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中國金融信息網TB
2018年高喊著「活下去」的萬科不會料到,兩年後的房地產業,一邊是活不下去的房企「屍橫遍野」,另一邊卻是節節攀升的房價居高不下。
「我們高價買房的錢都給了誰?」
「買房的、賣房的,怎麼都這麼難?」
中國財富 李林 攝
活下去對房企來說真的很難
「親,來看看我們這邊的房子嗎?商墅每平直降5000元,大降價促銷!」北京朝陽區百子灣家樂福超市一層,天津首創置業的中介王華努力向每一個經過他們展位的人推銷。
王華口中的大促商墅,是他們東家自己開發的房產,原先賣18000元/平方米,現在降到13000元/平方米,而且買一層送一層,折合下來只要每平6000元,周圍國際學校、醫院、商業街、中心公園一應俱全,優惠力度的確很大。
為什麼降價?王華告訴中國財富,主要是為了「活下來」。「之前疫情耽誤銷售,開發商急著在6月30號前把房子賣完回款,所以搞活動促銷。」
生死一線,力求「救亡圖存」的不只首創置業一家。事實上今年以來已有209家房企「求生」失敗,宣告破產;整個房地產業債臺高築,到7月份到期債務將高達1490萬億,這不僅讓其中的中小型房企在劫難逃,不少大中型房企也未能倖免於難。
日前,福建的上市房企泰禾集團已多次公告,因資金鍊斷裂,公司控股股東籌劃引入戰略投資者,通過創始人控制權變更換全公司平安落地。
根據泰禾集團最新發布的財報,2019年,公司總營收236.61億元,同比下降23.77%;實現歸母淨利潤4.66億元,同比大降81.74%。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大幅下滑至41.79億元,短期有息負債餘額增加至708.83億元,負債率高達85.06%。
房價仍是「漲」字當頭
一邊是房企遲遲走不出寒冬,另一邊房價卻迎來了「風雨送春歸」。
經過了2020年頭兩個月的肅殺,3月份,全國70城房價已開始悄然回暖。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5月70城房價數據,超八成城市新房價格上漲,近六成城市二手房價格上漲,4個一線城市更是新房、二手房價格齊升,讓買房的消費者痛呼「猝不及防」。
此前在實地採訪時,北京21世紀不動產山水文園店的中介徐榮告訴中國財富,等那些資金鍊斷裂、著急回款的老闆將低價房通通賣光後,不著急賣房的業主不再下調價格,將推升後續房價持續走高。
如今,北京麥田地產珠江帝景店的中介楊帆已經笑逐顏開,「5月份930萬元成交的90平南向房源6月已經漲到950萬以上了。」
5月以來就一直奔波在樓市的購房人林音卻垂頭喪氣:「半個多月前中介叫我去看城郊的高層,我因為加班沒去,結果前段時間去看,每平米又漲了800元。」
房地產業何以冰火兩重天?
「我們高價買房的錢又被誰賺走了?房企活不下去房價應該降下來才對啊。」劉珂忍不住問。
他剛剛在今年5月底入手了一套天津武清區禧瑞春曉100平精裝房,成交價比他看房時候的價格高了近十萬元。
「跟房企總量相比,破產的房企還是極少數的。」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中國財富,「就實際情況看,房企破產並不完全是因為經營困難,有些房企在擴張完畢後也會採取破產的方式。」
他解釋說,房地產市場雖然面臨一定壓力,但潛在需求仍然較高,疊加當前限價政策逐漸放鬆、預售證管控減少,市場買賣活躍,從而帶動房價上漲。
持有上述觀點的不只是嚴躍進。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王小嬙同樣表示,房價是房地產市場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房企經營困難未必直接導致房價下降,房企的資金壓力也不能僅從房價上漲來判定。
「近年來隨著購房者對房屋品質訴求的升級,並不是所有房子都能賣出去;此外,房企融資監管加強,融資渠道收緊,房企的資金壓力加大;再次,地價仍呈現上漲局面,而很多地塊還有限價政策,進一步縮減了開發商利潤。」
王小嬙指出,目前,隨著房地產行業生存環境趨於嚴峻,房企集中度越來越高,部分房企相繼轉型尋求多元化發展,破產房企的增多屬於房企行業問題,和房價之間並沒有太大聯繫。(作者:衣韻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