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看了個電影,《風平浪靜》。
看完心情有點沉重,一個十七八歲的高三學生宋浩,因為保送的名額被副市長的兒子——自己的好朋友李唐頂替了,去找他討說法的過程中,一步步走上了錯路。
誤入朋友對門的鄰居家,被當做小偷一陣撕打,反抗過程中,手裡抓到一把刀刺傷了別墅的主人。彼時,這位優等生的爸爸,也正在趕去找副市長的路上。剛到小區,就看到兒子慌裡慌張地從那家別墅跑出來。他隨及小心翼翼的進了門,看到了被刺的主人,猶豫之下做出了毅然決絕的動作——將被刺的主人又補了一刀,直到他咽氣。
而副市長的兒子,彼時正在對面,站在自己家的窗戶邊,看著這一切——他的好朋友、他好朋友的父親,在大雨中騎著自行車來,又騎著自行車去,進了對面的門,又出了對面的門。很快,警察立了案,但這個案直到十幾年後才被偵破。
李副市長為了慶祝自己的兒子被保送,請大家赴宴,宋浩的爸爸——宋建飛(他是建委的工作人員),還有宋浩都在席中。兩個人都心事重重,心如亂麻。而在飲酒對碰的過程中,宋建飛得知自己被提拔為建委辦公室主任,還是李副市長籤的字。那一刻,他有點愣神了,隨機笑著迎合。而宋浩,整個過程,都沒有任何反應,應該無心去聽身邊任何人講話的內容。
當天晚上,他就選擇了離家出走,而他的爸爸宋建飛就站在自家的窗戶邊,看著兒子遠去的背影。他自己可能也已經想好了,兒子跑了是好事。對他而言、對兒子而言都不失為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鏡頭一轉,已是十五年後。此時的宋浩,是一家石雕廠的工人,走出布滿粉塵的廠房,他接了個電話,「是,我是宋浩」。
十五年了,他第一次回到老家,回到心心念念的家,卻是參加媽媽的葬禮。
葬禮結束,他認識了爸爸的小兒子,和小兒子的媽媽。這個小兒子,五歲。
很顯然,宋浩的媽媽還在世的時候,宋建飛就有了這個情人。他應該打從心底,放棄自己的大兒子了,確切地說是十五年前得知自己升職之後就放棄了。否則他不會有今天的一切,官位,情人,小兒子。
如果宋浩沒有回來,他就不會遇上自己的愛情,不會結婚,也不會有自己的女兒。
如果宋浩沒有回來,他就不會被自己的「好朋友」纏上,利用他約到一個難搞的釘子戶,又利用他的車撞死了這個釘子戶。
只因為宋浩的好朋友,李唐,現如今是搞地皮的,撞死的那個釘子戶,就是當年死去的那家別墅主人的女兒。那天晚上躺在襁褓裡嗷嗷待哺的嬰兒,後來進了福利院,現如今是個中學生。
至死,她可能也沒想到,這個她以為是對自己有好感的男人——宋浩,就是當初自己的殺父仇人,之一。
到這裡,宋浩可能才明白過來,當初那個口口聲聲把自己當好朋友、當好兄弟的人——李唐,從始至終只是為了利用自己。那次保送名額的意外被取代,也只是一場權力的交易,一場陰謀。
而宋建飛,在機場送別了自己的情人和小兒子(他們移居國外),想像著退休之後,天倫之樂的生活。此時,宋浩打破了沉默,問爸爸,「為什麼?」宋建飛反問他,「什麼為什麼?」他心裡當然知道兒子問他的,是他和李家公子之間的那些交易。「你當初捅了萬家良一刀,他沒死,是我把他捅死的!」
宋浩傻了,呆了,他這十五年來提心弔膽,渾渾噩噩,四處躲避的日子,該到頭了。
在見到李唐爸爸的車子之後,在李唐一次又一次的挑釁他之後。他怒了!瘋了似的追過去要砍他,可惜沒有砍傷更沒有砍死。反而李唐還打了電話給宋建飛,「你兒子瘋了,你看著怎麼處理吧」。
惡人是李家父子倆,他們就如惡魔一般,在人間遊蕩。而承受一切的是宋家父子倆,一個被人騎在頭上十幾年,一個做不了正常人十幾年。電影的結局,宋浩騎摩託衝到了碼頭,站在一條破船上,望著大海,想給自己一個解脫。刑警隊長帶著隊員站在岸邊,望著宋浩,這個隊長正是宋浩的嶽父。宋建飛也趕到了碼頭,讓刑警隊員們等等。他也踏上了那條船,他的目的又是什麼呢?
宋浩說,他受不了,宋建飛說,「你才忍了幾天,你就受不了,老子忍了十五年!」
一把用布包著的刀,從宋建飛身上掉在了宋浩的腳邊。
最終這把刀,插進了宋浩的肚子,他選擇了自己還。
鏡頭拉遠,宋家兩父子,躺在那條破船上,宋建飛得肚子,同樣也被那把刀刺破,血染紅了他的白襯衣。
電影名叫《風平浪靜》,折射出來了很現實的社會問題,權色交易、金錢賄賂、政治腐敗。成功的背後,不是骯髒就是滄桑。表面的風平浪靜之下,實則是暗潮湧動。
一個錯誤的決定,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甚至是幾代人的一生。宋浩,宋建飛,宋浩的妻子女兒…都是當初那個錯誤的決定之下,產生的犧牲品。同樣犧牲的,包括當年那個別墅的主人萬有良,還有他十幾歲喪命車輪的女兒萬寧。
如果換一種做法,宋浩憑自己的能力去考大學,不去理會被取消保送的事,也許就沒有後面發生的這一切。
但電影畢竟是電影,也許沒有現實殘酷,但一定比現實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