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萬聖節指的是每年的11月1日,而萬聖節的前一夜往往有大型的遊行、慶祝活動(也就是俗稱的萬聖夜)。
需要注意的是萬聖夜並非「萬聖節」,真正的節日是在11月1日,而非10月31日夜裡。
1、萬聖節到底是個什麼鬼?
萬聖節是基督教的傳統節日,嚴格意義上說和大多數的中國人關係並不大。
2000多年前,基督教教會把每年的11月1日定為「萬聖節」,意為「天下所有聖徒的日子」。而在基督教把「萬聖節」帶到全世界之前,這個節日脫胎於凱爾特人的新年祭祀活動—薩姆汗節。
薩姆汗節有點類似於中國的「除夕」,除了表達人們迎接新年的心願外,也蘊含著「祭祀」的意味。另外這個薩姆汗節還有當地人慶祝豐收的意思。
像中國的除夕節,會有各路鬼神出沒一樣,薩姆汗節也會出現各種鬼神,於是人們帶上鬼面具裝扮成鬼的模樣,以防止受到鬼怪的傷害。
傳說薩姆汗節這天夜裡,逝去親人的魂魄會回家看看,於是家人們又點起「南瓜燈」,為親人魂魄的回歸照亮道路。
基督教在將萬聖節帶到全球各地信徒們中間的過程中,比較完整的傳承了薩姆汗節的各種儀式和活動,又根據基督教義增加了新的內容。
2、為什麼要點南瓜燈?
萬聖節點南瓜燈的習俗最初來自於古愛爾蘭。在古愛爾蘭有個叫「JACK」的青年很擅長於惡作劇,一年的萬聖節,他設計捉住了出來巡遊的「鬼怪」。「鬼怪」為了脫身許下了永不把Jack帶入地獄的諾言。
Jack死後如願沒能下了地獄,但是由於他不是基督教徒因此無法進入天堂。於是jack的鬼魂就在人間漫無目的的遊蕩。
為了幫助他找到回到愛爾蘭老家的路,惡魔給了他一塊兒燃燒的炭塊,jack就把炭塊裝進了一個掏空的「胡蘿蔔」裡照路。但他終究沒有找見回歸老家的路,因此在萬聖節這天,他只能四處遊蕩了。
至於為什麼「胡蘿蔔」變成了「南瓜」,估計是在傳說流傳的過程中,人們發現南瓜比「胡蘿蔔」更適合於雕刻各種表情,也更大能更好的放下蠟燭吧。
3、說白了,國外的「萬聖節」和中國的「中元節」是相仿的。
如果粗略的講,萬聖節就是西方的「鬼節」,這一點和中國的「中元節」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佛教中稱中元節為「盂蘭盆節」,它同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為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先秦時期,中元節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中元節當天,陰曹地府回放回全部的鬼魂,已故祖先可以回家團圓。
在中元節當天,中國民間也流傳下來諸如放河燈、祭祖先、焚紙錠等習俗。
這樣一對比,萬聖節和中元節還有很多相似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