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第一部驚豔,依然有太多回憶殺。「在中槍那刻,我的腦中一片空白,既沒有任何牽掛,也沒有苦樂交織的回憶,孑然一身,從未嘗試過友情的滋味,更別提愛情。那一刻我的心中只有孤獨和懊悔…擁有不想失去的東西,人活著才有意義。」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來一杯馬提尼,重溫往日時光。
《王牌特工2》相較前作有所退步,讓這個系列從「神作」淪為了「爆米花電影」。 「爆米花電影」並非貶義詞,這個類型沒有明確的界限,8分、甚至8.5分的動作片和科幻片都可以稱作爆米花電影,其中不乏《環太平洋》《蟻人》之類的佳作。它們是視效大片的中流砥柱,但離《這個殺手不太冷》《黑客帝國》《指環王》這樣的神作還差一步。
《王牌特工2》讓該系列走下了神壇,但它還遠遠算不上爛片,它依舊是爆米花電影中的佼佼者,仍然領先普通的動作片和特工片一大截。
劇本
單看劇本的話,《王牌特工2》就能秒殺《變形金剛5》《新木乃伊》之流,說它是「爛片」就有點不客觀了。
我們暫時拋開bug不看,本片的劇情仍然是一環扣一環,二刷的朋友可能對此更有體會,第一遍看視效,第二遍看劇情。(雖然二刷這部電影可能不太值得)
簡單梳理一下劇情:
1.艾格西打斷查理的機械臂,查理的機械臂竊取王牌特工數據,波比炸了王牌特工總部,艾格西和梅林去向合眾國特工求助。
艾格西將查理踢出車外,留下他的機械臂,間接導致王牌特工的全軍覆沒,頗有幾分「蝴蝶效應」的感覺。
2.艾格西去見公主的父母,讓好友照看JB,JB被炸死,公主買了一條和JB很像的狗,艾格西深受啟發買了一條和泡菜先生很像的狗喚醒了查理的記憶。
哈利因狗狗恢復記憶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觀眾很難想到哈利是以這種方式恢復記憶,但電影都做足了鋪墊,比如開頭還給了泡菜先生的特寫。
這個橋段也是電影的一處淚點,不過可能要看過第一部的觀眾才能get到。
3.艾格西勾引查理的女友,艾格西向公主徵求意見,公主要求結婚,艾格西不同意,公主不理艾格西,公主和艾格西結婚。
他們結婚的劇情看似突兀,其實公主有半集的時間都沒有理艾格西,結婚是艾格西的無奈之舉。和每部電影都要換個女人的007相比,艾格西無疑是相當專一了。
4.艾格西勾引查理的女友,艾格西跟蹤她來到雪山,在工作人員口中得知「吳霆鋒」的存在,進一步找到波比的大本營。
其它支線劇情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你多看幾遍就能發現整部電影是多線敘事,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力求將每個伏筆、鋪墊、細節都運用到極致,類似於《心迷宮》。雖然比《心迷宮》差了好幾個等級,但主打視覺效果的爆米花電影做到這個程度已經非常良心了。
缺點在於,電影整體給人的感覺是太平淡了。
除了開頭、雪山、結尾的大戰之外,其它時候就很枯燥,無聊得讓人想玩手機。儘管導演明顯想讓全片都充滿有趣的橋段,但是都遠遠不夠有趣,無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二天就全忘完。
一個表演型人格的女boss是個販毒的,她實在是太想出名了於是搞了個大新聞,在她所有的產品裡混了一種病毒,這種病毒可以分階段慢慢把吸毒的人折磨死。
男主和他的小夥伴以及他的新夥伴一起調查這個事然後中途和自己的女票吵架了,這時候全世界癮君子都中毒了然後女boss威脅聯合國總統說如果不讓她出名她不給解藥讓所有的癮君子去死,總統大腿一拍說這是好事兒啊,這下輕輕鬆鬆就解決了全世界的毒品問題還白賺一政績我們就假裝答應那個女戲精然後把那些吸毒的人關在一起拖死。
好,然後高潮來了,男主的女票就是上一部那個公主因為吵架心情不好溜了點東西玩脫了,於是男主就帶著老帥哥(沒錯他活著)和間諜版賈維斯(很不幸他也掛了)去女boss的基地搶解藥去了,他們成功的搶到了解藥的時候,這部救了他們一次又一次的新夥伴西部*女朋友死於毒販搶劫*愛使鞭子*老牛仔大帥比反水了,阻止主角拯救世界(的癮君子),然後主角和老帥比二打一也就算了還把人扔到絞肉機裡去了,人家做錯了什麼!
最後男主高高興興的把解藥發出去了,女主角也得救了,全世界的癮君子也得救了他們恢復的一瞬間背景音樂響起了country road ~,teak me home~可去他媽看到一個癮君子回家是個什麼日了狗的心理,最後的鏡頭是男主娶了公主殿下,over。
槽點
1.既然威士忌早就和哈利、艾格西有分歧,為什麼不早點下手,還要等到艾格西在雪山拿到解藥再動手?
威士忌第一次對艾格西說「把解藥拿給我看看」,結果因為哈利進門沒有得逞;第二次是假裝救艾格西從而打碎解藥。
威士忌的兩次行為都顯得智商堪憂。他打碎一瓶解藥並不能達到殺光所有毒犯的目的,還會被懷疑,他正確的做法是在艾格西拿到解藥前就殺了艾格西和哈利,這樣才不至於讓人覺得他智商低。
但如果威士忌動手太早,就無法讓哈利和艾格西產生分歧,以及電影的多次反轉也都沒有了,所以威士忌這個角色有很大問題,編劇從一開始寫劇本的時候就沒想好。
2.電影最後,威士忌既然都控制了哈利和艾格西,為什麼要說一大堆廢話,而不是直接動手把他們殺了,然後再自己去拿電腦?
唯一的解釋就是,此時觀眾還不知道威士忌的意圖,編劇只能讓威士忌先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從而讓艾格西和哈利得到喘息和反撲的機會。
事實上「反派死於話多」不是反派的錯,都是編劇的錯,編劇的套路都是讓反派抓住主角,然後讓反派花很長時間說自己的作案手法和作案動機,然後再被主角殺死。
真正優秀的編劇,絕不會讓反派抓住主角之後還講那麼多廢話,因為他有辦法讓觀眾從其它方式得知反派的作案手法和作案動機。
3.最大的槽點還是梅林的死。他用噴霧凝固了地雷之後,為什麼不跑開反而要踩上去?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噴霧只能暫時冷凍地雷,半秒之後仍然會爆炸,梅林只有踩上去才會防止它炸死他們三人。
艾格西「剛好」踩到地雷,噴霧「剛好」只能凍住半秒鐘,一瓶噴霧「剛好」一次就用完……
這樣一來,編劇就是擺明了要讓梅林領盒飯了。
你們科技那麼發達,連死人都可以復活,搞不定一個地雷?
只要噴霧能讓地雷視效,或者噴霧能多冷凍幾秒,或者一瓶噴霧可以多用幾次,修改任何一個設定就可以避免梅林犧牲。
哪怕是像以往的電影那樣讓反派開槍射殺艾格西,梅林去擋子彈從而犧牲,雖然老套,但也不至於這麼有槽點。
任何電影中任何角色的死亡,當然都是導演和編劇安排,刻不刻意,有沒有槽點,關鍵是看效果怎麼樣。
比如《金剛狼3》《銀河護衛隊2》就讓人非常感動,《王牌特工2》就顯得有失水準。
開頭波比用飛彈炸了王牌特工總部,梅林偏偏活了下來;結尾卻因為區區一枚地雷就掛了。
編劇讓你活,你就得活。編劇讓你死,你就必須死。
4.反派太弱,虎頭蛇尾
你幾發飛彈就可以讓王牌特工差點全軍覆沒,大本營就只有幾個打手?
總的來說,劇情雖然很多槽點,但也比那些沒有劇情或者劇情很爛的電影好太多了。
視效
首先是電影開頭的追車戲,堪稱《007》和《速度與激情》的結合。
但是其酷炫程度相比《007》和《速度與激情》有所升級,導演沒有像《速度與激情8》那樣拼命砸特效,取而代之的是熟練通過攝影、剪輯和動作設計來提高觀感,讓觀眾不禁連連直呼:還可以這樣?還可以這樣?還可以這樣?
《007》系列第23部《大破天幕殺機》由於節奏太慢導致評論兩極分化,第24部《幽靈黨》更是轉為一邊倒的差評,導演想要為007塑造優雅的形象,最終卻有心無力,使得電影過於枯燥沉悶。
而《速度與激情8》雖然趣味性是有了,但特效又過於誇張,不夠接地氣。
《王牌特工2》則是將《007》的優雅和《速度與激情》的娛樂性相結合,就像是讓昆汀去拍一部漫威電影,讓死侍穿越到《殺死比爾》片場。
以及主角被困纜車的片段、在雪山的動作戲、結尾的大戰都是酣暢淋漓。
《王牌特工》系列的成功並非偶然,導演馬修·沃恩可以說是功不可沒。2010年,他執導的《海扁王》就是以荒誕、犀利、顛覆、創新、黑色幽默為主題,甚至略顯低俗。
他還執導了《X戰警:第一戰》,也曾為《X戰警:逆轉未來》編劇,而這兩部電影都是整個《X戰警》正傳六部曲中數一數二的。
《王牌特工》是介於動作片和超級英雄電影之間的存在,主角有比動作片中更先進的科技和裝備,但是他們沒有超能力。
馬修·沃恩連1.6億美元製作成本的《第一戰》都能勝任,8100萬美元和1.04億美元製作成本的《王牌特工》自然也不在話下。
他需要做的,就是用高科技來代替超能力。
比如,汽車變潛水艇、全息投影開會、納米技術修復大腦、行李箱機關槍、防彈雨傘、套索、機械臂……
從某種角度來講,這種更貼近生活的設定,比遙不可及的超能力更有趣,因為它有可能在未來的某一天變為現實。
不過,《王牌特工2》的4段動作戲固然精彩,但和《王牌特工1》相比,沒有一段比得上「教堂大戰」和「煙花爆頭」,淪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尷尬境地。
對於要求高一點的觀眾,看完電影的第二天,可能不僅僅是不記得電影的劇情、笑點,連動作戲也會全部忘掉。
對前作的致敬
1.哈利恢復記憶之後的酒吧大戰,他優雅地關上門,說出「Manners maketh man(不知禮,無以立也)」的臺詞,然後用雨傘把杯子砸向敵人,臺詞、動作、乃至酒吧的裝修、攝影的角度、人物的姿勢都是致敬《王牌特工1》中哈利和艾格西的第一次見面。
當然,作為一部充滿趣味和歡快元素的電影,《王牌特工2》所做的不僅僅是致敬,還有惡搞和調侃。哈利想暴揍地痞流氓,結果反過來被地痞流氓暴揍了。
2.上一集,王牌特工的最後一項測試是讓艾格西用手槍親手殺死自己心愛的狗狗,但實際上手槍裡裝的是空彈。
多年以前,哈利「槍擊」了自己的狗狗「泡菜先生」,然後把它帶回家養了十一年,直到它死於胰腺炎。
這一集艾格西買了一條和「泡菜先生」外貌相似的狗狗送給哈利,從而使他恢復記憶。
3.上一集是瑞典公主失蹤了,這一集是埃爾頓·約翰失蹤了
4.上一集王牌特工通過在房間灌滿水來考驗新人,這一集梅林用同樣的方式試圖喚醒哈利的記憶。
5.上一集公主對艾格西說「我可以讓你玩我後面」,這一集埃爾頓·約翰對哈利說「你可以走我後門」。
《王牌特工2》有很多梗要看過第一部才能看懂,不管效果好不好,至少說明導演還是用了心的。
總結
《王牌特工2》劇本的水準、人物形象的塑造、角色之間的矛盾、黑化、犧牲等處理都還有待提高。
電影的人物形象過於單薄,這一集引入大量新角色,結果一個都沒立住。龍舌蘭、香檳、乾薑水、羅克茜全是打醬油的存在,反倒是本該打醬油的埃爾頓·約翰本卻蓋住了所有配角的光環。
而英國的英倫紳士和美國的西部牛仔相結合的想法很新穎,但最終效果給人的感覺是有點不倫不類,如果艾格西和梅林遇到的另一幫特工也是一群西裝革履的英倫紳士,說不定觀影體驗會更佳吧。
聯想到當今許多動作片壓根就沒有劇情,我們也不應該對《王牌特工2》要求太高。以劇情片的標準來看,《王牌特工2》確實很一般,但在動作片中還是很不錯了。
總的來說,《王牌特工2》比《王牌特工1》差了很多。不是《王牌特工2》太差,是《王牌特工1》太好了。
還是那句話,《王牌特工2》遠遠算不上爛片,它依舊是爆米花電影中的佼佼者,仍然比普通的動作片和特工片領先了一大截。
只有鑽石能夠切割鑽石,也只有《王牌特工》能超越《王牌特工》。我們期待《王牌特工3》再次創造「好於97%動作片」的奇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