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學女教師張麗莉拼死救護學生的事跡感動了全國,連日來,有關她教書育人、與孩子親如家人的事跡不斷見諸媒體,深深感動著每一個人。16日,記者從龍江電影製片廠獲悉,張麗莉的英雄事跡將被搬上銀幕,爭取年內與觀眾見面。
龍江電影製片廠廠長婁東義說:「張麗莉用無私的愛感動了一座城市,用高尚的品格影響著一個國家。我們將她的事跡搬上銀幕,是將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呈獻給大家。」
用紀實手法 拍平民英雄
婁東義介紹說,在省委宣傳部和佳木斯市委宣傳部的支持下,龍江電影製片廠的工作人員已經到張麗莉生活、工作的佳木斯市採訪和收集資料,雖然最終的編劇人選還沒有定,但是他們一定儘快選擇國內最好的編劇創作劇本。
龍江電影製片廠曾經多次以我省的先進人物事跡為素材,拍攝了多部優秀電影,如《千鈞一髮》、《破冰》、《孟二冬》等,並獲得了國內外的多項大獎。婁東義說,此次將張麗莉的事跡搬上銀幕,將繼續秉承該廠創作此類題材一貫的紀實風格,在平實中講述平凡人在關鍵時刻譜寫的大愛故事。
從細節入手 還原一個真實的人
張麗莉原本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她是父親眼中孝順的女兒,是丈夫眼中的美麗妻子,更是學生心中的老師和「媽媽」。她的學生們說:「麗莉老師常常讓我們感動,她總是在不經意間給我們溫暖,她是老師,更像媽媽,那些點滴真的不知道從何談起。耳邊縈繞的還是她為打消我們的困意講的笑話,還是她在課堂上的朗朗笑聲……」她的校長說:「她與孩子們平等相處,幾乎形影不離,上課、吃飯、出操,她總是拉著孩子們的手,挽著孩子們的胳膊,可以說她是真的走入了孩子們的心中。」
拍攝這樣一個平民的故事,註定不會有大的戲劇衝突和命運的大起大落。婁東義說,我們將從細節入手,還原一個真實可愛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譬如張麗莉的愛崗敬業——她的學生病了,她買營養品去看望,落下的課找時間給補上;學生自習時,她替學生做值日;體育考試下大雨,她把自己的傘和衣服讓給學生;放學時學生等不到家長來接,她打車送孩子回家……
婁東義說,正如前些日子被網友盛讚的美國小夥,在麥當勞門口分給乞討的老奶奶一包薯條;還有一個美麗的女孩站在大雨中,為乞丐撐起一把傘。這些普通人的善舉,往往會感動很多人。可見,在當前社會浮躁、人與人之間關係複雜的大背景下,人們內心深處還是渴望真情與崇高的。
將組「最強班底」拍出精品
婁東義強調,張麗莉是黑龍江走出的先進人物,龍江電影製片廠將她的事跡搬上銀幕,一定要拍出精品,要在全國範圍內組建包括編劇、導演和演員在內的最強創作班底,拍出優秀的紀實作品。
近年來,我省主拍和獲獎的都是平民電影。電影《千鈞一髮》和《破冰》等在國內和國際共獲得包括兩個國際獎項在內的16項大獎,在業界拔得頭籌。電影《孟二冬》獲第十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和五個一工程獎。這些電影劇本好、人物定位準確,同時又不乏生活中真實的細節和令人感動的樸素之美,感動了很多觀眾。相信她的故事搬上銀幕,一定會為我省贏得更好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