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中,說到「面試官讓你談缺點」,這些坑,千萬別踩:
1. 防不勝防:面試官不會直接問你缺點是什麼,他會換一種說法,比如:您還有什麼有待提升的能力嗎?之前有怎樣失敗的經歷,您是怎麼分析總結的?領導經常批評您的話,還記得嗎?
真是,世界上最遠的路,就是面試官的套路了。
2. 面試官問你的缺點,你就實話實說了,太年輕啊,謙遜誠實沒有用對地方啊。
3. 謊話太虛:不要高估自己,更不能小看別人,這些從非專業作者那裡抄到的「面試聖經」裡的話,你知道,面試官也知道,再信誓旦旦地說出來的時候,真是只要你不尷尬,尷尬就是別人的。
很多同學會問:我們求職就是用價值交換價值,用優勢換取薪資福利安全感等等,企業方不應該把重點關注在我們的優勢才幹上嗎?為什麼還要煞費苦心地詢問我們的缺點呢?這樣的用意是什麼呢?
作為一名擁有超多套路的資深面試官,我來揭示謎底:
企業詢問求職者缺點的本質原因是:
希望通過求職者自己之口表達自己之不足,在之後的談薪環節佔據優勢。
舉個慄子:路人甲說:我的缺點是,噠噠噠,誠實懇切地說了很多,那HR會判斷這些缺點對工作開展本身有無影響,如果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或者相較於其他求職者,路人甲還是優勢大於不足的,那麼完全可以表明點頭認同,到了談薪環節,微笑地說:「您瞧,您自己也說自己有這樣那樣的不足,您這個薪資要得有點高呀,要不咱們這個數就成了吧,如果您在試用期表現非常優秀,我們還有可能提前轉正呢。」但實際上,讓求職者心甘情願放棄薪資爭取是真,說什麼試用期提前轉正,或每年都有機會爭取漲薪之類的話,全部是假啊。
因為談薪這件事,本來就是:談錢不傷感情,談不好錢,才是真正地傷感情。
這些坑,怎麼才能完美躲避呢,這裡有3條避坑要點:
1. 擦亮一雙慧眼吧,回答每一個問題,都要三思而後說,說得快不如說得巧。
當聽到詢問缺點不足的問題時,一定不要急於回答,想想再說,說得巧妙很重要。
2. 沒有人對一個不熟悉的人,一開始就有耐心與容忍度,真誠也要有「度」。
沒錯,真誠是求職面試很需要的素養,畢竟誰也不喜歡謊話連篇的人,但凡事有度,試想,如果你是面試官,求職者一股腦把自己的缺點不足全盤跑出,你還敢用嗎?
3. 提前做好準備,說話沉著淡定,回答堅定有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不足才有成長的空間。
闡述個人的缺點不足並不是一件羞愧的事情,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表達,畢竟,人貴自知,缺點不足本身就是先看到才改變的,看到同樣重要。
那麼具體怎樣在面試過程中描述個人的缺點不足,才能做到合理有度,不平添煩惱呢?
這樣答題就夠了:總結為八字方針——虛實結合,避重就輕,
所謂虛,是指:說有用的廢話,但聽上去也很高明。
舉個慄子:一位財務工作者當被問到缺點不足時,可以這樣說: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細節,經常讓我的下屬也非常緊張,一定要把每一件工作都做到準確無誤,那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也要不斷調整節奏,注重抓大放小,發揮下屬的主觀能動性,自覺做到工作無小事。
OS:表面說自己錙銖必較,實際說自己認真負責。
再舉個慄子:如果你是市場運營總監,可以這樣說:我非常看重工作目標的實現,一般都會要求100+1,那以後在工作過程中,我也會注重過程管理,不斷優化工作流程與方法,讓市場運營更加富有創新型。
OS: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的工作流程是沒有優化餘地的,說起來是廢話,但聽上去很高明。
這就是虛實結合中,虛的妙用。我們再來說說「實」
所謂實:是指說一個自己真的有待提升的地方,但讓人覺得情有可原。
舉個慄子,可以這樣說:
我對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項目的具體情況或團隊的基本情況,還不是很了解,可能需要一個適應期。
OS:沒有入職,不了解工作或項目開展的實際情況,都是正常的,看似說得很實,但也比較虛,這就是虛實結合,避重就輕的內核了。你掌握了嗎?
當然,如果你還有更為高明有效的方法,也可以私信我,我們相互交流學習哈。
那麼是不是依照我說得內容,複製黏貼直接重複就可以呢?當然不是,我們還要了解企業詢問求職者缺點不足這個問題背後的邏輯,不僅僅是為談薪壓價做鋪墊,還是企業方希望聽到求職者對自己準確的認識,雖有不足,但依舊滿懷追求進步與不斷卓越的信念,那麼回答完這個問題,一定要在句尾加一句:
我個人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相信很快就可以適應企業發展的步伐,儘快為企業帶來業績/價值。試問,誰能拒絕一個積極進取,好學上進的新人。
綜上我們總結一個通關三要點:不自戀,不設限
1. 挑貨才是買貨人,客觀看待「壓力面試法」;
2. 永遠不要對自己做出否定的評價,強調積極的方面。
3. 人無完人,我的學習力讓我迅速融入,貢獻價值。
總結一下——怎麼巧妙回答好個人不足:
首先,一定要避雷前行,三思而後說、不要太真誠、更不能扭扭捏捏慚愧不已,雖明明自知並不完美,但只要我的缺點不傷害別人,那就讓這些有待改進的小瑕疵與優勢勝任力和諧共存吧,畢竟這樣的自己,才是獨一無二的。
其次,在回答此類問題時,注意八字方針:虛實結合,避重就輕。即:回答一個有用的廢話,但聽上去很高明。巧妙做到明貶暗褒。
最後,我們也要客觀地看待面試,挑貨才是買貨人,詢問缺點不足,看似是面試官在難為我們,實際也是他們在為後續的談薪壓價做鋪墊,我們只要察覺躲避就好,然後在回答的尾句加上:我個人的學習能力很強,能夠快速適應上手工作。消除企業的隱憂顧慮。
巧妙回答個人不足,營造愉快積極的溝通氛圍,自信的你,學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