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三個榜單,都是基於中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中的主流報紙、電視臺節目文本、網絡媒體部分加以數據分析、人工確認產生的。
其中,「2019年中國媒體十大流行語」「2019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語」代表的是主流媒體的關注點和語言特徵。兩個榜單更反映時代的變化、國家的發展,「十大詞語」的語言流行特性弱化,而宏大敘事功能強化,比如關於中國經濟新活力的「夜經濟」、關於農村創新創業風的「鄉字號/土字號」以及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等。
在網絡產生更多討論和關注的則是與「網絡流行語」相關的榜單。比如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19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咬文嚼字》雜誌公布的2019年「十大流行語」、《語言文字周報》公布的「2019年十大網絡流行語」等。
同時入選三個榜單的流行語有「檸檬精」/「我酸了」、「××千萬條,××第一條」、「996」。入選率較高的詞語還有硬核、「我太難(南)了」、「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等。不少詞彙也是2019年的全民流行語,不局限於網絡流行。
那麼網絡流詞語是怎麼評選出來的?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在接受採訪時稱,《咬文嚼字》年度流行語的評選,是在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建立了語言觀測點,徵集了100多條流行語,編輯部經過整理,進行篩選,最後形成40條提交由語言學、社會學專家組成的專家委員會討論,最終產生十條流行語,而「社會學價值」及「語言學價值」是評選流行語的標準,具體表現在這些流行語要反應時代特徵、弘揚正能量、引導語文生活。
《語言文字周報》執行主編楊林成則告訴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2019年十大網絡流行語」的評選不僅考慮流行的維度,還要保證入選詞彙要符合漢語使用規範,有利於健康的語言生態建設。為了保證語言規範,這個榜單中,純粹諧音流行詞不收,比如「你怎麼這個亞子」「讓我康康」「雨女無瓜」等。
楊林成說,它們雖有一定的意思,有一定的語用價值,但完全是戲謔性質的,如果收進榜單再以傳播的話,不利於漢語的規範。從榜單也發現,2019年網絡流行熱點中產生的一些方言詞、音譯詞、詞彙縮寫、拼音簡寫、英語詞彙等流行詞都不見於這些榜單。比如某些彈幕、論壇、短視頻上、直播中非常流的「OMG」(Oh my god,李佳琦口頭禪),「zqsg」(真情實感),「awsl」(啊,我死了)、瑞思拜(respect音譯)等詞彙。
楊林成解釋稱,流行詞彙產生於網絡,而網絡遍布高手,網民有很強的創造力,所以在選年度流行語時,最具原創性,最能展現大眾的語言創造力的詞彙更容易或專家認可,比如「我酸了」「996」「盤它」等。「好的詞彙確實有較高的修辭價值與語用價值,應該歡迎它、接受它。比如『盤它』,萬物萬事皆可盤,體現出一種耐心,一種信心。讓盤字爆發出新生命力,擴展了它的用途,擴展了它的修辭價值,把它收到榜單裡,為豐富漢語做了一個貢獻。」而黃安靖則稱,《咬文嚼字》一直把結構、含義、用法上是否有「創新」作為評選流行語的重要標準,不符合創新標準的「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與你無瓜」「知否知否」「愛的魔力轉圈圈」「啊我死了」等詞彙落選。楊林成認為,選擇流行語,應是年度使用的熱度較高,不同的語境、不同群體的人都在用的,尤其是在QQ群、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體乃至跨越個新媒體炙手可熱的詞彙才會入榜單,而那些非常小眾的,局限於一個社群使用的詞彙,不容易入選。(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