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供銷合作社服務鄉村振興示範區先行縣建設指導意見》(蘇供發〔2018〕79號)文件的出臺,為示範區先行縣的具體實施工作指明了方向,確立了主攻重點,為更好地發揮供銷社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做出了具體部署。新沂作為全省供銷合作社服務鄉村振興示範區先行縣之一,我們結合實情,重點構建了基層組織、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村電子商務經營服務、現代農資綜合服務「四大體系」,同時兼顧鄉村綠色生態服務、農產品日用消費品購銷服務「兩大體系」建設,以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以服務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主攻方向,努力率先建成新供銷服務「三農」綜合平臺。
近年來,新沂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徐州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文件精神,根據市政府《加強基層供銷合作社建設實施意見》精神,加強基層社建設,通過勞動合作、資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種途徑,採取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等多種形式,恢復重建鎮(街道)村(社區)基層供銷社,2018年已對時集、墨河等17家基層社實行開放辦社,與新聘用基層社主任籤訂合作合同,2020年實現全市鎮(街)行政區域開放辦社全覆蓋,並逐步延伸到村(社區)。2019年底前,建立健全時集、馬陵山供銷社「三會」制度建設,2020年,實現基層社「三會」制度建設全覆蓋,不斷完善服務內涵。對基礎條件較好的鎮級供銷社,按照「三體兩強」的目標加快提檔升級,擴大服務領域,積極發展生產合作、供銷合作、消費合作、信用合作。對經濟實力較弱的鎮級供銷合作社,通過經營服務網絡對接,社有企業帶動、社會資本投資、專項資金扶持等方式,激發內生動力,形成網絡健全,產業融合、靈活多樣的經營機制。2018年累計創建 「三體兩強」基層社2家、「農綜社」1家;2022年實現創建「三體兩強」基層社7家、「農綜社」7家。
實行「供銷+能人」開放辦社原則,創新開展四種服務模式:
一是土地託管。通過土地託管模式解決農戶缺人力、缺技術的實際問題,大幅度降低了農戶對農業的投入,增加了農民收益,供銷社自身也擴大了經營服務領域,有了新的發展平臺。同時在種籽種苗、化肥農藥、中小農機具的銷售上,供銷社有了相對固定的渠道,也有利於防止假冒偽劣農資商品進入農村市場,減少坑農害農的現象發生,有效保護了農民利益。目前,全系統託管土地1.8萬畝,其中,棋盤供銷社託管土地3000畝用於高效果蔬種植,發揮了供銷社為「三農」服務的新能力。
二是糧食銀行。通過糧食銀行模式解決農民存糧難、交易難度大、利益難保證等問題。採取「存糧有息、落價保底、免費託管、增利分紅」的方式,農戶可以隨時取回糧食、兌換商品、提取現金,糧食價格上漲時,存糧農戶可以享受糧食溢價的分紅收益,糧食掉價時由糧食銀行保底價格,最大限度避免存糧農戶損失。目前,時集供銷社糧食銀行代存儲農民餘糧6000餘噸,服務農民達2000戶。
三是技術服務。向農民群眾提供測土配方技術服務,解決農民盲目施肥、過量施肥的實際問題。測土配方施肥不僅是促進農作物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大舉措,更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全系統年測土配方施肥畝數達2萬畝,其中,新店供銷社在全市設有5個測配點,年測配畝數達6000畝。
四是拓展服務功能。在信息發布、農業保險、代購代銷、代收代繳、勞務介紹等方面,為農民提供便利服務,不斷增加服務內涵,其中,黑埠、阿湖供銷社全年可為農民提供服務6000人次。二、打造標杆項目,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為貫徹社企分開的政策要求,2017年4月我們成立了新沂市供銷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新沂市供銷總社全資企業,擁有固定資產約2億元,經營項目包括旅遊產品及項目開發、合作社養殖、水產品加工及銷售等。目前,以供銷實業公司為市社投資主體,重點對「漁夫樂園」、「四水農業」田園綜合體等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進行投融資建設,加快企業高質量發展。
依託新沂四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由傳統糧食作物經營向林牧漁業延伸、向生產全程農業社會化服務延伸、向加工流通全產業鏈延伸。該項目分三期開發運營,總體規劃建設為集高效農業、旅遊觀光、餐飲住宿、果蔬採摘、水產品深加工、物流運輸、電子商務、社會化服務等為一體的生態經濟產業鏈,打造成稻蝦、稻魚、稻蟹生態養殖示範基地。該項目一期佔地約3000畝,總體投資約1.2億元,規劃建設24節氣農耕文化長廊1200米,盤中餐曬穀場80畝,農耕體驗教育基地50畝,稻蝦、稻魚、稻蟹共做種養殖基地2000餘畝等。
到2020年,達到土地流轉1萬畝,努力打造成有影響力的稻蝦生態養殖示範基地,「水稻、水果、水產品、水生蔬菜」共作共生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
依託「江蘇漁夫樂園」項目為基礎,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做好一二三產業、農文旅行業融合發展。盤活供銷社700畝養殖漁場資產,打造集自然生態-休閒養生-度假觀光-水上娛樂-科普教育於一體的漁業休閒旅遊景觀綜合體,項目總投資約4000萬元,規劃建設周期為2年,發展體驗農業與觀光農業(漁業)相結合的特色旅遊。目前,園區觀光荷花景區已開放,民宿已進入裝飾階段,水寨項目正在規劃中。江蘇漁夫樂園與臺灣祝大漁公司深度合作,成立魚味休閒食品公司,利用臺灣先進的小食品深加工技術和更科學的營銷理念,開發駱馬湖綠色休閒魚味食品。通過公司+養殖專業合作社+農民(漁民)等緊密的連接,帶動高標準漁業養殖。
到2020年,通過託管水面養殖達到1萬畝,力爭將漁夫樂園打造成「江蘇省休閒農業(漁業)園區」和「國家級休閒漁業示範基地」。
依託供銷社參股的江蘇天之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大力開展農機、農技、供銷、糧食綜合服務的現代農業物聯網服務平臺建設,打造農業四大服務體系:一是建設農業全程機械化服務體系。通過平臺使農機、農機手上線,與託管土地實行訂單管理,實現實時作業、精準作業調度。二是建設智慧農技服務體系。通過智慧農業服務中心平臺連結國家、省、市農業管理部門和農業科研院所農業技術服務平臺及自我建立的農藝服務專家隊伍來實現的,其基本宗旨在於提供管理信息普及農藝管理的新技術。三是建設農資供應體系。通過集採方式讓農資廠家直接供貨到社會化服務平臺區域中心,具體供應時間由網際網路信息平臺數據決定到貨時間和數量,分發到半徑十公裡以內的農田種植區進行點到點配送。四是建設糧食收儲服務體系。以糧食市場的銷售反饋種植端選擇種植品種,與中糧集團小麥部合作,逐步實現計劃訂單種植,提高被託管土地收益率。
到2019年12月底,實現土地託管示範農場1萬畝,其中智慧農機示範農場2000畝;到2022年實現服務土地託管20萬畝,「四大綜合服務體系」的現代農業物聯網服務平臺基本建設完成。
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學習領會好此次會議精神,以更昂揚向上的工作狀態、更紮實有效的工作舉措,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示範區創建工作,在鄉村振興的前沿陣地更加奮發有為,不斷開創新沂鄉村振興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