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在種植多肉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問題:有一些肉肉葉片上出現了白白的粉末,像上了一層白霜一樣。這究竟是一種什麼病呢?需要治療嗎?今天小編就給您講一講多肉葉片上的「白霜」。
多肉的天然白霜
有一些多肉葉子上天然就會自帶一種」白霜「。這些白霜是多肉的葉片自己分泌的,是多肉一種天然的特徵,比較厚,這些白霜可以對多肉肉肉的葉片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就像給肉肉穿了一件保護衣一樣,夏天可以防曬,冬天又可以防凍。有白霜的多肉品種,因為有這層「保護衣」的防護,通常這個品種也比較皮實,適合新手種植。
常見品種有:廣寒宮,雪蓮,桌球福娘,仙女杯等。
(廣寒宮)
(桌球福娘)
(仙女杯)
(雪蓮)
也有一些多肉品種也會帶白霜,但是薄薄一層,不容易察覺,而且比較容易掉,比如:桃蛋,奧普琳娜,橙夢露等等。
(桃蛋)
(奧普琳娜)
(橙夢露)
這種多肉的自然長出的白霜,對多肉有很多好處,我們要儘量保護這種物質。澆水的時候要特別小心,儘量不要淋到葉片,造成白霜的流失。平時也不要用手去觸摸葉片,手的觸摸也會破壞白霜,一旦葉子上的白霜被破壞,這片葉子就不會再長出白霜了。除非新的葉子長出來,多肉自己再在新葉上分泌白霜。
多肉白粉病
除了多肉自己分泌白霜的自然現象。還有一種可能是多肉得了白粉病。
白粉病是一種多肉常見的真菌病害。一開始看上去像多肉白霜,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多肉葉片表面像發了黴一樣,這種真菌病會導致多肉葉片腐爛,而且很容易通過空氣流動傳播。如果不注意防治,時間一久很可能一陽臺多肉都染上白粉病。
白粉病是多肉植物最常見的一種病害,剛開始看上去有點像白色灰塵,再仔細一看,又有點像食物壞了發黴一樣,其實,多肉植物出現白色粉末狀的東西,一般就是得了白粉病,很多剛養多肉的人可能會不以為意,殊不知這種病害是會傳染的,一個不小心,你養的多肉就會毀於一旦,因此,一點發現有白粉病的情況,一定要及時處理哦。
多肉白霜和白粉病的鑑別
正常的多肉白霜和白粉病還是很好鑑別的。
第一多肉正常的白霜是自然分泌的,白霜的分布也非常均勻,像給多肉套了一層白色的」外衣「。而白粉病的多肉葉片上的病斑,是一塊一塊的,分布不均勻,特別難看。
第二多肉正常的白霜因為品種不同,有的厚一些有的薄一些,但是無論厚薄都不會出現長毛的情況。而多肉白粉病的葉片,細心觀察可以觀察到病斑上附著」白毛「,這些白毛實際上是真菌的菌絲形成的。
多肉白粉病的治療
及時隔離
發現多肉生了白粉病,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把病肉和其他多肉隔離。多肉白粉病是可以靠空氣流動傳播的,及時隔離防治病情擴散。
剪除病葉
太嚴重的病葉,及時噴藥也很難治好,在噴藥前要把病斑嚴重的葉片修剪掉。
噴灑抗菌劑
如果只是一片兩片葉子出現白粉病,可以用一些廣譜抗菌藥物:比如多菌靈,百菌清按說明書比例兌水噴灑。
如果是已經出現了兩片葉以上的白粉病,那麼就需要白粉病專用藥物了,比如唑醚代森聯,醚菌酯,氟矽唑,三唑酮等白粉病專用藥物按說明比例兌水噴灑。(我知道網上很多資料說白酒兌水治療的,但是勸大家不要嘗試,不僅沒什麼效果,對多肉的傷害還挺大)。
(文章部分圖片素材來自於網絡)
保持良好環境
白粉病的致病真菌喜歡溼度高,不寒不熱的環境,所以在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比較容易爆發。
平時養護多肉我們要儘量選擇通風的環境,保持空氣和多肉乾燥,儘量不要夜間澆水,澆水也不要淋在多肉葉片上。就可以很好的預防白粉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