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衛生日#抑鬱和焦慮都是病,不要硬扛

2020-10-11 李霞醫生談

今天是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此前一項針對全國5萬餘人的線上調查報告顯示,疫情期間,有過抑鬱、焦慮情緒的人超半數,有過失眠急性應激症狀的也都超過兩成。儘管目前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但疫情對於精神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出來。後疫情時代,對於精神心理健康的關注不能少!

每年的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

把對孩子的關注分一點給老年人

當下,所有人都圍繞著孩子轉是很多家庭生動寫照,這也使得很多人對於家中老人的關注少了很多。

前幾天,80多歲的張阿姨來我們這裡就醫。她曾經患有抑鬱症,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治療後,病情控制非常好。張阿姨平時常和朋友社交,喜愛唱歌,但今年疫情期間,她大多待在家中,活動範圍壓縮、人際交往減少,抑鬱症又發作了。

「她常常覺得驚恐,有幾次撥打120急救電話,說自己胸悶,透不過氣。反反覆覆發作後,她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主動要求住院治療。」

她的這種反應,是急性焦慮發作的典型症狀。嚴重的心理壓力削弱免疫系統功能,壓力狀態下分泌的應激激素增加心血管活動,使得心臟負擔加重。這並不是老年人作,心病是真有可能導致身體不適的。」

很多時候許多老人外表堅強,可難掩內心的孤獨和失落。老年的心理疾病具有隱匿性,老人一般不會主動表達「心情不好」,而會反覆訴說各種軀體不適,到醫院做各種檢查並沒發現明顯異常,這個時候老伴或者子女就要密切關注老人是否有情緒異常。

「我們都沒有老過,很難說自己理解老人。老人並不需要很多的關注,很多時候他們不想麻煩子女。但當他們老去,對小輩的情感需求和依賴是會有所增加的,而子女卻很難體會到這種細微變化。」

對子女來講,要多去關心老人、多去探望老人。當所有人都圍著孩子轉的時候,一些老人內心會表現出失落感。「小輩們不要不以為然,應該給予積極的回應。過去他們曾是子女的依靠,等他們老了,也請給他們一些依靠。」

抑鬱症和焦慮症都是病,請別硬撐

抑鬱症的病因很複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確切的發病機制。但現有科學研究結果顯示,主要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所致。

此次疫情的發生,讓加強公共精神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9月發布了《探索防治抑鬱症特色服務工作方案》,明確呼籲整個社會提高公眾對抑鬱症的認識和理解,促進疾病篩查、評估並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疾病幹預。

「成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二字,尤其是今年的新冠疫情,確實激發了不少人的焦慮神經。實際上,抑鬱不等於抑鬱症,每個人都會有「鬱悶」的時候,但抑鬱症是一種病理心理性的抑鬱障礙,常持續存在,不經治療難以自行緩解,症狀還會逐漸加重惡化。

抑鬱症是一種病

同樣的還有焦慮症。焦慮症表現為持續的顯著緊張不安,患者往往能夠認識到這些擔憂是過度和不恰當的,但不能控制。焦慮症患者對於細微的事情持續性擔憂、害怕,總是往最壞的地方想。

患者焦慮持續時間很長,同時伴有很多的身體不適症狀,如心慌、胸悶、頭暈、肌肉緊張、坐臥不安、注意力集中困難、失眠和乏力等。

很多時候,人們總認為焦慮症、抑鬱症患者「想多了」「矯情」,讓他們調整情緒,「想開點」。其實,抑鬱症和焦慮症都是病,患者和家屬不要覺得羞恥,更不要覺得自己有錯。如果自己不能調節情緒,一定要及時看醫生,千萬不要硬扛。

出現心理問題時要即使尋求專業幫助

有了抑鬱情緒該怎麼辦?

抑鬱是一種負性情緒,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我們要學會監測自己情緒的變化。對負性情緒,要分析它出現的原因,正視它、接納它,觀察它持續的時間和嚴重程度。積極採取轉換注意力、調整想法、適量運動、健康飲食、規律作息,以及傾吐、尋求專業幫助等手段,讓負性心理反應順利過去,防止發生抑鬱症。

即使被診斷抑鬱症,只要在正規的專科醫生的幫助下,選擇合適的藥物、心理或物理治療方法,堅持全病程規範治療,抑鬱症不是不可戰勝的。有些患者還是可以恢復到生病前的正常狀態,擁有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

(作者:左妍,文章內容來源於新民晚報,內容略作刪減)

相關焦點

  • 世界精神衛生日
    今天是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此前一項針對全國5萬餘人的線上調查報告顯示,疫情期間,有過抑鬱、焦慮情緒的人超半數,有過失眠急性應激症狀的也都超過兩成。目前,全球疫情尚未結束,這種情況下,無論是青少年還是成人,都應關注心理健康。
  • 抑鬱症和焦慮症都是病,請別硬撐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它是由世界精神病學協會(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WPA)在1992年發起的,時間是每年的10月10日。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為「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下面,我們將目光鎖定「心靈的感冒」。
  • 世界精神衛生日 太原科大失眠抑鬱門診開展精神心理健康宣講活動
    2020年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的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10月10日上午,以精神衛生日和健康中國·山西行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為契機,太原科大失眠抑鬱門診資深精神科何有東醫生為大家開展了精神心理健康防治科普宣傳講座
  • 六盤水市開展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集中宣傳活動
    10月10日是第28個世界精神衛生日,當天上午,以「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為主題的六盤水市2020年「世界精神衛生日」集中宣傳活動在黃土坡體育館對面舉行。,旨在弘揚廣大心理健康工作者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現出的民族精神,提高公眾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號召全社會積極參與精神衛生工作,共同承擔防治責任和義務,推動形成理解、接納、關愛精神障礙患者的社會氛圍。
  • 世界精神衛生日 | @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的很多!
    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們來說說抑鬱症。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比如在抑鬱症的治療中,患者家屬可以成為治療團隊中重要的一員,這個你曉得不?對抑鬱症患者來說,參加大型聚會或其他社會活動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應先參加一些小型團體活動,如看電影、喝咖啡、參觀博物館等,這類活動不會讓患者產生焦慮和孤立感。遠離藥物(毒品)、酒精儘管精神活性藥物(毒品)和酒精能夠帶來短暫的快感,但藥物(毒品)或酒精濫用將加重抑鬱症狀。
  • 全球抑鬱症3.5億——世界精神衛生日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前些天,我寫了阿杵,再提一下這個問題吧。,不要害怕求助,一定不要面帶笑容的隱匿自己的病情,要向家人,朋友尋求幫助,同時要向醫生尋求專業的治療,靠自己扛扛就過去了的想法真心很危險,也許將自己推向情緒的深淵。
  • 世界精神衛生日 | 看見產後抑鬱:丈夫無法逃避的真相
    ↓↓↓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也許大家對它並不陌生,但其實要了解的還有很多,特別是作為一名丈夫是最應該去發現和了解妻子的精神狀態是否有產後抑鬱!不僅僅是產後,其實,從懷孕到產後,即整個圍產期,部分孕產婦會出現心理問題,心境和焦慮障礙是育齡期婦女最常見的精神衛生疾患之一
  • 2020世界精神衛生日 | 關於心理健康,十條建議送給你
    2020 年 10 月 10 日是第 29 個「世界精神衛生日」,小睿整理了十條建議,送給親愛的你。心理和身體上的諸多不適,是大腦向我們傳達求助信號了,這時我們需要向專業人員請教和求助,醫院的精神心理科或者相關心理諮詢機構,都是很好的求助渠道。我們要積極配合治療、做出改變。四:睡不好,別忽視,可能是心身健康問題。
  • 世界精神衛生日:烏市多家醫院舉辦義診和健康公益講座
    天山網訊(記者 康顥嚴)2020年10月10日是第23個「世界精神衛生日」, 今年的主題為「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當天,烏魯木齊市多家醫院舉辦義診和健康公益講座等活動。
  • 世界精神衛生日 | @抑鬱症患者家屬,其實你能做的很多!
    今天,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國際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為 3.0% ~16.9%;大多數國家為8%~12%;亞太地區為1.1%~19.9%;美國2項普查資料顯示,抑鬱症的年患病率為5.28%~6.60% ;終 生 患 病 率 為 13.25% ~16.20%。中國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抑鬱症的終生患病率為6.8%。
  • 2020世界精神衛生日 | 你對抑鬱症了解多少?
    它的表現形式為情緒、思維和行為等諸多方面的改變,這與我們大腦的生理功能有密切關係。好比糖尿病一樣,可表現為多飲,但不是「嘴饞病」,而是體內的胰島素缺乏所致。患抑鬱症時,你會情緒低落,對以前喜歡的事情或活動失去興趣,沒有愉悅感,精力不足,易疲勞,工作效率下降,睡眠質量下降甚至早晨和徹夜不眠,食慾和性慾下降,有便秘、體重下降、焦慮、害怕、反應遲鈍、甚至會因悲觀失望而產生自殺的意念或行為。
  • 精神衛生日搜索大數據:我要怎麼說你才明白,產後抑鬱不是作?
    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百度App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央視新聞共同發起「別怕有我」關愛精神健康公益活動。同時,為響應「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的精神衛生健康日主題,百度發布《2020國民戰「抑」圖鑑——百度精神衛生日搜索大數據》,多維度展現後疫情時代國民的精神健康需求及藉助網際網路積極應對抑鬱情緒的真實樣貌。
  • 世界精神衛生日:學會接納 與「心」和解
    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主題是「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在抗疫期間,城市的封鎖和非正常運行,使得一些人們倍感孤獨、恐懼、焦慮,有些人或多或少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肖澤運 :「這是疫情期間,很多學生都會出現的焦慮、緊張狀態,因為他們特別擔心自己的學習會受到影響,他們原來的生活規律被打破。」
  • 「2020世界精神衛生日」精神心理健康視角解讀抑鬱與自我傷害
    今年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當今社會抑鬱和預防自我傷害越來越成為了廣大社會和家庭普遍關心的話題。作為家屬和朋友逐漸認識到,對於深陷精神心理問題的患者來說,他們被疾病所綁架了,遭受痛苦,是需要幹預、並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的。
  • 精神衛生日搜索大數據:我要怎麼說你才明白,產後抑鬱不是作?
    2020-10-26 14:04:51 來源: 熊媽到家 舉報   10月10日是第29個世界精神衛生日
  • 世界衛生日:教你一招,簡單快速識別「抑鬱」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所以今天陳醫生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和精神健康有關係的話題。而且精神疾病的識別和治療,在我國一直處於很低的水平,接受過治療的人數連20%都不到。除了經濟原因、專科醫生匱乏等因素以外,患者本人及周圍人群不能及時識別,恐怕是最常見的原因。
  • 世界精神衛生日 | 清華大學醫院院長透視大學生抑鬱背後
    小謝的漢密爾頓抑鬱量表得分顯示其已經患有抑鬱症,但卻拒絕接受藥物治療。在與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專家會診之後,小謝接受了為期兩周的談話治療,並同意接受藥物治療。武劍表示,目前,小謝已經進入工作崗位,但仍在接受藥物治療,待經過評估後方可決定其是否可以停止藥物治療。
  • 世界精神衛生日 烏魯木齊醫院臨床心理科病房出現「一床難求」
    原標題:世界精神衛生日 烏魯木齊醫院臨床心理科病房出現「一床難求」都市消費晨報、亞心網全媒體訊(記者 夏莉涓)「自古逢秋悲寂寥」!您有沒有發現,休完長假後,卻完全找不到上班的感覺,心情也隨著天氣的好壞而不斷發生著變化,尤其當天陰或下雨,再看著草木凋零,心情就更為低落了呢?
  • 世界精神衛生日 以痊癒者身份告訴你抑鬱症究竟什麼感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精神衛生日 以痊癒者身份告訴你抑鬱症究竟什麼感受 2019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心理健康社會和諧,我行動. 回想一下自己與抑鬱症已經告別了五年,可抑鬱症的體驗也許一輩子都會被我記住.
  • 世界精神衛生日:三症狀早期識別抑鬱症 恢復社會功能是抑鬱症終極...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為「弘揚抗疫精神,護佑心理健康」。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公共衛生是個大挑戰,對民眾精神心理健康也是考驗。《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將「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列為重大行動之一,明確指出要正確認識、識別、應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特別是抑鬱症、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