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準媽媽的花費清單
嬰兒潮隨豬年一同到來生個寶寶到底要花多少錢,記者調查——
「金豬娃」的熱潮正式到來了!據北京市衛生局預測,僅北京一地,今年就會有15萬嬰兒出生,遠遠高於2006年的12.9萬。連日來,北京婦產醫院每天要接待700名孕婦,是平時的兩倍多。沾了一個「金」字的金豬娃似乎預示著大把大把的「金子」流出準爸爸準媽媽們的荷包,根據近日推出的一項調查,81%的受訪者認為,「懷孕分娩」將給家庭經濟帶來巨大影響。準媽媽們從懷孕到分娩,生一個「金豬娃」究竟要投入多少?「嬰兒潮」給家庭帶來多大的負擔?記者調查發現,從懷孕、生產到養育一個0歲「金豬娃」,總的花銷達六萬餘元。
懷寶寶——萬元裝備準媽媽
●講述人:李穎27歲
網絡公司職員
孕期5個月
「寶寶還沒生下來呢,就花了1萬多,真不敢想像以後的開銷。」在網絡公司上班的李穎預產期在4月底,原本以為孩子出生前開銷不會有多大,誰知翻出存摺一看,雜七雜八的錢已經花了不少。
「準媽媽的花費一般就是四部分,孕婦身體檢查、孕婦衣服、各種補品以及交通費用。」李穎細細算了一筆帳,剛開始她和老公為了保險,特意到醫院做一個孕前檢查,一次400元。懷孕後她每個月都要到醫院檢查一次,基礎檢查花費倒不多,掛號5元,血檢尿檢每項10元左右,一次30多元。
李穎最大的開銷在衣和行上。「我在網絡公司上班,每天都得面對電腦,所以一定要穿防輻射服,買件最普通的就要600至800元。現在肚子大,開始顯形了,從內衣到外衣都要買專門的,還得考慮換季,至少每種得準備兩套替換的。一套普通的孕婦裝300至400元,買齊了就得4000多元。」
李穎家離單位比較遠,老公沒時間送她,只能每天打的上下班。「每天上下班光打的就是70多元,平時出門、到醫院也不敢坐公交車,兩個月來攢的票都差不多4000元。家裡人還一個勁兒叮囑,出去一定別擠公交車。」
仗著年輕身體好,李穎對於吃的方面不太講究,基本上沒買其他的補品。「固定的食譜是,250毫升的牛奶每天兩盒,每天兩個雞蛋,餐後加上水果,全部加上20多元。」因為老公推崇「食補」,李穎經常要吃新鮮魚、肉,後來聽說鰻魚補身體,就特意跑到大型超市購買,每斤40到50元。
離寶寶出生還有幾個月,李穎在自己身上就花了1萬多元,這筆錢對於剛工作兩年的小兩口不是小數目,多出來的部分,只能靠家裡人給貼補了。
生寶寶——三萬六也值
●講述人:謝勵波34歲
私企業務主管
已生育
和大多數高齡產婦一樣,謝勵波的開銷遠遠高過了20多歲的「準媽媽」,除了「打底」的1萬多元,她還有不少特殊項目。由於年紀偏大,為了保證更充分的營養,她要補鈣、鐵和各種維生素等。「現在市場上有專門針對孕婦的營養品,一般的套餐要一兩千元,好一點的至少三四千,我們都買了。妊娠反應又一直很厲害,吃什麼東西都吐,所以懷孕期間喝了10罐進口孕婦奶粉,一罐就要180元。」
從懷孕三個月時開始,謝勵波就開始體檢,每次檢查的費用在100元左右。懷孕四五個月時,檢查一次費用為30元。懷孕7至8個月後,她每周都要到醫院檢查一次,32元/次的胎心監護、33元/次的臍血流檢查都是必須的,還有B超,一次要近百元。有的人懷孕期間怕胎兒缺某些營養,不止一次抽血做微量元素檢查。
因為擔心有生育危險,謝勵波提前兩周就住進了專門的婦幼醫院,讓專門的醫生監控胎兒和母親的身體狀況、指導她進行活動、並讓專門的營養師提供每日的飲食安排。如此一來,每日所需的花銷在500至600元左右。
臨到分娩,她剖宮產住了5天院,花了5600元。其中手術費是2400元,其餘主要是藥費、大人孩子的護理費,每天在五六百元。嬰兒出生後,每天都送去遊泳、洗澡、按摩,一套下來接近50元,「比大人都貴」。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一般而言,順產的費用低於剖宮產,但目前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產婦中,近7成都採用了剖宮產,因此生育開銷也就水漲船高。把這些費用都加起來,謝勵波生產寶寶共花了3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