡昂詢問這個問題。呆呆的裡昂和瑪蒂爾達是鄰居,雖然在公寓走廊常常見到,可是裡昂卻並不是一個喜歡交際的人,可能是和他的職業相關,裡昂是一個強大的殺手,對人非常冷漠。
因為瑪蒂爾達家中的一場慘劇,除了她一家四口都被殺害了,小小的瑪蒂爾達為了不被發現強裝鎮定地向隔壁的裡昂求助,至此鬼馬少女和冷漠殺手就這樣產生了交集,兩人原本是鄰居之間的界限也逐漸開始改變了。
裡昂和瑪蒂爾達之間究竟是愛情還是親情,從頭到尾電影都沒有給觀眾一個確切的答案,少女想要為家人復仇,所以開始向裡昂學習成為一名殺手,而對於習慣於孤獨為伴的裡昂,瑪蒂爾達付出的是最難得的陪伴,就是這樣,在一點一滴的相處中,裡昂和瑪蒂爾達走進了彼此的心。
有一些人認為他們之間存在的是親情,而又有另外一部分觀眾篤定是愛情,而在動畫中瑪蒂爾達已經給了大家一個自己的答案。她說
「我想我愛上你了,裡昂」她說「自從我遇見你之後,我的胃痛就好了」。
在單純的女孩瑪蒂爾達的心中這就是愛情,而對於裡昂來說,在電影中的很多細節同樣也可以看出是愛,例如在咖啡館裡看見男孩子接近瑪蒂爾達,他會吃醋,而瑪蒂爾達的到來,也讓活得麻木而冷漠的裡昂嘗到了生活的滋味。這難道不是愛情嗎?
親情與愛情之間擁有著一個界限,跨過了就會變成另外一種形態,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在面臨這兩個感情的轉換,都在情感的界限間徘徊。
很多人說,愛情終將會趨於平淡,沒有永恆的愛情,只有永恆的親情,所以不管在年輕的時候愛得有多麼轟轟烈烈,最後還是會變成如流水般的親情。這是一種悲觀的說法,親情與愛情的確有一個界限,每相處一秒鐘就會向界限移動一分,但是永恆的愛情還是存在的。
或許不是你儂我儂的甜言蜜語,又或許不是生死相依的依然追隨,但是愛情總是伴隨著怦然心動的出現。很多人現在用適合這個標準來衡量自己的交往對象,他們覺得對方學歷適合、家境適合又或者是性格適合,所以就會交往甚至踏入婚姻殿堂。
但是愛情就是愛情,即使一開始就想要變成親情也不能夠跨越轉變的界限,所以這些人之間往往都會以悲傷的結局收場。尤其是在現代人們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之後,將就就會變成婚姻和家庭不幸福的開始。
感情之間擁有著一個界限,這個界限是不能夠被忽略的。這就像是一個既定的程序,或者是水桶上的木板,缺少一個步驟,或者一塊木板都會造成不如意的後果,所以感情之間的界限無法忽略。看似模糊的界限實際上非常清晰,例如瑪蒂爾達和裡昂之間就是很明顯的愛情。
因為有心動,所以就是愛情,而親情更加平淡一些。在我們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混淆這兩種感情,所以對於婚姻很多人都會有一種悲觀的看法,對於情感上的悲觀態度,是每個人應該努力避免的事,希望每個人都能夠學會去分辨這個界限,學會享受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