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
將於11.22-11.28開啟
明星來送祝福咯!
第四屆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由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重慶市電影局、中共巫山縣委、巫山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電影周始終堅持主旋律、正能量,擁有權威的評審、親民的放映、專業的服務、創新的思維、熱情的活力。
約人看電影的時候
往往喜歡把飯也約了
美食好酒一下肚
吐槽的心也活絡了起來
電影本就是娛樂
輕鬆舒適的氛圍
碰撞靈感
頓生感悟
美食遇見電影
好巴適哦
電影尚未開席
美食可以搞起
要!得!
巫山烤魚
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心中位列前三的美食。
起源於巫山,
融合醃、烤、燉三種烹飪工藝技術。
口味奇絕,營養豐富。
用料講究,香味濃鬱。
食客們為哪一家好吃而爭得面紅耳赤。
不如到起源地一探究竟!
除了馳名中外的烤魚,小河蝦也異常鮮美
椒鹽河蝦
大寧河盛產魚蝦,美味鮮香。
日落遲暮,漁舟晚歸,
鮮蝦用油炒炸,佐以花椒,幹辣椒,姜蒜,
三裡開外就能聞其香,食之酥脆味美。
再泯一口官渡白酒,一天的疲乏頓消。
巫山十之八九的餐館,
都會有這道喜聞樂見的傳統菜餚。
江楓漁火出其蝦,
白玉玲瓏鬧如麻,
椒鹽猛火珊瑚色,
不知來客去誰家。
孔洋芋
說完魚蝦,巫山的洋芋也必須擁有名字!
一個字顯出南北文化差異。
此「孔」非孔子的「孔」,
而是煎炒燜炸外的一種烹飪方式。
作為山區的主要糧食,
洋芋,又稱土豆、馬鈴薯、山藥蛋等。
此道美食香辣酥脆,外酥裡嫩。
在巫山是隨處可見的小吃,好吃到哭!
幹洋芋果果燉臘蹄
曬乾的米達洋芋果果與老臘肉一起燉製,
湯色乳白,臘肉紅潤,
未見菜而先聞其香,咬一口汁爆滿口,
終年不忘其味。
酸水洋芋片
高山土豆,肉質細膩,香糯緊實。
巫山泡菜又是巫山菜的靈魂。
無需任何調料,
就用泡椒與泡酸水炒的洋芋片,
酸香開胃,下飯最好。
何不食肉糜?
說到肉,那更多了~
風鍋臘肉
臘肉的陳韻,
野生菇的鮮香,
青椒蒜苗的青春。
在一鍋裡的對話,仿佛衍生出一個故事。
見者聞其祥,聞者心神往。
鮓辣子回鍋肉
相傳神女瑤姬同大禹治水於三峽,
見民工在峽中勞作辛苦而缺菜餚,
於是創出利用當地材料並能長期保存的鮓廣椒。
鮮紅辣椒剁碎與玉米面拌勻發酵一年以上,
同五花肉、蒜苗一起炒制。
顏色油潤,
食之飽滿酣暢,
齒頰留香。
蘿蔔燉酥肉
巫山人宴請賓客的必備菜品。
蘿蔔與炸好的酥肉,
加少許花椒、辣椒、紅桔皮慢燉入味,
蘿蔔的甘甜與酥肉的醇香完美結合,
口感醇厚甘甜,鮮香味濃。
幾道「硬菜」後,來點開胃的吧!
翡翠涼粉
很久以前
巫山神女授天書於大禹疏通三峽,
懲治妖孽,點化百姓,
採山間奇葉——臭黃荊葉,
取汁做成涼粉,
晶瑩碧透,且飲且食,
治水隊伍和百姓精神大振,迅速疏通了三峽。
色如翡翠,消暑清熱,
是一道民間佳餚。
山間雲霧繚繞,林中土雞歡鬧。
草籽昆蟲皆入其腹,
追逐奔跑使其肉質緊緻筋道。
巫山的雞,可太好吃了!
廟黨雞
黨參為巫山特產,因產於大廟而稱廟黨。
質柔味甘,嚼之化渣,
香醇參濃,補益力強、
功類人參。
廟黨蒸雞,是巫山傳統藥膳,補氣養血。
魔芋土雞火鍋
魔芋是一種神奇的植物,
鮮塊莖有毒,
但經過炮製之後卻又是美味食材。
巫山人喜歡用魔芋燉土雞,
土雞的鮮,與火鍋的鮮辣勁道相遇,
讓味蕾接受洗禮。
這麼多菜了,上份湯吧!
黴豆渣香青菜湯
巫山最具代表性的傳統美食之一。
豆渣經過發酵,
轉化產生大量的胺基酸和維生素B12,
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黴豆渣切塊下油鍋炒一下,
下蔥姜鹽加水煮開,下少量肉片,
加入香青菜煮熟即可。
飯後來點水果點心也是很有必要的!
巫山脆李
經考證,
巫山脆李種植始於唐宋年間,距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果形端莊、質地脆嫩、汁多味香。
是巫山縣域特色效益農業的支柱產業,
也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
小小的一枚果子,
蘊含有大大的能量。
橘紅
以擁有2000多年種植歷史的巫山紅橘為原料 。
東漢評論家傅巽品評天下名產的《七誨》,
巫山紅橘位列八大名產之一。
以傳統做法烹飪,九蒸九曬,工藝繁複。
整隻橘子的營養和芬芳都融入這一隻橘餅中。
重慶火鍋
讓一下,享譽宇宙的火鍋來了!
古稱「古董羹」,
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
它是中國獨創的美食,
歷史悠久,是一種老少皆宜的食物。
赴神女戀城,遊高峽平湖,
賞巫山紅葉,品藝術電影。
別忘了嘗嘗美食!
在江邊,
在街口,
驀然回首,
悠然邂逅。
來源:巫山神女杯藝術電影周
點讚在這裡
主辦單位: 巫山縣峽谷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法律顧問:重慶江晟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