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藍字「全球軟裝」,關注前沿軟裝微刊
家庭是一個新階段的起始,也是各方情感層層累積的匯集地,伴著柔美光暈之下,映入眼帘的是真實不造作的吐司一家。
在開放的空間之下蘊藏地儘是緊密的感情,親身相處的枝微末節皆藏不住業主全心投入、不容馬虎的生活態度,就先讓我們由小小主人領著,一瞥童趣的日常,感受空間因人而生也無可取代的美好溫度...
脫下鞋子,整齊擺進鞋櫃後快步穿越廊道的吐司,熟稔地在王國裡東奔西跑。先是站在椅子上洗手,接著雀躍步往他的個人基地,開始使勁地奮力攀爬。小小身子與梯階相抗衡的賣力背影,仿佛正跨越重重關卡的行山者,直到成功登頂那刻——他華麗地朝地面迅速滑去,咻~再玩一次!
這是吐司家時常上演的畫面之一。寬敞的環境,讓二歲的吐司自幼便可隨處探索,發明新鮮有趣的玩樂模式。之所以有如此廣闊的公共場域,誠因全家人很享受待在屋裡的時光,也希望彼此做什麼事情時,都可以互相陪伴。
把整個空間打開,就是我們對家的想法,吐司媽溫婉地笑說,「這樣才不會每個人回家要用電腦或做其他事,就躲進自己房間;媽媽也只能獨自關在廚房裡做飯,感覺很可憐」。於是,延著居住者對「開放性空間」的期盼為核心主軸,設計師額外打通一間房間,使匯聚日常景況的區域更加舒適,並且能靈活運用,同時集結遊戲場、用餐兼工作區、廚房、客廳等用途於一體。
方正的空間,整齊劃一地明確安置各區位的屬性,亦藏入許多直覺而縝密的使用思考。進門後的右方即是座大型的移動性溜滑梯,特別設計的結構,因應不同遊玩情境可以拉出或完全收合使用。
底下特殊漆料呈現的牆面,留有一道弧型拱門,利用多餘的空間,來儲放家電和滑板車等體積較大的物品,也構成隱蔽的山洞小天地,創造玩捉迷藏的熱門藏匿點。
平時他們從外頭回來,便順手將代步工具往山洞裡放;吐司自己去玩,媽媽則在看得見也能回應小朋友的情況下,安心在中島整理採買回的料理食材。彼此處於互相連結,又能獨立進行手邊事務的平衡狀態。
左手邊的加長中島,則是吐司媽大顯身手的絕對領域。地處中間、環視所有動靜的位置,讓人聯想到母親之於家庭的重要地位,即使很多時候可能是在一旁烹飪餐食,無法親身參與遊戲,但她仍注入更大的溫暖與愛,去關注陪伴、守護著她的家人。
跟吐司相處約一天半時間的我們,發現一件很特別的事情:二歲的他幾乎什麼東西都跟著動手做或自己來,甚至媽媽在製作午餐的Pita餅時,他也要參一腳,揉麵團、使用器具通通跟著用;而吐司媽也樂於放手,耐心地觀看其實作過程。原來曾任兒童臨床心理師的吐司媽希望帶著小孩一起做所有的事情,讓他從小在能力範圍內,就學習怎麼樣去過生活。
全開放的場域,如果沒好好進行收納,反而更容易顯得雜亂不美觀,尤其當家中有小小孩,再大的面積通常都不夠丟,散亂的玩具似乎是家常便飯。不過,這在吐司家存在著很不一樣的效應。
把實用性的概念,幻化於屋內各處,讓小吐司在自然而然之中,被養成走到哪收到哪的良好行為,甚至當我們東西沒放在對的地方,他還會主動提醒要放回原處。
平時關起來俐落乾淨的櫃體,裡面實則做了多種不同分層,讓喜歡收納的吐司媽依照習慣放置物品,需要時再打開取用
只有透過結合生活習慣的規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空間調性,人們才會是自在地與空間緊密連結。我們在吐司的小小王國,不僅感受著所謂低調、卻貼近人心到你幾乎找不出任何不流暢的細膩設計。
完美收納,讓媽咪每一天都可以很優雅!
「 東西丟掉你會覺得很可惜,所以你就把它留著,可是他一直堆在那裡就是佔了空間。在斷舍離過程,我會更加去檢視我自己接下來再買東西時,比較清楚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想要的到底合不合我們家「
廚房的動線很重要。我其實大部分時間會在中島。從外面回來,東西一進門就會先在中島進行分類,常用的食材會放在上方順手處,少用或份量多,像是香料類就會收到下方櫥櫃。
我覺得廚房有兩個水槽還滿必要,像中島這個我們就是洗菜,或是洗一些輕食類的餐盤。比較油的東西,就往旁邊的大水槽放去,直接衝洗後就可以放進洗碗機。
另外我自己偏好使用玻璃罐保存,除了喜歡他們透明好看,貼標籤也相對方便。我會在標籤上註明名稱、到期日和開封日等等,這樣先生或以後小孩子要看,就會知道那是什麼東西。
我們家更衣間不大,不過也是按照使用性做分類。離浴室較近的地方有個放穿過衣服的平臺,底下有洗衣籃,到時可以提到後陽臺,而有些衣服怕皺、需要吊掛的就會先放在上方的架子。另外衣櫃使用玻璃門片的好處,是我在找衣服的時候很方便,不用全部打開就可以一覽無遺,旁邊的開放柜子則可依照需求做調整,放包包和襪子等配件。
設計:HAO Design好室設計
-END-
▼
點擊下方圖片,下載優質素材
▼
● ● ●
歡迎轉發
推廣及合作: QQ:568223328
向你推薦一個超讚的設計號…
↓↓↓
識別二維碼,關注更好玩,更有趣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