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群
主任醫師、小兒生長發育專家
現為杭州兒科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副組長,浙江蕭山醫院兒科2病區病區主任,浙江蕭山醫院兒科(杭州市重點學科)後備學科帶頭人。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學院,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小兒內分泌遺傳代謝病如性早熟、矮小症、肥胖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上腺增生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在國家級省級以上醫學雜誌上發表論文多篇。2016年當選為浙江蕭山醫院十大名醫。
身高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標誌,身高增長水平反映了兒童線性生長狀況和骨骼生長良好與否,也是兒童健康狀況的重要衡量指標。面對那些身材矮小的孩子,父母總是說孩子長個分為「早長,晚長」,現在矮一點沒關係,以後還會長。正是不少家長的這種錯誤觀念,讓很多身患「矮小症」的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以致遺憾終生。其實,孩子身材矮小,很有可能患上矮小症,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呀。
什麼是矮小症?
矮小症是指在相似環境下,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釐米者,或者低於正常兒童生長曲線的第3百分位。
簡單地說,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是班級裡同性別孩子中個子最矮的,或年生長高度少於5釐米時,應考慮孩子可能存在生長障礙。
兒童矮小症的分類和原因
1.體型正常、生長緩慢性矮小
患兒外觀均勻性矮小,表現為生長緩慢。最常見的疾病為生長激素缺乏症(GHD)。其他原因還有:環境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矮小、染色體病變引起的特納症候群、慢性疾病(如營養不良、慢性腎臟疾病、先天性心臟病、慢性哮喘等)引起的矮小症。
2.體型不勻稱性矮小
這類患兒外觀不勻稱性矮小,即患兒的軀幹與四肢長短不成比例,常見於軟骨發育不良、成骨不全和甲狀腺功能減低症。
3.體型正常、生長速度正常的矮小
這類患兒外觀為勻稱性矮小,且每年的生長速度正常,常見於家族性矮小症。
如何治療兒童矮小症
1、藥物治療方法
大多數矮小症患者可通過藥物治療而長高,關鍵是要查出矮小症的病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甲狀腺功能低下引起的矮小,可用甲狀腺素治療。
生長激素缺乏症( GHD) 是矮小症患兒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應補充生長激素進行藥物治療。
對特納症候群、慢性腎衰和宮內發育遲緩等非生長性激素缺乏等引起的矮小,也可用生長激素治療,但一定按醫囑應用。
2、非藥物治療方法
(1)合理營養:蛋白質是骨骼與肌肉生長的能量來源,同時又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是兒童生長發育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2)適量運動:運動不僅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同時,身體充分運動後還能增進食慾,對孩子增高有幫助。
(3)充足的睡眠。
生長激素的治療及注意事項
專業醫師在使用生長激素過程中,一般遵循國內《矮身材兒童診治指南》《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兒科臨床規範應用的建議》及國際生長激素應用相關規範和共識,需要嚴格掌握適應證,並定期隨訪監測。只要嚴格規範用藥,使用生長激素一般是較為安全的。家長不必「聞激素色變」而過於擔心,以免影響矮小患兒的正常就診。
目前,臨床主要使用體外合成人生長激素(rhGH)進行治療。方法為臨睡前皮下注射,每日1次,每周保證 6~7次,如果孩子不能堅持每日注射,現在也有每周注射一次的療效更好的長效生長激素,治療持續整個青春期,直至骨骺癒合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