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11月7日拜登宣布在大選中最後勝出,川普時代的即將終結顯然讓世界上很多人都鬆了一口氣。
但讓人警惕的是,等到真的獲勝後,拜登在這短短十餘天內卻屢屢發表了諸多反華宣言。而到最近,就連美國國會也開始附和拜登的這種危險觀點:當地時間11月18日,美國參議院對外關係委員會發表報告,建議「美歐聯手應對中國崛起」。
美國國會
報告指出,中國已經成為美歐共同利益的「制度對手」,這是大西洋兩岸必須儘快認清的一個現實。但鑑於目前中國的強大實力,無論美國還是歐洲都已經無法單獨應對「中國挑戰」,因此合作才是「確保跨大西洋安全與繁榮」的唯一辦法。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在20日也出臺了一份重量級報告——《中國挑戰的原理》。報告分五部分,長達70多頁,提出了「應對中國挑戰的十項任務」。外媒直接將其與冷戰著名的《蘇聯行為的根源》對比,稱之為「新版的凱南報告」。
美國參議員
類似的報告在過往這些年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比這更加詳細的「反華」措施建議更是比比皆是。但這兩份特殊之處在於,這是國務院和參議院的老爺們親自布置的「反華綱領性文件」,在近期的美國外交史上堪稱罕有,只能說「中國威脅」確實是把這些西方的統治階層都快逼到牆角了。
與此同時,兩份報告給出的應對策略,尤其是「聯歐制華」的具體辦法,尤其值得分析。
中國崛起
首先,拜登早在今年年初就用一篇公開文章闡明了自己將來這四年的對華政策,而整個政策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聯合歐洲盟友,一起孤立中國。所以很顯然,參議院的老爺們這完全就是在抄襲拜登的文章。
而參議院目如今是共和黨的天下,具體撰寫這份報告的也全是共和黨的政客。所以這幫人在半個月前還力挺川普大罵拜登,如今突然就抄起拜登的文章為拜登大聲附和,這調轉船頭的速度之快也是沒誰了。
參議院現場
說白了,參議院的共和黨們也都是聰明人,都知道川普已經大勢已去,而等到2022年國會中期選舉,只要共和黨能保住參議院,那麼2024年後共和黨又是一條好漢。
所以比起繼續跟著川普耍無賴,先暫時向拜登「稱臣」才是最好的做法,而「模仿」拜登的文章無疑就是最漂亮的「低頭」方式。而至於到底該怎麼對付中國?那是拜登的問題,關我們共和黨屁事。
共和黨大佬與川普
而跳出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框框不談,共和黨們同樣也確實早有聯合歐洲人的意願。
畢竟作為保守派群體,無論是反俄這個「政治正確」還是尋求政治和聲,歐洲向來是共和黨最得力的政治盟友。只不過四年前為了趕走民主黨不得不依靠川普這個民粹,結果顧頭不顧腚,愣是把歐洲這幫「老朋友」給得罪了。
換句話說,在以反華為名拉攏歐洲人這件事上,共和黨其實是與民主黨存在競爭關係的。在拜登早早發聲之後,共和黨必須確保讓歐洲人也聽到自己的聲音,否則這四年歐洲人但凡涉華事務都只和拜登談,那四年後共和黨還捲土重來個屁。
共和黨建制派
「任何組織內部都不是鐵板一塊」,說來說去,「反華」一事在美國統治階層的各大派系眼中也始終不過是個維護自身政黨利益的工具——怎麼反沒人在乎,把反華的姿態做足,吸引到最多的關注與投資才是最重要的。
但諷刺的是,當驢象兩黨政客們都在盤算著如何拍歐洲人的馬屁時,歐洲人卻反倒一本正經的真的為美國分析起了聯合反華的不可能性:
當地時間11月5日,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羅格斯發表文章,宣稱中國在教育、科研等「基本面」上正在全面趕超西方,美國強行阻止中國的行為不僅徒勞無功,反而還會讓美國付出高昂代價。
所以按照歐洲人的說法,比起還想著怎麼反華,如何接受中國崛起才是拜登政府最需要考慮的事。那麼,到下一個大選的2024年,拜登政府會不會為了競選,又出爐一篇拍中國馬屁的報告呢?這場好戲,還真的挺讓人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