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寫過一篇除藻的文章,也許是言之不詳,也許是說服力不夠,總之,沒有引起網友的關注。我把這半個多月的除藻經歷細細梳理了一下,再次分享給大家。
這個爆藻的缸是我做各種試驗的一個缸,缸的大小是30×25×25cm。目前缸內正在進行水草轉水試驗,所以也就沒什麼構圖和布局,網友勿噴!可惜除藻之前沒有拍視頻,只有圖片為證。(後期把無水培植的莫斯吸水石取出,換了綁莫斯的青龍石)
缸內種植的爬地矮珍珠,紅綠宮廷,虎耳、丁香等,上面嚴嚴實實長滿了棉絮一樣的絲藻,還有少量的藍綠藻。本來做轉水試驗的水草,再被絲藻緊緊纏住,無法呼吸,離OVER只差半步了!同時,缸壁上也爆發了綠塵藻。
既然是做試驗的缸,那就順便再做個除藻試驗吧,成功了,可以為草友提供一些經驗;失敗了也可以總結教訓。
首先考慮的是生物除藻,這是不二之選。物理除藻治標不治本;藥物除藻太暴力,而且弊大於利。
火速從其他缸內撈出鰟鮍五條,據說這東西除絲藻能力非常強。對於缸壁上的綠塵藻,就用我現有的黃金大鬍子吧。試驗開始!
第一天,沒有效果。鰟鮍總是躲在石頭後面不露面,鬍子更是嚇得無處藏身。不過沒關係,魚兒換了新環境,總得適應一下。
第二天,我離魚缸遠遠地,瞪大眼睛仔細看,終於發現,鰟鮍開始幹活了。走近觀察,看到缸底有了不少綠色的便便!這TM太不講衛生了,到處拉粑粑!不過想到它們辛苦的工作,我忍了。
第三天,效果比較明顯了。鰟鮍膽子也大了,居然在我眼皮底下爭搶絲藻。跟吃麵條一樣,滋溜滋溜地!缸壁上的綠塵藻也減少一些,應該是鬍子趁我不注意偷吃的。上個圖給各位看看,與之前的對比還是能明顯看出藻類的減少。
為了加快進度,我又下了30隻黑殼,這小東西倒是不怯場,上來就吃,兩隻鉗子不停地往嘴裡送,雖然我看不到它送進嘴裡的是什麼,但是缸壁上的變化證明了一切。
第五天,換水,減少光照!
一星期後,終於能看到缸裡的樣子了,雖然還不徹底,但總算成功大半了。
現在,試驗已經過去半個月,期間換了兩次水,一直沒餵食物,過濾二十四小時開著。18W雜牌LED燈,每天開四小時(缸是放在窗口的,太陽光能照到,這也是爆藻的主要原因),缸壁上還有少量藻存在,其它地方很乾淨了。玩草缸,想一點藻類沒有幾乎不可能,只要能控制住不大量爆發,影響觀賞及水草生長,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藻類和水草既是競爭關係,也是合作關係。上傳個今天拍的視頻,見證一下除藻效果,大家如有什麼疑問和建議,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或私信我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