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10點40分,將電腦屏幕共享至zoom雲視頻會議平臺,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2017級博士研究生石秀東,開始了他的學位論文預答辯。二十餘分鐘的匯報內容實時傳遞給答辯組專家,五位專家針對研究不足和難點的建議與解答,也清晰明了地反饋給石秀東。
石秀東學位論文預答辯現場
「老師,我原定三月初補開題,現在不能返校,該怎麼辦?」
「我一月份預答辯沒有通過,現在由於疫情原因,三月初不能再次預答辯了,我是不是就錯過這學期的學位申請了?」
……
急切又有些擔憂,自二月下旬起,各院系擬畢業研究生就論文開題和學位申請,諮詢了不少問題。
急學生之所急,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開啟網絡「雲」答辯,貫徹落實教育部和上海市「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工」要求,保障符合條件的研究生及時申請學位。
「雲」答辯之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
「學位論文各個環節環環相扣,一個環節延遲,將直接導致學生畢業延期。」3月15日,35名公共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完成了線上補開題和預答辯。為何進行這樣的大膽嘗試,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蘇長和分享了學院的初衷:「既要滿足學生的論文指導和學位申請需求,又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
35名公共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完成了線上補開題和預答辯
「整個答辯過程公開透明,嚴謹公正,流程規範。」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副院長扶松茂說:「線上答辯是一種新的嘗試,只要制定明確的答辯流程,並嚴格執行相關要求,線上和線下答辯的效果是一致的。」
「雲」答辯之附屬中山醫院
七位畢業生身在湖北,一位擬畢業碩士研究生的導師、重症科副主任羅哲教授也在武漢進行醫療支援,與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相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也有部分研究生和答辯組專家無法參與線下會議。醫院研究生科第一時間了解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提醒無法按期完成預答辯的學生準備延畢手續,指導可按期畢業的學生通過視頻形式完成預答辯。
馳援武漢的導師羅哲通過視頻完成畢業生預答辯
幫助導師在線上與學生溝通,特別是身處重點地區和高風險地區的學生,為研究生課程學習、研究工作和撰寫論文提供支持;為各科上報的預答辯秘書建立微信工作群,及時發布相關要求……服務加指導,中山醫院積極推進線上師生交流和研究生預答辯工作。「一切都是為了保障2020年夏季畢業研究生學位申請的各項工作規範、有序、高效進行。」中山醫院教育處有關負責人這樣說。
「雲」答辯之材料科學系
加強對畢業生的遠程指導,通過視頻直播進行預答辯,疫情期間,復旦大學材料科學系也主動嘗試新方式。召開全系導師網絡會議,建議導師每周與擬畢業生交流不少於兩次,並建立學位論文指導和論文進展臺帳;召開全體畢業生視頻會議,指導學生有序開展學位申請工作,提醒相關時間節點和工作要求——提前籌劃,周密安排,材料科學系「兩頭都抓好」,確保研究生學位申請工作有序開展。
材料科學系採用「視頻預答辯」開展研究生學位申請
「對尚未參加學位論文預審的學生,我們要求在3月1日前組織視頻預答辯,並做好視頻備案。」材料科學系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系主任蔣益明介紹:「目前,所有6月批次申請學位的學生,均以視頻預答辯的形式完成了論文預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