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佛山 | 雲東海湖:煙波浩渺醉千年 漫漫歲月靜流淌

2020-12-17 佛山在線

「縣境古屬水域地帶,蘆苞湧以南,蘆西路以東,範湖、樂平、南邊直至西南鎮北面,在秦漢時期是一片廣闊的水域,古雲東海。」在泛黃的《三水縣誌》裡,記錄了這樣一段文字,道出了佛山市三水區雲東海湖的來歷。

白雲又蒼狗,潮起復潮落。這一片萬裡湖泊曾因興修水利、圍湖造田而改變了模樣,又因人們對綠水青山的珍視而煥發新活力。如今,這片遼闊的水域,又有了翔集的鷺鳥,又有了碧綠的林蔭小徑,又再見到了那浩渺的水光。夕陽斜下,漁舟唱晚,水光粼粼之下,是漫漫歷史長河,是千載悠悠歲月。

雲東海湖水域遼闊水光瀲灩。/雲東海供圖

溯源

秦漢時期的遼闊水域

獨坐一葉扁舟,行至雲東海,水光灩瀲,鳥兒掠過水麵,不經意間回頭,萬頃湖泊隱約可見一點山,山無雜音、樹無雜色、水無雜質,這裡空曠且幽深。

千載歲月悠悠,湖還是那片湖,從它在輿圖第一次擁有名字的時刻,就被賦予了記憶。

古雲東海煙波浩渺,水域遼闊。到清末民國初年,湖面面積仍然有3萬多畝。

三水位於珠江三角洲腹地,近代以來,地形較低的地方形成大小不等的低洼渦地36處。這其中,主要有大塱渦、橫山渦、張邊渦、大塱山渦和木棉渦。

渦,其本義是形容水流旋轉而形成的中間低洼的地方,古時三水人將其用來比喻水泊。其中,大塱渦因地勢低洼,形狀似鍋而得名。

《三水縣誌》裡,一段文字記載了當時的面貌:縣境古屬水域地帶,蘆苞湧以南,蘆西路以東,範湖、樂平、南邊直至西南鎮北面,在秦漢時期是一片廣闊的水域,古雲東海,後來這片水域日漸萎縮,後人稱為大塱渦。

筆者進一步考證發現,在隋朝至北宋期間(581年~1127年),大塱渦與西南湧溝通而成為水天一色的湖泊。即便到了民國時期,渦內積水常年深至兩三米,可以從南邊寶月堂圩附近,乘船抵達魯村、伏戶村、楊梅圩等地。大塱渦四周高中間低,在珠江口海平面以下,最低處負1.07米,成為佛山海拔最低點。

變遷

滄海桑田的悠悠歲月

明朝時,雲東海湖邊的人們開始築堤、排水、造田,將渦內淤地改良為田,部分地區逐漸成為水稻產區,水面縮小。

20世紀50年代,三水成立了治理大渦工程指揮部,開始對大塱渦內低洼地進行整治,低洼地方的水用水泵抽乾後造田,渦內水面逐漸減少,稻田面積逐年增加。

當時,大塱渦周邊的漁民紛紛上岸耕種,大家種「大谷」(紅米),禾苗有一米高。由於長期水浸,當時土地特別肥沃,收成可達350公斤/畝。後來,農民將部分低洼地改造為魚塘,形成了魚塘、耕地交錯分布的格局,蔚為壯觀。

20世紀中後期,三水從缺糧縣一躍成為廣東省有名的糧食產區,人均上交給國家的商品糧一度達全省第一。1980年,三水縣糧食局被糧食部授予全國糧食先進單位。這份榮譽有雲東海湖「滄海變桑田」的一份功勞。

1998年,三水提出「退田還湖」設想,浩大的退田還湖工程歷時10年得以實現。2008年,大塱渦一帶低洼地被規劃為雲東海北湖,北江潺潺的清流通過水道注入雲東海北湖,水面規劃面積7000畝。不久後,面積3000畝的雲東海南湖也啟動開挖。南北兩湖宛如一對雙子星,使得雲東海湖成為與杭州西湖面積相當、水域面積超過萬畝的湖泊。

如今,雲東海北湖環湖綠道已經全線貫通。晨昏兩時,人們可以在這裡騎行、徒步、慢跑,聽的是數千米長堤幽幽鳥鳴,賞的是萬畝湖面水光瀲灩。

雲東海北湖夏意依舊濃烈。經過雨水的洗禮,湖畔的樹叢裡散發出清新氣味,紫荊花瓣落滿綠道,蟲鳴鳥叫之聲入耳。徐曉是雲東海街道楊梅村人,她記得,2010年前後,蓄水工程逐漸完成,第一次看到蓄水後的雲東海北湖是在一個傍晚,餘暉斜照、碧水似金、倦鳥歸巢,美如畫卷。

每隔一段時間,三水攝影愛好者盧冠東總會扛上「長槍短炮」,沿著雲東海北湖的環湖綠道走進灌木叢深處,架好器材,擺上小板凳,靜靜等待白鷺的出現。他一手輕握鏡頭調整焦距,一手不停按動快門,記錄白鷺的嬌姿倩影。

這座靜默的雲東海湖,一直守護著三水,滋養著城裡的人。它在三水人的性情裡植入了溫和、友善的基因,城市也因之而變得包容、篤定。

在這兒,人們閉上眼睛,仿佛就能看到秦漢時期那浩渺無涯的水光。從「圍湖造田」到「退田還湖」,從「滄海變桑田」到「桑田變滄海」,雲東海湖見證了悠悠歲月。

從高空俯瞰雲東海月亮湖的湖中小島,宛如一個戒指安放在湖面上。(資料圖片)

印記

源遠流長的紅色精神

雲東海湖靜謐、秀美,同時它在三水人的血脈中留下了赤子之懷,這是它給這片土地,給這個時代最好的饋贈。

三水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湖水逶迤之處,逐漸聚集了村莊與人家。明代初期,橫湧村何、梁兩姓的先民來到這裡,並在大棉湧南的一個大沙灘上墾荒種植,同時以打魚和運輸為生。

到了今天,雲東海湖歷盡滄海桑田。昔日依水而建的村莊再也看不到煙波浩渺的景象,但是在上橫湧村一處青磚古房,門前一塊碑銘卻訴說著這片水域有過的不平凡歲月。

這一處名為榕蔭廳的房子,是橫湧村農民運動遺址。在20世紀20年代,這裡曾經點燃農民運動的火種。

上世紀20年代,當農民運動浪潮湧向三水,三水最早的黨組織和第一個農民協會成立。

大塱渦所養育的梁應坤,帶著他的鄉親走上農民運動的歷史舞臺,並參與建立了中共三水縣支部,那是1926年5月~6月之間。根據史料記載:當時,榕蔭廳正廳牆上掛著犁頭旗,大門豎起『三水縣上橫湧農民協會』 等標語,數百名農民群眾齊集榕蔭廳前空地上開慶祝大會。農民協會會員則穿著會員制服,胸前佩戴會員證章,村裡人頭湧湧,處處鼓鳴獅舞。會上,梁應坤、何挽中當選為農會正、副會長。農會成立後,清算或接管公償廟產,將錢款充當農會經費或用於農民福利事業,同時實行減租減息、禁菸禁賭,維持社會治安。

1926年11月,三水縣農民協會組建了農民自衛軍。當時,全縣已有40多個鄉村建立了農會組織,會員3480人,三水農民運動自此達到高潮,為推動農村反封建反土豪劣紳的鬥爭提供了組織和隊伍的保證。

在大塱渦另外一邊的石湖洲村,鄧培在他14歲那年遠赴唐山,從一名工人成長為工人運動革命家,最後為革命英勇獻身。如今,一批又一批黨員群眾來到鄧培故居緬懷先輩,汲取奮進力量。

1921年秋,鄧培成為唐山地區及河北省第一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工人。1922年底,鄧培作為中國工人代表之一獲得列寧接見。隨後,鄧培積極參與唐山基層黨組織建設,並擔任主要領導人,組織開展罷工運動,將唐山工人運動推向高潮。1923年和1925年,鄧培出席中共三大、四大,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兼任中央駐唐山特派代表。後來,他回到廣東開展工人運動。

1926年到1927年春天,鄧培3次返回三水考察農民運動,幫助鄉親組織農協社並起草鄉規12條等。在村裡,他總是滿懷信心地說,家鄉太窮了,但總有一天會好起來的。在其感召下,幾個同鄉決意跟隨他參加革命。

這片盤亙千年歲月的水域,成為三水農民運動的發源地。這裡,走出了中共早期的優秀黨員鄧培、梁應坤。如今,鄧培故居、榕蔭廳,一處處不平凡的紅色印記,仍在敘說著那一段不屈不撓的紅色歲月。

原標題:煙波浩渺醉千年 漫漫歲月靜流淌

相關焦點

  • 春風醉,歲月靜美如初
    春風醉,歲月靜美如初 春風醉 歲月靜美如初 春夜喜雨,潔白的雲朵
  • 五首靜美詩詞:煮一壺歲月的清茶,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漫漫人生路,悲歡離合總無情,昨日之日不可留,把那些生活中的妥協和失意一起扔進往事的垃圾箱,整理光陰的行囊,煮一壺歲月的清茶,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1.《歸園田居·其三》——魏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惟願,歲月靜好,流年無恙
    時光靜好,歲月如藍。想念,安靜而絢爛,仿佛在時光之上開出了一朵絢爛無比的花,如此明媚搖曳。想念,飄落在年輪的腳步裡,遺落在青澀的歲月裡,昨天的往事,往事中的人,像在空中搖曳的影片,細碎而傾情,輕盈而飄逸,擁有這種夢幻而沉醉的意境,這份無法超脫的情意,積聚於心中蔓延、流淌……倚在紅塵的夢裡,守候一場最美的相遇,縱然人間塵世繁華,千嬌百媚,我願獨守一份清歡,期待夢裡的相逢,與你遙遙相望,走過一程程山水,趟過一段段年華,惺惺相惜,安暖與共。
  • 才名累身的溫庭筠 寫下這首二十七個字的小令 歲月千年深情依舊
    江南,在漫漫歲月長河中,流淌著水鄉的清秀,古鎮的恬靜,雨巷的幽深,文人墨客的靈韻……輕煙淡水的江南,細雨霏霏的堤岸,春日草長鶯飛,桃紅輕染;夏日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採蓮荷田;秋日雨打梧桐,桂花飄香;冬日裡銀裝素裹,千樹珍珠,伊人似雪……走下石拱橋
  • 光陰深處,歲月靜好(極美!)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感悟人生,ID:samick5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紅塵紛擾,俗世喧囂,人生腳步匆匆,求索漫漫,於是,累了,倦了,每個人都不約而同的渴望一份寧馨,嚮往一片恬靜。
  • 散文詩:在歲月的渡口,靜看文字的風華
    在歲月的渡口,靜看文字的風華文/張忠(四川)心若安靜,風又奈何,安靜是詩也是歌。在歲月的渡口,把光陰繪成畫寫成詩。字裡含韻著純淨的醉,用暖輕扣心門,滿園是喜。煙散雲遠,在山水的行程裡,獨享這份醉。在文字裡靜心品歲月沉昋抒一箋兒女情長,稚心漸成熟而堅強。
  • 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寧靜中緩緩致遠,時光中慢慢知味
    心,只有靜下來,才能從容看世界,安然品悲歡。人,只有靜下來,心中的某個角落,才會被觸動。心若青蓮,不媚不嬌,任世事搖曳,始終安靜綻放。三千世界,浮光掠影,唯有靜心,方能過濾歲月的浮塵,穿透遮眼的雲煙,回歸生命的純淨。
  • 琴棋書畫千秋茂,詩酒花茶四季華;歲月靜好,雅致生活
    歲月靜好,願你我都能拋開俗事的紛擾,雅致的生活!——皛玊題記月銀瀉海波濤湧,雅韻千年醉古今。棋《七律·棋》(平水韻 上平四支)黑白眸中逐鹿奇,縱橫經緯醉還痴。飄然幾回醉,歲月悄無言。朱顏不待彈指老,菱花空對玉鉤殘。煙波千裡,夢回幾番?多情怎對流光許,誰把清愁共夜闌?多少相思多少夢,素墨冷宣,執筆繾綣。風情雨意,雲山緣淺,諸般思緒,諸般念,下了心頭,吹不散眉彎。古典君每天會為大家奉上精彩的詩詞原創文章,用一闋闋詩篇,營造我們靈魂棲息的家園。
  • 惟願此生:家人安康,歲月靜好,初心不忘!
    歲月靜好人生,是一趟單程車,有去無回。三毛說:「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幸好,時間禮尚往來,帶走了許多,卻也饋贈了許多。一路走來,我們有很多時刻可以選擇和想念的人見一面,和身邊的人見一面,和自己見一面。
  • 最溫柔的十首詩詞:願歲月靜好,度細水流年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人說,歲月如霜,今夜朱顏,明朝白髮。有人說,歲月如風,終謝了林花春紅。韶華易逝,歲月匆匆,也正因於此,每個人都希望被時光溫柔對待,每個生命都渴望被仔細收藏、妥善安放。
  • 2011:歲月靜美,人生安好
    2011:歲月靜美,人生安好 每日經濟新聞 2011-01-07 11:17:07
  • 餘生三願:家人平安,歲月靜好,你在身邊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隔著樓層在陽臺上聽著,腦子裡便浮現出那幅美好的畫面。小時候,我們在父母身邊長大,過的都是年少不知愁滋味的日子。長大之後,遠離家鄉,遠離父母,去往外面的世界闖蕩,就像是脫離韁繩的野馬,那份撒歡,無人管束,可能現在很多人都還記憶猶新。我的母親常說,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
  • 靜是安,則靜美(深度好句)
    靜於心,安於態,水靜能鑑物,人靜能觀心。若能夠將靜,靜下來的人便不浮,靜心亦能明理。但同樣只有你在心靜如水的時候,才能客觀理智且又準確地思考問題,後做出正確的判斷。若以水為鑑,臨水便可照人。七、一絲淺淺的懷念湧上心頭。醉酒中的紅燭滴落了蠟、還是紅塵裡種一束璀璨?冷月中泛一層清波,撩起了水花朵朵。俯案的香茶裡,一盞倒影斜掛,逸出幾多素謐、幾多回憶、幾多風流、幾多嫵媚。
  • 剪一段時光 許歲月靜好|秋分文案
    秋風明月人間九月秋分將至晝夜平分,秋色平分我的生活,跟你平分剪一段時光許歲月靜好03 來年秋風起希望還是你04 剪一段時光許歲月靜好09 我愛秋天的晚風、落葉還有身旁的你10 晝夜均而寒暑平美酒出而秋風醉
  • 閒敲歲月,醉點流年,溫一壺往事,與你共澆杯
    時間煮酒,挑燈醉看三更夢;歲月飄香,誰來把酒共春秋。年華易寫,流年難書;紅塵悲歡,世事滄桑。一朝風雨,滿地殘紅;時光輪迴,人事相傾,生命的白紙上,留下一筆淡墨,一筆春秋。日升月落,光影流轉,在時光的水岸,看歲月的手,將流年輕挽;看紅塵的秋,將河山變換;看溫柔的夜色,將浮華掩蓋。
  • 時光,緩緩流逝;歲月,明媚如斯(心情短語)
    3.時光,緩緩流逝;歲月,明媚如斯。雖年華向晚,然初心難忘。當歲月溫良、時光靜好的剎那,一絲美好寂靜安然的流淌在無聲的流年……4.漸漸流逝的時光如風兒吹過,那一襲煙雨紅塵中淹沒了多少如歌的往事。月影長空,畫欄憑窗。
  • 忻州師院附中那流淌在歲月中的美好 致敬拼搏的三年
    【回眸】那流淌在歲月中的美好 致敬拼搏的三年——忻州師院附中初266班初中生活小記Do you know?也許羽翼未滿,但我們已展開了理想的翅膀;也許前路漫漫,但我們已樹立起必勝的信念。初一,天真。我盼,我盼,盼到了初中生活的第一個聯歡晚會。迫不及待,我們在翟老師的幫助下,認真設計,從布局到裝飾,折射出我們的認真與可愛,高個子負責牆頂五彩繽紛的拉花,低個子也不甘示弱,擺弄桌子,打掃衛生,團結互助,友愛盡顯66風採!
  • 適合春節在家讀的20首靜美詩詞,這歲月靜好,人間值得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燦爛】四季,最燦爛的是春日的桃花;女子,最燦爛的是出嫁的年華。《詩經·女曰雞鳴》女曰雞鳴,士曰昧旦。子興視夜,明星有爛。將翱將翔,弋鳧與雁。 弋言加之,與子宜之。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 歲月靜好,海棠花又開,我們的愛無眠
    歲月靜好,你在身邊,溫暖將我包圍。就時過境遷,這份愛依然完美保存。因為你一直住在我的心間,安然無恙。那一年風吹過海棠,你淺淺的笑刻入我的腦海。我的心隨風輕輕擺動,忽然遇見你,讓我慌了神。在你面前,我變得不淡定。目光所至都是你,一言一行都圍繞著你。想要把我所有的溫柔都贈予你,眉目中流淌的燦爛星河想要被你珍藏。你若來我懷裡,必有溫暖的胸膛可以靠。
  • 唱一曲風花雪月,吟一首歲月靜好
    光陰如水,你看著它日復一日循環流淌,卻不曾覺察每一滴的擦肩而過已奔向遠方。Our youth is also quietly, quietly, slowly and slowly drifting away無知的童年伴隨著悠哉的歲月度過了幾個秋冬,少年時期卻渴望憑藉自己的努力登上大學殿堂,到了成年之際我們又信誓旦旦地許諾瀟灑地走出校門,憧憬美好的人生,而我們踏入社會被扎得遍體鱗傷。