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成語便是中華文化中璀璨的一顆明珠。在日常生活中,當用普通詞語表達不清楚意思時,人們通常會用成語取而代之,比如在一段演講中,成語出現的頻率通常高達40%,由此可見,人們對成語的依賴也是相當大的。
成語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承襲下來的,它的背後往往有著一段典故。根據史書記載,成語一共有5萬多條,96%為四字成語,也有三字,五字、六字,甚至更多字,其中,四字成語因為讀起來朗朗上口,被後人廣泛引用。
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10個易錯成語,這十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被錯用,與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別再傻乎乎用錯了!
一、振振有詞
在生活中,人們經常把「理直氣壯」與「振振有詞」混淆。「理直氣壯」的意思是,當理由正當、充分的時候,人說話時便有了氣勢。而振振有詞是指,自以為理由很充分就一直喋喋不休地說著,具有貶義的意思。
二、屢試不爽
屢試不爽是指,很多次試驗都沒有差錯。在生活中,經常被人們誤用成做一件事情多次都沒有成功。
三、不以為意
人們長把「不以為意」和「不以為然」混淆,實際上兩者意思大相逕庭,不以為然表示不同意、輕視的意思,不以為意是指不放在心上,不在意的意思。
四、望塵莫及
「望塵莫及」常與「鞭長莫及」混淆,前者是指遠遠落後於別人,後者是指力量達不到。
五、下裡巴人
「下裡巴人」是一種通俗的文學藝術,與「陽春白雪」相對,很容易被人理解為粗俗不堪的人。
六、一言九鼎
「一言九鼎」形容說話的分量重,所說的話起決定性作用,有很多人都把它理解為誠實講信用。
七、蹉跎歲月
「蹉跎歲月」是指虛度了光陰,有很多人都理解為歲月艱難,人生困苦。
八、拍手稱快
「拍手稱快」是指正義得到伸張,或事情的結局使人滿意。經常被人們誤用為,對於一件事讚不絕口。
九、駭人聽聞
「駭人聽聞」意思是使人吃驚,指社會上發生的種種惡劣行為。經常與「聳人聽聞」混淆,聳人聽聞是指說誇大的話讓人震驚。
十、魚龍混雜
「魚龍混雜」是指好人與壞人混雜在一起。常與「魚目混珠」混淆,魚目混珠是指睜著眼睛說謊話。
中國漢字實在是太奇妙了,有時候僅僅是一字之差,意思便大相逕庭。以上十個成語便是日常生活經常用到的,而且常常被錯用,聽完解釋之後,大家是否對成語有了另一番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