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有很多人見過這樣的微信朋友圈畫風:打開朋友圈,一大波打卡學習英語的圖片和連結刷屏,有學單詞的,有學口語的,有練閱讀的。每天早上和晚上,朋友圈打卡學英語成為了很多小夥伴們的日常儀式。但是,以後這種「打卡式」學單詞有可能要在朋友圈消失了。
5月13日晚,微信官方發布通報,英語流利說、薄荷閱讀、火箭單詞等學習類App軟體,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行為違規,為非正常營銷行為,嚴重破壞正常的朋友圈體驗,違反了微信平臺規則。公告發布後,很多學習平臺回應稱,用戶分享內容不以銷售為目的,對平臺打卡返費條款做出調整。記者發現,目前這些學習平臺已經下架相關打卡返費課程。
微信官方表示,英語流利說、薄荷閱讀MintReading、火箭單詞等學習類App軟體,通過以返學費、送實物等方式,利誘分享朋友圈打卡行為違規,為非正常營銷行為,嚴重破壞正常的朋友圈體驗,違反了《微信外部連結內容管理規範》等規則。在通告中,微信方舉出火箭單詞、輕課、薄荷閱讀等案例。
針對以上平臺的違規行為,微信稱將其進行處罰:
1、包括但不限於停止連結內容在朋友圈繼續傳播、停止對相關域名或IP位址進行訪問,封禁相關開放平臺帳號或應用的分享接口等。
2、對重複多次違規及對抗行為的違規主體,將採取階梯式處理機制,包括但不限於下調每日分享限額、限制使用微信登錄功能接口、永久封禁帳號、域名、IP位址或分享接口。
3、對涉嫌使用微信外掛並通過微信群實施誘導用戶分享的個人帳號,將根據違規嚴重程度對該微信帳號進行階梯式處罰。
平臺:「打卡」並非「利誘」,將調整打卡返費條款
微信官方通告一出,很多平臺也做出了回應。英語流利說表示,「流利閱讀」從未以任何形式要求用戶通過朋友圈獲客,「打卡」並非「利誘」,只是希望用戶在大家的監督下養成學習習慣,「我們的分享內容也不以銷售為目的。」
英語流利說還表示,從即日起開始進行內部調整,對於「流利閱讀」打卡返費條款做如下調整:
A、即日起,仍在參與原「199元100天打卡80天返費」課程的用戶,無需朋友圈打卡,只需要每天完成當日課程,100天內堅持80天,即可獲得全額獎學金。
B、用戶仍可自願在朋友圈打卡,但不打卡不會對獎學金有任何影響。
C、未來購買此課程的用戶,朋友圈打卡不會對返費產生任何影響。
隨後,輕課、水滴閱讀、火箭單詞等均已在5月13日當晚先後發布求生式聲明,表態將支持微信政策,取消分享朋友圈打卡機制。火箭單詞在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升級公告中稱,「獎學金」不需要分享朋友圈即可獲得,對購買30天、180天學習課程,無需分享朋友圈,只需在每天24點前完學即可獲得相應獎學金。
用戶:「朋友圈終於又有了生活氣息」
微信「出手」後,很多小夥伴不淡定了。很多苦「朋友圈打卡學單詞」久矣的網友紛紛吐槽:「刪完了60多條朋友圈,我的朋友圈又變得有生活氣息了。」「朋友圈打卡學英語,不準設置分組,上班族很頭疼!」「終於被整頓了,買一個98元的套餐,沒幾天那個工作人員就要慫恿買一年3000元的課程。」「想返學費就要打卡截圖,上傳朋友圈然後審核,都是強制要求。」
也有一部分網友表示:「流利閱讀不能在朋友圈打卡了我好難過。我專門為這個開了小號加了我爹媽。現在他們再也看不見努力裝樣子的我了。」有網友覺得:「在朋友圈打卡學英語挺好的,能夠督促自己。自己的朋友圈想發什麼不行?」
但是,更多的網友擔心的還是課程學習返費問題:「我交的學費怎麼拿回來?」
「打卡式」學英語套路多:續費課程打卡不返學費
其實,朋友圈這種「打卡式」學英語套路很多,除了網友吐槽的不準設置朋友圈分組、強制截圖審核、平臺人員推銷外,學習平臺的課程返費一直是很多用戶疑慮很多的地方。這其中,平臺課程續費是誘導很多用戶的「坑」。
上班族張女士是英語流利說平臺的老用戶,此前她購買了199元100天「流利閱讀」課程。在學習完課程後,她在工作人員的推銷下續費了149元100天的「老學員專享」課程。但是續費後,新課程的打卡方式有了變化,之前的連結打卡變為圖片打卡,偏離預期效果,於是她想在三天無理由退款期進行退款,但是等來的是客服和「流利閱讀」新聞喵的相互推脫。
「與客服溝通過程中客服反覆強調他們有發『不可退款』以及『不參與打卡返學費』。購買課程界面確實有寫『拒絕退款』,但是沒有任何地方寫了『不參與打卡返學費』。」張女士覺得,她在續購完課程之後,才收到客服人員『不參與打卡返學費』的連結圖,消費者在消費的時候並沒有得知這個消息,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算構成欺騙消費者行為,「我要求退款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得到的權益。」
事實上,在英語流利說等打卡學習平臺上很多用戶都遇到同樣的問題。記者打開英語流利說網站上「老用戶專享」的「499元365天的流利精品課程」介紹,發現在「商品詳情」中,除了課程特色、內容團隊、適宜人群、使用指南外,沒有標註「不參與打卡返學費」的字樣。在客服發給用戶的課程微信連結中,也沒有特別標明,很多用戶可能以為是打卡返費課程而購買。
專家:朋友圈背單詞打卡存在誘導分享問題
在朋友圈打卡學習單詞究竟違不違規?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後、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盤和林對記者表示,朋友圈背單詞打卡確實存在誘導分享的問題。朋友圈背單詞打卡行為顯然違背《微信外部連結內容管理規範》,而且這種行為並不符合公共利益。這類似於電話營銷,並不是一種正常的營銷行為,「因此,我支持微信的行為。更重要的是,這些公眾號、APP軟體等主體通過以返學費、送實物等方式,存在廣告嫌疑,有可能違背廣告法相關規定,也存在欺騙消費者等風險及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