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王佳妮4月28日報導:隨著國內復工復產的加速推進,近期,上海機場國內航班客流量逐步回升。「五一」小長假臨近,虹橋機場安檢部門通過「智慧安檢」「一米提示」等多種方式,保障旅客出行安全順暢。
旅客使用安檢自助驗證閘機進行證件核驗(虹橋機場供圖)
東方網記者從虹橋機場獲悉,目前,該機場T1、T2啟用的自助驗證通道佔當前在用安檢通道數的80%,持二代身份證乘機的旅客可使用該通道完成「無接觸」證件核驗檢查。針對持非二代身份證乘機或兒童等必須通過人工驗證的旅客,虹橋安檢則在人工驗證櫃檯全部加裝亞克力透明防護板,通過形成物理隔斷,進一步減少飛沫傳播和交叉感染風險。
機場方面安排專人維序,提醒旅客保持1米間距離(虹橋機場供圖)
雙語提示牌(虹橋機場供圖)
針對近期客流平穩回升,虹橋安檢建立直接信息溝通渠道和「次日航班當日報」通報機制,密切關注航班架次及客流變化,從而提升安檢效率,減少旅客待檢時間。同時,為避免旅客大量聚集,虹橋安檢在待檢區及通道前端增設多塊中英文溫馨提示牌,提醒旅客在排隊待檢和安全檢查時自覺保持1米左右的安全間隔。
疫情期間,旅客乘機時攜帶物品有何要求?哪些是禁止攜帶或託運物品?對此,虹橋機場為旅客提供了一則「機場安檢防護物品攜帶小貼士(僅限疫情期間)」
【口罩】
普通醫用口罩/N95口罩:可隨身攜帶或託運,乘機無限制。
電動口罩:如含有鋰電池,應滿足攜帶鋰電池乘機相關規定方可攜帶。
一體式全面罩:可隨身攜帶或託運,乘機無限制。
【酒精消毒劑/片】
絕大多數免洗洗手液均含有高濃度酒精(無水乙醇),濃度在60%-80%之間:
酒精的體積百分含量>70%:禁止攜帶或託運。
酒精的體積百分含量≤70%:不能隨身攜帶,但在疫情期間可以託運。託運時應放置在零售包裝內,每瓶不超過500mL,允許託運個人自用的合理數量。
酒精棉片:需密封於獨立小型包裝內,且醇類液體已被完全吸收,沒有游離液體,包裝完好。在疫情期間,允許攜帶個人自用的合理數量。
【防護服】
正常防護服:可隨身攜帶或託運,乘機無限制。
含供氧裝置的防護服:供氧裝置禁止攜帶乘機。
【體溫計】
水銀體溫計:不能隨身攜帶,只能託運,且必須放置在保護盒(每人限帶一支)。
電子體溫計:如含有鋰電池,鋰電池額定能量不超過100Wh或鋰含量不超過2克,做好防短路措施前提下,可以攜帶乘機。
【液態物品】
旅客乘坐國內航班時,液態物品禁止隨身攜帶(航空旅行途中自用的化妝品、牙膏及剃鬚膏除外)。
自用的化妝品隨身攜帶必須同時滿足三個條件:1、每種限帶一件;2、盛放在單體容器容積不超過100ML的容器內;3、接受開瓶檢查。
【鋰電池】
鋰電池不得放入行李內託運。隨身攜帶的鋰電池需標識清晰,且每個額定能量值不得超過100Wh(瓦時)。當額定能量大於100Wh、小於或等於160Wh時,必須經航空公司批准且每人限帶兩塊。超過160Wh的鋰電池禁止隨身攜帶及託運。{公式:Wh(瓦特小時)=V(伏特)×mAh(毫安小時)/1000}。
備用鋰電池必須放入塑膠袋(盒)或在暴露的電極上貼膠帶作絕緣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